F22战机陆续开始退役:无力再与歼20竞争,唯一战果是一个飞行气球

2024年03月27日23:55:05 军事 1598


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美国空军已开始为F-22战机测试新的机载IRST外挂吊舱,旨在提高它使用光电探测手段发现目标的能力。自2005年服役以来,F-22一直被认为是五代机的开山之作。但由于2009年和2014年相继2次的“工业井喷”,许多先进战机和机载设备相继面世,使得这款设计于上世纪90年代,服役于2005年的“老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加上它的生产线已经关闭,技术资料已经遗失,美军无法为其系统的提供内部升级,使得它只能以“增量计划”缝缝补补自己的不足。2023年,美国空军宣布了首批退役战机名单,其中就包括了32架F-22战机。

F22战机陆续开始退役:无力再与歼20竞争,唯一战果是一个飞行气球 - 天天要闻

对于F-22战机的陆续退役,并不能单纯的从飞行状况和机体寿命角度出发。诚然,服役还不到20年的F-22在世界空军的战机当中,还算不得老化。但对美军来说,它的存在已经没有了必然性。首先,它的维护成本是F-15,F-16等四代机的数倍,虽然F-22较这两款更老的战机仍具有优势,但性价比却非常低。比上,它与拥有上千架订单的F-35无法比拟前程,性能上也无法再与歼20竞争。比下,它的成本和战术用途的单一,使得它的性价比非常低。由于F-22战机的数据链是“内部飞行数据链”(IFDL),只能在F-22与F-22之间实现数据传输,而无法与其它机种共通,导致它作战时只能“单打独斗”,得不到体系化的支援。

F22战机陆续开始退役:无力再与歼20竞争,唯一战果是一个飞行气球 - 天天要闻

现代空战是体系作战,对方战机会得到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侦察机的共同辅助。论广域感知,F-22比不上对方的预警机,论电磁压制和干扰,比不上对方的电子战飞机,如果对方的战机也是五代机的话,F-22的AN/APG-77(V)2也仅仅只有不到50千米的火控距离。而对方在预警机“A射B导”的辅助下,可以轻松实现100千米外首先对F-22展开打击的能力。既然无法融入作战体系,本身战术用途又单一,维护成本又那么高,美国空军自然不会再留着它。实际上,美国空军曾多次想拯救F-22,但成本计算时发现,如果对F-22展开拯救行动的话,唯一结果就是保留F-22的机体和发动机,其它部件和结构全都要更换或重新设计,这已经不亚于重新设计一款战机了。

F22战机陆续开始退役:无力再与歼20竞争,唯一战果是一个飞行气球 - 天天要闻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空军只能将有限的经费和资源都集中到F-35和F-15EX项目上。但F-35可靠性欠佳,仅30%的F-35具有FOC“完全作战能力”,F-15EX造价高于F-35,但性能仍旧只是四代半的标准,同样没有性价比。现在的美国空军已经迈入了发展的瓶颈,表面上看虽然十分风光,但内部矛盾和方向选择上却进入了死胡同。而美国空军的劲敌解放军,则有条不紊的发展自己的战术空军,最新的歼20战机甚至解锁了人工智能AI和忠诚僚机功能,这已经是六代机的配置了。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对等关税,放开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亿美元 - 天天要闻

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对等关税,放开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亿美元

美国时间4月11日晚,特朗普终于还是偷偷服了软,美国海关和与边境保护局,偷偷的修改了关税规则,针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以及半导体相关等电子产品,不再征收“对等关税”,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国地区的产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对等关税,直接不收
个税起征点太低?14亿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终于有了答案! - 天天要闻

个税起征点太低?14亿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终于有了答案!

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个税起征点调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当前,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上调个税起征点,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同时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那么,在中国14亿人口中,月收入达到5000元的人数究竟有多少?而个税起征点又应上调至多少才更为合理呢?
上涨!4月13日猪价来了…… - 天天要闻

上涨!4月13日猪价来了……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4月份,市场存在看跌的心态!一方面,生猪供应水平增加,4月标猪出栏对于去年6月母猪存栏,由于去年5~11月份,母猪存栏逐月增加,本月,适重标猪供应水平进一步改善,供应宽松的基本面持续!不过,机构预估,4月份,集团猪企出栏计划或将增加3.25%
氧化铝“疯狂过山车”:历史新低后将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氧化铝“疯狂过山车”:历史新低后将何去何从?

Wind数据显示,4月11日,我国氧化铝平均现货价格指数(下称“氧化铝现货价”)连续四天跌破3000元/吨关口,以2895.00元/吨报收,创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来的新低。期货市场上,氧化铝主连合约于4月9日创下其上市以来的新低(2663元/吨)后,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