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关注威海!

2023年12月11日22:51:17 军事 6709

12月10日

《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

《威海市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向能源大市迈进

逐绿前行,新动能正澎湃》

11月1日11时45分,随着国网威海供电公司下达操作指令,国内在建单体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一期工程接入电网运行。至此,威海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到今年底,威海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20万千瓦,占比64.5%。到2025年,这组数字预计上涨为1170万千瓦,占比80%,将形成投资过千亿级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威海长期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且拥有依山傍海的独特资源禀赋,有条件也有责任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上打头阵、当先锋,争当山东新能源产业布局重地、先进技术高地、东电西送要地。

全省唯一集齐“核风光储”

全国首个固定式长桩基海上光伏实证科研项目——山东文登HG32海上光伏实证科研项目成功离网发电;省内装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发电;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作为全省唯一集齐“核风光储”新能源种类的市,威海新能源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

威海把“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把新能源产业集群列为该市第八大产业集群,成立能源建设工作专班、新能源产业专班,出台《威海市新能源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依托规划建设的荣成核电、乳山海上风电等基地,在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中,同步开展产业链招商和产业培育。“目前,新能源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7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1.21亿元,同比增长25.9%。”威海市能源事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威海已有华能高温气冷堆、国电投“国和一号”、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等11个纳入省调度的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471.4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63.29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123.63亿元。

《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关注威海! - 天天要闻

越是资源富足,越要重视储能建设。昆嵛山里的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今年9月全面投运,这个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超级充电宝”设计年发电量27亿千瓦时,相当于106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荣成市成山200兆瓦/4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在年底将具备并网条件。项目相关负责人王琪介绍:“项目单体装机规模目前为胶东地区最大,最快两小时就可以存储40万度电。”到2025年,威海储能规模预计达到330万千瓦,支撑“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2200万千瓦的增量。

技术领跑激发“产业裂变”

12月6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的示范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荣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华能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爱军说,“它的成功运行,为世界开辟了一条核能技术新路径,核电站建在缺少水源的地区成为可能。”

“首堆效应”引来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校外唯一的科研基地——清华大学(荣成)先进核能技术科研基地。清华大学核研院荣成建设办主任贺云生认为,威海已成为我国先进核电技术和装备的验证和示范高地。

《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关注威海! - 天天要闻

距离华能石岛湾核电厂不远处,“国和一号”示范工程也在加速推进,“国和一号”数字孪生核电站一期工程第一阶段已于日前正式投用。而国电投与威海共同打造的山东先进核能技术研究中心,将实施总投资7.2亿元的“核动未来”科技示范工程。目前,首批数字化核电关键技术研究院、核能供热及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研究等12个课题已签约。

先进科技为引领,科学规划作支撑,配套政策作激励,众多企业看好新能源发展前景,纷纷试水,一场“产业裂变”悄然发生。通过举办核能产业发展联盟大会,柯莱特风机、中硼科技等威海本地企业已经取得核级资质,拿到了核电装备制造的“入场券”。威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依托全球唯一集三代、四代核电站于一体的核电基地优势,威海将加快打造产业集聚、技术集聚、人才集聚的‘中国核谷’。”

随着新能源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显现。乳山市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引来了明阳智能、远景能源、中天科技等多个装备制造项目,涵盖海缆、塔筒及单桩、轴承、整机等全部大部件以及变压器、冷却器、海缆限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今年,产业园的年产值将实现100亿元。

向新向绿谋划“东电西送”

“十四五”期间,威海规划建设的核电、抽水蓄能、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30万千瓦、180万千瓦、650万千瓦、300万千瓦。

“威海区域将成为全省重要的绿色能源输出基地,电网整体格局演变为‘东电西送’。”国网威海供电公司总经理陈志勇介绍,“在较为完善的电网架构基础上,我们将提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清洁能源服务能力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积极探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地把‘绿电’送往全省各地。”目前,威海正筹备实施乳山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22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计划明年开工,2026年投产。届时,威海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的重要电力输出通道全线贯通。

《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关注威海! - 天天要闻

威海不仅实现新能源发展量的突破,更注重有效利用质的提升。将余热利用作为节能降碳的有效手段,威海按照“合并电厂、引入余热、利用核能”的思路,整合热电资源,对城区两大热电集团进行合并重组,实施60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改造工程,每年可节约标煤30余万吨、水200万吨。到2030年,威海市域计划实现“近零碳”供热。

一边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向新而变”,一边推进产业升级、生活方式“向绿而行”。威海不断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获评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3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5.5%,培育了打印机、碳纤维、医药医疗器械等高端产业。今年年初,威海还入选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名单。目前,威海绿色出行比例达71.98%,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达到90.9%;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15269个,城区10分钟充电圈基本建成。

(记者:彭辉 陶相银 通讯员:王治国 任现辉 杜晓莹)

来源:大众日报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对等关税,放开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亿美元 - 天天要闻

特朗普针对中国的对等关税,放开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亿美元

美国时间4月11日晚,特朗普终于还是偷偷服了软,美国海关和与边境保护局,偷偷的修改了关税规则,针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以及半导体相关等电子产品,不再征收“对等关税”,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国地区的产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对等关税,直接不收
个税起征点太低?14亿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终于有了答案! - 天天要闻

个税起征点太低?14亿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终于有了答案!

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个税起征点调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当前,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上调个税起征点,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同时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那么,在中国14亿人口中,月收入达到5000元的人数究竟有多少?而个税起征点又应上调至多少才更为合理呢?
上涨!4月13日猪价来了…… - 天天要闻

上涨!4月13日猪价来了……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4月份,市场存在看跌的心态!一方面,生猪供应水平增加,4月标猪出栏对于去年6月母猪存栏,由于去年5~11月份,母猪存栏逐月增加,本月,适重标猪供应水平进一步改善,供应宽松的基本面持续!不过,机构预估,4月份,集团猪企出栏计划或将增加3.25%
氧化铝“疯狂过山车”:历史新低后将何去何从? - 天天要闻

氧化铝“疯狂过山车”:历史新低后将何去何从?

Wind数据显示,4月11日,我国氧化铝平均现货价格指数(下称“氧化铝现货价”)连续四天跌破3000元/吨关口,以2895.00元/吨报收,创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来的新低。期货市场上,氧化铝主连合约于4月9日创下其上市以来的新低(2663元/吨)后,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