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行,你不能这样做!”
“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是关禁闭还是挨枪子我不在乎,只要我成功了,咱们就死里逃生了。”
随着八发子弹射出,一架飞机冒着黑烟坠落到山沟之中,他的射击,首次实现我军使用轻武器击落飞机的奇迹,可是他却并不高兴,万一真的被关禁闭开除军籍怎么办?
这位一脸不开心的人叫做关崇贵。
一、悲惨的少年生活
图|百姓流离失所
1924年,关崇贵出生在吉林海龙县(现在的梅河口市),由于他是家中的小儿子,所以父母对他也格外关爱,只不过,父母还是无法为他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毕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得吃就已经很好了。
由于吉林山多林密,且海龙县内就有鸡冠子山,靠山吃山,关崇贵的父亲每到冬天都会上山抓一些野兔、野鸡等小牲口,或是卖钱补贴家用,或是留下自家四口人食用。夏天的时候,山上有数不尽的野果、草药,可以供一家人采摘售卖。
原本一家人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不需要为生活烦忧,也不需要为孩子的读书学习而头痛,因为,在那个时候的东北山村中,还不流行新式教育。
东北地区在清朝时期就是流放之地,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盛京将军”、“宁古塔”、“披甲人”等诸多名词说得就是这里的人与物,这里天气寒冷,非常适合关押犯人,且清朝和沙俄接壤处较长,在这里驻守的士兵、生活的百姓都是为了保卫数千公里的边境安危。
自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朝与俄国之间几乎没有爆发大的战乱,因此,东北地区在清朝末期,一直不被重视,直到清帝退位,军阀混战开始,张作霖趁机占据东三省,这时候的东三省才真正受到重视,经济才有所发展。
虽然东三省的经济在发展,但是,有许多日本商人趁机渗透到东三省的各行各业中,其中就包括采矿业,在这些商人背后,都是有日本政府在背后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是东北三省的最高掌权者张作霖也不能和他们撕破脸皮,就这样,那些商人光明正大的在东北大地上肆意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
图|日本鬼子进村
关崇贵一家赖以生存的鸡冠子山也被日本人强占,迫于生计,关崇贵一家只好搬到海龙县小杨乡生活,那里是关崇贵姨父的老家,在他的帮助下,一家人就在小杨乡生活下来。
一家人结束了靠山吃山的日子,现在只能拿着手中仅有的钱租赁土地,依靠种地生活。可是这些土地是租赁而来,每年要支付大笔的租金,除去缴税的粮食,一家人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于是,懂事的关崇贵在十岁那年就已经到别人家里当长工,虽然年纪小,年金少些,但却可以让家里省下一个人的口粮钱,甚至还能贴补家用。
只不过,随着日军全面占领东三省,关崇贵一家的平静生活再次被打破,为了养家糊口,他的父亲带着他前往北满打工赚钱,家中劳作也全部交给妻子和大儿子操持,可没想到这次的北满之行却改变了关崇贵的一生。
就在关崇贵父子两人辛辛苦苦朝着北满走去的时候,他们碰到了强横的日本侵略者,那些日本士兵手中有枪,令又饿又累的父子二人惧怕不已,日本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早已恶名在外,这次遇见日本兵,父子二人只怕凶多吉少。
原本就少得可怜地盘缠被日军搜刮干净,好在日军还给父子二人留下性命,只是将他们押送到附近的山上,逼迫他们修建电站。
父子两人一做就是三年,从1942年到1945年日军投降,他们地狱般地生活才得以结束。
在这里,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甚至就连休息都成了奢望,这三年的经历让关崇贵明白什么叫做“受压迫”,什么叫做“耻辱”。
在这三年中,关崇贵不止一次想要推翻日本士兵在这里的统治,可是他的能力不足,无法实现。
图|日军缴械投降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东三省的关东军全部缴械投降,关崇贵逃出生天的那一刻也看到了他们的投降。
那一刻,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也让他萌生了参军的想法。
随着关东军离开东三省,三省的土改工作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原本关崇贵一家只能依靠租赁土地生活,通过土改,关崇贵一家终于有了自家的土地,关崇贵的大哥也在这个时候结婚了,家中双喜临门,让年近半百的父母终于露出笑颜。
1947年,那时候国共战争正处在胶着时期,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共产党在土改区积极动员青年参军。
由于共产党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好事,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所以,关崇贵的父母就决定自家也出一名士兵,因此,就决定让关崇贵的大哥参军。
就在父母将决定告诉一家人后,关崇贵站起来说:“爹、娘,还是我去吧,侄儿才两岁,正是离不开父亲的时候,更何况我早就想当兵了,还是我去吧!”
这是关崇贵第一次违抗父母的话。
第二天,关崇贵就到县里面的征兵处报名参军。在军队中的关崇贵成长速度很快,也参与了数次大型战役,在战斗中勇往直前,不惧牺牲,很快就成为共产党员。
国共战争结束后,新中国建立,在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后,关崇贵终于能够休息一下,专心训练,专心守卫祖国东北的千里边境线。
二、机枪打飞机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关崇贵所在的部队也在第一时间奉命进入朝鲜战场,来到战争的第一线。
来到战场的关崇贵被编入42军125师,由于他在朝鲜战场作战勇猛,因此被任命为1连1班班长。
图|前进的志愿军
那时候的关崇贵早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同志,所以,领导一般将重要任务都交给关崇贵执行。
1951年2月,关崇贵迎来了从军生涯中最艰难的任务——固守614高地。
在朝鲜战场上的前三次战役中,志愿军士兵们付出生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1951年2月23日,那时候的朝鲜万里雪飘,寒冷刺骨,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三个方向向志愿军发起进攻,而志愿军第42军主要负责在龙头里等地阻击来犯之敌,而关崇贵所固守的614高地距离主阵地不足600米,一旦614阵地落入敌人之手,那么主阵地将岌岌可危。
连长同关崇贵反复强调614高地的重要性,关崇贵也点头表示明白,并且向领导立下军令状:“人在阵地在。”于是,关崇贵迅速带领手下士兵前往614高地。
晚上九点,关崇贵等15人顺利进入到614高地,可是这个阵地上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甚至就连掩体都没有。
为了顺利完成阻击任务,关崇贵等顾不得劳累,在黑夜的掩护下,15名士兵开始对着冻得结结实实的地面挖下去,没想到士兵们用尽力气也只能挖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坑,为了尽快挖出掩体,为了能够得到短暂的休息,士兵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终于在天明之际挖出了一条十米的交通壕,以及三个机枪掩体。
基础任务已经完成,累了一晚的士兵们也该吃早饭了。
在关崇贵的分配下,每名战士一小把炒面。
士兵们一手握着炒面,一手抓起一把雪,用手的温度将雪融化,迅速将手中的炒面与雪水融合在一起,制成团。
这样既便于下咽充饥,也能适当地补充水分,一举三得。
图|作战的志愿军
刚刚吃过早饭,负责观察的关崇贵就发现敌人的四架飞机在附近绕来绕去,而且越飞越低,充满挑衅的意味。
而美军敢于挑衅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早龙口里驻扎的志愿军并没有能够打击到美军飞机的高射炮,美军飞机没有威胁,所以他们才敢这样做。
随着美军飞机低空侦察完毕,他们开始向主阵地发起轰炸,甚至小小的614高地都被波及,为了保证士兵们的生命安全,关崇贵急忙命令士兵全部躲进战壕之中,并且避免武器受损。
在持续半小时的飞机轰炸后,联合国军也开始了冲锋,守护614高地的关崇贵等迅速做好战斗准备,三挺机关枪也全部就位,每挺机枪所配备的弹药手也都紧紧跟在机枪手旁边。
随着关崇贵一声令下,三挺机关枪同时开火,六七名联合国军士兵被击中。
敌人见到614高地火力凶猛,因此踌躇不敢向前。
而在战壕内的关崇贵等人也明白,这时候的敌人是被刚刚机关枪的火力吓唬住了,等到他们反应过来,这场仗才算是真正开始。
过了没多久,可能是614高地的火力太凶猛了,所以四架美军飞机再次到614阵地上空盘旋,而这次美军的飞机飞行高度更低,就在关崇贵等人观察飞机的行动轨迹时,两架战机朝着阵地俯冲下来,并且还向阵地发射燃烧弹,几乎将阵地烧透,而关崇贵等人为了保护机关枪,不顾自己生命安全,将枪牢牢压在身下。
此时,作为班长的关崇贵发现,战斗机的目的就是想要将这块阵地夷平,因此才会发射炸弹、燃烧弹,为了保住阵地,保住其他士兵的生命,关崇贵决定放手一搏。
图|关崇贵击落美军飞机
关崇贵迅速抱着机枪站了起来,向身边的弹药手要子弹,而弹药手也明白他的意思,他想用自己做靶子,吸引飞机的注意力。弹药手几次表示拒绝,但还是无法阻止,只能依照他的命令,为他提供子弹。
关崇贵吸引敌机的做法果然奏效,一架敌机向关崇贵俯冲过来,而关崇贵顺势瞄准,直接八发子弹射出,可惜还是射偏了,但是关崇贵并不气馁,第二架飞机又朝着他俯冲过来的时候,关崇贵再次瞄准,只不过有了上次的经验,他将枪口提高,又是八发子弹连射,飞机同样越过了阵地。
这时候的关崇贵已经用尽了全部力气,他再也无法第三次射出子弹,就在他认为自己失败、暴露阵地的时候,就听见战壕中的战友欢呼说:“班长,中了!中了!”
关崇贵抬头,定睛一看,果然是刚刚的那架飞机,已经朝着主阵地的山沟栽了下去,其它三架飞机见此情景立刻升空,迅速离开。
虽然关崇贵将飞机击落是大功一件,可是志愿军有规定:绝对不允许用轻武器射击飞机。一旦射击失败,不仅会暴露位置,还会遭到美国空军的报复,而这也是弹药手阻止关崇贵射击的原因。
不出意料,关崇贵所在的614高地果然受到敌军的火力报复。
在飞机被击落后的半个小时,敌人在山下集结了一个营的兵力,约500余人,以15人对战500人,人数差距巨大,当关崇贵看到山下集结的敌军后,他就明白,这场硬仗来了。
为了抢占先机,关崇贵命令三个机枪手迅速回到自己位置,将弹药交给弹药手进行分配,其余战士占据优势点。
当关崇贵将一切都分配好后,开始静静等待敌军的到来,很快,敌军就开始冲锋,在机枪一轮又一轮的扫射下,已经有近百名美军倒在冲锋的路上,见到614高地这样难攻,美军只能暂时退去。
图|被击落的美军飞机
随着这次美军暂时退却,美军的飞机又开始对614高地进行轰炸,这次轰炸过后,原本的15名战士只剩下三名,为了顶住压力,顶住美军的进攻,关崇贵将负伤的两名弹药手全部叫到机枪位分布任务。
随着美军的第三次进攻开始,关崇贵开始使用机枪进行扫射,另外两名士兵在配合之下也开始不断向敌军射击,果然,这次美军进攻再次失败,只不过,在这次反击后,614高地只剩下关崇贵一名志愿军。
为了坚守614高地,关崇贵不得不收集阵地上的弹药,为了假装战壕中能战的士兵数量多,关崇贵将战友的尸身摆成战斗姿势,迷惑敌人,果然,在关崇贵的布置下,敌人在之后的一夜并没有进攻。
虽然敌人没有进攻,但是关崇贵需要时刻警惕,现在的他已经是草木皆兵,第二天清晨,腹中饥饿的他想要找点吃的都没有,仅剩的半袋炒面还在敌机投放燃烧弹的时候被烧毁,无奈之下,关崇贵只能抓起身边的雪吃了下去,用雪水充饥。
关崇贵就这样坚持到了中午,敌人对614高地再次发起进攻,在关崇贵的故布疑阵下,敌人再次进攻失败,可是,这时候的关崇贵也已经受伤了,而且他的精神状态已经达到临界点。
好在这次龙头里战争获得了胜利,614高地也一直掌握在关崇贵的手中,当主阵地的志愿军迅速赶往614高地时,那里一片血海,到处都是联合国军和志愿军的尸体,就在他们走到战壕前时,已经全身无力关崇贵立刻睁开眼睛准备射击,好在他认出了这些人是志愿军士兵,是他的战友,他才终于敢睡过去。
图|冲锋的志愿军
重伤的关崇贵被战友们送到野战医院治疗,当他在昏迷之中还想着自己这次违反纪律的后果时,飞机被击落的消息已经传到彭德怀耳中。
彭德怀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原来用轻武器打飞机真的不是意外。
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到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结束,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只有三次轻武器射中飞机,可是有了这三次的成功就证明使用轻武器是完全可以的。
因此,在彭总的命令下,不仅没有对关崇贵进行处罚,反而被授予特等功,并连升两级。
在后方医院养病的关崇贵在面对这个结果的时候也尤为震惊,并且,在首长的命令下,关崇贵将击落敌机的主要过程写了下来,形成报告,便于志愿军付诸实践。
这时候的关崇贵成为了战斗英雄,在国庆观礼中甚至受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接见,这是他应有的荣誉。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关崇贵也被送往学校深造,在获得高中学历后,关崇贵再次回到部队,主管后勤工作。
三、清廉自守
1966年,已经是正营级的关崇贵响应国家号召退伍专业,他回到吉林担任海龙县物资局副局长。
那时候主管物资局是肥差,关崇贵随便说一句话、签一个字都可以让家中亲戚分配到稀缺的资源。
可是,在关崇贵任职期间,他的所有亲属,没有一人获得便利,哪怕是自己儿子的工作。
关崇贵有二子一女,长女和长子都有工作,那时候工作都是国家分配,所以两个孩子的工作也都是孩子在高中毕业后国家分配的,可是到了小儿子这块,关崇贵和妻子就产生了分歧。
图|被俘虏的联合国军
都说长孙幼子最受长辈疼惜,小儿子一直都是关崇贵妻子的心头肉,所以,这个孩子被宠得不像样子,不但高中没有读完就辍学了,甚至还在社会上打架,为了管教小儿子,关崇贵费尽心力,奈何妻子太宠着,于是关崇贵就决定给小儿子找个工作。
当关崇贵的想法被市长得知后,市长直接找到关崇贵,对他说:“孩子的事情你不用管,交给我,你想让他到哪个单位和我说一声就行,我帮你安排。”
听到市长的话,关崇贵不愿市长因为自己而为孩子安排工作,只好婉拒市长的提议。
刚好,关崇贵妻子所在的服务公司还有一个烧锅炉的职位没有人干,于是,关崇贵直接让自己的小儿子去烧锅炉,直到服务社被取消,关崇贵的小儿子才换了一份工作。
1982年,关崇贵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他功成身退,原本想要在家里过几年含饴弄孙的日子,可没想到1988年6月,关崇贵被检查出肝癌,在两个月后去世,时年63岁。
结语
关崇贵在少年时期受尽磨难,在战场上的他也多次负伤,虽然击落飞机,获得特等功,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那就是为人民服务。
因此,在复员之后,哪怕是亲友想要求他帮忙,他都拒之门外,哪怕是为亲儿子安排工作,他也毫不徇私,老一辈革命军人的作风永远值得后世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