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7艘大舰组成编队驶入阿留申群岛以北,也就是在白令海范围之内航行,有靠近阿拉斯加的可能。而超级大国的海岸警卫队“发现”这支舰队时,已经在基斯卡岛以北上百公里,这就很容易挑动超级大国的敏感神经了。虽然这不是最近10年来在白令海和美属阿留申群岛以北首次发现外来舰队,但是规模多达7艘,实际总吨位接近7万吨级还是第一次。要知道基斯卡岛在二战期间,可是被占据了一年以上的。因此这里专门提到基斯卡岛就是一个战略提醒了。更让超级大国感到意外的是,面对总吨位7万吨上下,除了航母之外其他舰种配备齐全,远程打击实力很强的这样一支远航舰队,超级大国居然只能派出1艘数千吨级的海岸警卫船进行“应对”!谁都知道海岸警卫船隶属于海岸警卫队,
根本不算正规海军。那么面对“来访”的7艘外国巨舰,超级大国仍然全球第一的水面舰队到哪里去了呢?其实在附近根本就没有超级大国海军的正规大舰部署。这本身是一个不需要争论的事实。其实这样的一个现实,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正的方面是:超级大国仅仅出动一艘数千吨级的海岸警卫船,就可以轻松应对外来的7万吨级大舰队,尽显超级大国的战略从容和战略自信。而用反话来说,就是超级大国在北极圈附近的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海洋权益区,面对外来的庞大舰队,居然没有1艘海军舰艇可以进行拒止,只能拿1艘老旧的海岸警卫船来勉强充数!如果假设突然转变成实战,那么不用说当年丢失过的基斯卡岛,就是阿拉斯加都会防御洞开,几如无人之境!无论正话还是反话,
一个确定的基本事实,就是美属阿拉斯加,包括美属阿留申群岛当前的防御确实非常薄弱。当地既没有大型军港,也没有正规的水面大舰和水下核潜艇长期部署,平时确实只有几艘海岸警卫队的舰船临时做做样子而已。那么超级大国目前纸面上还有超过400万吨的水面和水下的家底,为何对庞大的北极国土,对外近乎不设防呢?原因也不复杂:第一,就是超级大国海军虽然纸面上超过400万吨绝对世界第一,而且还有14艘超级航母和超过70艘的核潜艇,但是这其中7成左右已经普遍老旧,其实就是冷战时代的过期存量资产。有多达7艘现役的尼米兹级航母和超过45艘的核潜艇,还有相当多的老旧盾舰,已经长期停靠在本土的各大军港,基本不再出动。这样一来,超级大国海军实际上还活跃的水面,
舰艇包括核潜艇,真实总量只占400万吨的30%,也就是120万吨左右。而这120万吨,还必须全球部署。尤其是在西太平洋前沿密集部署。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其本土之外的庞大的阿拉斯加与阿留申地区,等于是长期有海无防。而超级大国从冷战时代,就特别喜欢玩前沿存在、前沿施压的战略把戏。比如冷战末期的黑海军舰撞击事件、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等,都是超级大国与某约前沿施压的经典案例。现在又在西太拿这套故伎重演。超级大国海军对其他大国长期前沿存在和前沿施压,往往给全球造成一种错觉,就是要让对手时刻感觉超级大国的武力触角就在自己的大门口。好像有绝对的优势。但是这种做法,也导致战略前沿与超级大国本土之间上万公里范围呢,形成了巨大的实力空白地带。
苏联时代一度准备搞反向的前沿存在和前沿施压,这就是古巴导弹事件。不过苏联海军水面的实力实在是太弱,最终导致这种前沿施压策略快速完败。后来超级大国海军绝对实力的如日中天,让全球都以为前沿存在和前沿施压只能是超级大国的专利;其他大国无法模仿。但是历史是发展的。随着超级大国特别是其海军整体实力的日益没落和其他大国海军实力的日益强大。超级大国会蓦然发现,原来自己目前仍然在执行的西太前沿策略已经变得如此脆弱。一旦前沿存在因为能力不济而快速崩塌,那么实力线会迅速反推到西雅图甚至洛杉矶的领海线之外,庞大的阿拉斯加与阿留申瞬间变成海上不设防!那么今后部署在阿拉斯加的战略轰炸前出基地和战略反导基地也同时失去了既有意义。
当今的超级大国,把一切战略幻想都压在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基本等同于二战前的法国上上下下全指望马奇诺防线;而一旦被轻易绕过,难道真的要学巴黎今夜不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