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2022年07月01日13:57:34 军事 1355

“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1997年7月1日零点零分零秒,庄重肃穆的中英交接仪式上这声响亮的嗓音充斥长空,预示着“香港,这位漂泊在外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家了!”

喊出这句嘹亮宣言的小伙子名叫谭善爱,来自湖南,当时年仅33岁。

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 天天要闻

谭善爱称自己能有幸担任中方指挥官纯属一次巧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25年过去了,如今的谭善爱身在何处,生活怎么样呢?

误打误撞进军营

1981年,17岁的谭善爱高考落榜了,失去了奋斗的方向他只能回家“啃老”,谭善爱的父亲时任村里的支部书记,每天带头搞发展促经济。

正好人高马大的儿子没考上大学,谭父没失望反而有些高兴自己能有个帮手了,他将村里新承包的鱼塘全权交给儿子负责。

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 天天要闻

17岁的半大小伙,刚刚脱离学校就走上沉重生活的道路,或许上天总爱给成大事者增添许多阻碍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和耐力。

无论冬夏无论晴雨,谭善爱的日常工作就是观察水质、投喂饵料、观察鱼群是否健康、定期消毒等等重复又无趣的工作,就这样踏踏实实的他在村里当了2年的“鱼老大”,一个人守着几池子鱼苗,认命吗?或许吧。

看着早出晚归的儿子,谭母不愿儿子就这样向生活妥协,1983年,她鼓励谭善爱去当兵,信念有时候就是在一瞬间被点燃,谭善爱原本打算放弃自己年少不切实际的梦想,但母亲的鼓励仿佛将他内心掩埋住的渴望扒拉开了。

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 天天要闻

于是他离开鱼塘离开父母离开家乡进了军营,跑步、摔打、泥潭、追击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他从未喊过累。

身上训练留下的青紫一茬又一茬,他浑不在意,身上的汗水从未干过,眼里的光亮也从未熄灭。

在军营仿佛进了他的天堂,样样永争第一,次次不落人后,他的优异表现让领导记忆深刻,1985年谭善爱被领导推荐考桂林军学院。

曾经高考失败的阴影让他对书本有了本能的恐惧,为了克服恐惧,他拿着自己根本看不懂的知识点一遍遍请教老师、同学,队友们看着那个有些笨拙的傻大个在训练空隙看书、在食堂看书在熄灯后的走廊看书,默默地都有些钦佩起他来了。

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 天天要闻

1985年7月谭善爱不负众望,被桂林军学院录取了。

校园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除了繁重的训练又多了复杂的课程几乎没有私人时间,没有人知道那些看似光鲜靓丽的整齐划一的动作,他们要顶着烈日训练多少遍。

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生命,但也绝不会让他太顺遂。

在部队、军校摔打了几年后,谭善爱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在当时毕业后包分配工作,大家都认为以谭善爱的表现他的工作肯定最光鲜亮丽。

直到他接到工作通知:广州军区机关警卫排排长,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哨所放哨,那个在学校表现优异的大高个,成了一个小小的哨兵,承受风雨的敲打整整8年,没有抱怨没有委屈只有军人无条件的付出与热爱。

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 天天要闻

“当时从来没有想过,把哨兵当做一个不起眼的小兵,没这么想过,我站在哪里都做好自己的指责,放好自己的哨站好自己的岗我就很知足。”谭善爱说道。

8年沉积一朝“意外”迸发

8年时间,小树可以窜天,幼苗可以结果,一个人同样可以改变。正是有了8年的磨练与锻造,才有了谭善爱一朝的“一朝迸发”,1993年“小哨兵”谭善爱被提拔为驻港部队军务参谋。

职位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踏实本分的天性,日常训练、负重训练、极限训练每一次谭善爱都争取做到极致,原本作为领导的他完全可以只指挥不训练,他却从未偷懒过一次。

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 天天要闻

1997年的一天,他去首长办公室请示工作,一进去首长就开始打量他:“我记得你嗓门很大是不是?”看着眼前高高壮壮的小伙子,首长露出谜之微笑,没说什么便让他走了。

过了几天,首长再次让他去办公室,“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重复一遍“首长说道。

一头雾水的谭善爱声音洪亮地说了一遍,首长点头表示满意:“好小子,就是你了。”就这样一份艰巨且光荣的使命交到了他手里。

首长说完拍了拍他的肩膀,才说到:“7月1日是香港回归的日子,你将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交接指挥官和英国人进行交接,到时候全国人民都会看着你,决不能出一丁点差错但也不要过度紧张,小子,有信心吗?”

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 天天要闻

谭善爱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但还是铿锵有力地回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接下来的日子,他开始进入交接部队进行训练,除了常规的训练,他还在私下训练那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

“每一个字、间隔停顿、声调、语气,不能有丝毫失误,这是最光荣的一刻我绝对不能出错,那段时间激动的机会没睡几个囫囵觉,夜里真的会紧张醒,醒了之后就在心里默默排练,真的做梦都在练习。”谭善爱说道。

和他一起每天睡不好觉还有升旗手朱涛,在别人都解散休息的时候,朱涛和谭善爱俩人常常训练到深夜。

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 天天要闻

朱涛说道:“这项任务容不得半点差错,五星红旗不能晚升上去一秒钟,这不是好胜这是尊严是国家的荣辱,是光荣。”

1997年7月1日当天,仪仗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子走进威尔士军营,谭善爱高亢嘹亮的声音划破长空,预示着香港百年的耻辱在这一刻终于结束了,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朱涛手中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在场的中国人无人不眼含热泪,太久了,这面鲜红的旗帜太久没在这片热土上升起来了,每个人心中的自豪感不言而喻。

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 天天要闻

多年以后谭善爱想起那个夜晚依旧难以平静:“无法形容,现场的震撼感让我觉得身为一个中国人的光荣与使命,我想这辈子我都会以此为傲。”

光荣平息,转业平静

2005年,谭善爱申请转业成为深圳宝安区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褪去光环他成为辖区大爷大妈眼中的民警小谭,哪家出现小问题都爱找他上门解决。

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 天天要闻

抓小偷、调解邻里矛盾、维护社区治安、站岗放哨他样样不落,常有大妈拉着他唠嗑他也心平气和地笑呵呵地回应。

工作压力小了,回家的时间就长了,这些年对妻子孩子的陪伴太少,他总是有些愧疚,聚少离多的日子里都是妻子无条件包容,现在他也爱买菜做饭等妻子回家,陪孩子散步,过起了和和美美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是他向往已久的。

97年,香港回归,让英军“下岗”的谭善爱,转业后过得咋样? - 天天要闻

2022年7月1日,距离香港回归的那个夜晚过去了整整25个年头,这些年谭善爱虽不是年年奋战在第一线,但对于国家大事他还是时时都有关注,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上每一个谭善爱的付出。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