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2022年06月30日01:40:11 军事 1428


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 天天要闻

1936年10月24日,红三十军开始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随后红九军、红五军依次渡过黄河;11月10日,中共中央电示渡过黄河的三个军组成西路军,并成立了西路军军政委员会。

熊国炳担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总后勤部后勤处长职务。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五位常委分别是:陈昌浩、徐向前、曾传六、李特、李卓然。其他六位委员分别是:熊国炳、杨克明、王树声、李先念、陈海松、郑义斋。


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 天天要闻

西路军败退祁连山,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离队东返延安,由李卓然、李先念、李特、曾传六、王树声、程世才、黄国炳、黄超熊国炳等人组成工作委员会主持工作。

熊国炳所在由机关人员组成的游击队被敌人阻截,大部分牺牲,他独骑战马从敌群中杀出,马被打死。熊国炳摔进一个万年雪坑中才幸免丧生。


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 天天要闻

在追赶部队的时候,熊国炳与马家军的骑兵遭遇被俘。马家军前去搜山,将他关在了裕固族人的毡房里。裕固头人放走了熊国炳,并给他指了逃跑的方向。

按着裕固头人所指的方向,沿着祁连山西行,熊国炳光着脚且腿脚已将冻伤,他忍着伤痛和饥饿,辗转来到酒泉南山偏僻山村九家窑。农民张大爷收留了他,为他治好了冻伤。

伤好后,熊国炳来到酒泉城,白天给人帮工,晚上在五爷庙神像后安身。酒泉城里到处是马家军的士兵在搜捕红军,他们把徐向前、陈昌浩、熊国炳等人列为“赤匪首犯”,悬赏1200块大洋活捉,600块大洋买人头。

熊国炳想走也走不了,留下又难以藏身,最后经人介绍与已故唐姓四川老乡的妻子白玉兰结婚,并改名张炳南,靠摆摊度日。


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 天天要闻

  • 其实熊国炳在之前还有两任妻子。

第一任妻子姓赵,是16岁时经家人做媒成亲的,并育有两个儿子。熊国炳是四川万源县竹裕乡熊家湾人,十岁时因为家贫,父亲将他过继附近村子熊家坪的熊邦杰。

熊邦杰夫妇淳朴善良,为他做媒娶了赵家姑娘。但熊邦杰两人早逝,当地熊氏家族因为宗族观念,千方百计的刁难熊国炳,无奈之下,他带着妻子返回熊家湾,靠打短工度日。


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 天天要闻

1932年12月,红军刘子才找到有着“巴山勇士”之称的熊国炳。熊国炳跟着刘子才翻山越岭、侦查敌情,为红军入川提供了重要的情报。

1933年2月初,经川陕临时革命委员会邙继勋推荐,袁克服介绍,熊国炳加入了共产党,并担任临时委员会委员。川陕第一、二、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都推选熊国炳担任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离开川陕苏区。四川军阀部队和地主“还乡团”卷土重来,熊国炳的两个儿子被杀害,妻子赵氏活活饿死。


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 天天要闻

第二任妻子叫张庭富,原是川陕省第一任妇女部长,四川通江人,参加红军后担任过号兵、总医院看护。部队转移到毛儿盖时,在党组织的关怀下两人结成革命伴侣。

张挺富也参加了西路军;西路军在临泽城突围时,两人被打散。熊国炳来不及寻找妻子,强忍着心中的酸痛,带领战士们杀开血路,冲出包围。

张挺富被马家军俘虏后,死里逃生,辗转定居高台。两人之间再没有音讯,双方都不知道彼此是生是死。张挺富后来在高台改嫁,1960年丈夫去世后,带着四个女儿返回家乡四川通江。


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 天天要闻

  • “巴山英雄”熊国炳晚年因饥饿而死

熊国炳在酒泉和白玉兰以摆摊度日,家乡的人以为他牺牲了,年年清明节都会祭奠他。

1945年,熊国炳一家迫于生计来到玉门,他在医院找了个发号挂牌的差事。但因收入微薄,一家五口人只能挤在西河坝的窑洞中。

1948年底,他们又返回酒泉,虽然生活凄苦,熊国炳还是极力的说服老伴收养了贫苦农民杨毡匠的女儿兰香子和一个讨吃要饭的姑娘。


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 天天要闻

新中国成立后,熊国炳已是个年过半百的人。人民政府知道了他参加红军的经历,补助了他50块银元和4石麦子。公社化后,熊国炳年事已高,就给队里看果园、麦场。

熊国炳没有用自己过去的身份向党和政府索要什么,也没有归队,而是安心的在河西走廊上落户,成为了一个农民。

要知道熊国炳曾是领导过数百万人口的川陕苏维埃政府主席,也曾是西路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但在河西走廊上,随着西路军的失败,他的人生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 天天要闻

1959年4月,熊国炳思乡心切,民政部门给了他300元钱和一套条绒衣服,帮他回到老家探亲。乡亲们非常热情的欢迎他,熊国炳也想留在家乡,但因老板是小脚,行走山路不便,对川北大米也不习惯,又想儿子,老两口又返回酒泉。

1960年自然灾害严重,春节时,队里没有粮食了,给每个社员发了8斤苤蓝过年。熊国炳饿的浑身浮肿,腿脚抽筋,最后在饥饿和疾病的痛苦中撒手人寰,葬身泉湖乡许家湾的沙窝里。


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 天天要闻

熊国炳半生戎马,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什么他后来没有归队,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向党和政府提出要求呢?

有人曾劝他找政府,熊国炳平静的说:当时党和政府交给我们两万一千多人,那么多人都不在了,我们当“头头”的还活着,没脸见乡亲,也没脸见政府。


西路军领导人熊国炳与部队失散后甘心当农民,晚年饥病交困 - 天天要闻

熊国炳为何甘心流落民间,至今依旧是个谜;但这位曾经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元勋不该被人遗忘,从他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和功绩对比所享受的待遇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这也印证了熊国炳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名利淡泊如水的高尚情怀!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