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卡”,即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
由于门槛高、控制严,能获得“绿卡”的外国人少之又少。据新华社报道,2016年,公安部批准1576名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至此,中国“绿卡”持卡人数才过万。而在中国长期居住的外籍人口已有近百万人。
宁波诺丁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毓隆是马来西亚人,在宁波生活工作了近十年,去年拿到了中国绿卡,“很开心,以后坐飞机不用带护照了。”他对九派新闻说。
他表示,有了移动支付、高铁、网购,在中国生活真的很方便,“我有很多外国朋友说,离开中国后最想念的就是这些科技上带来的方便。”
【1】门槛
2004年8月,中国出台《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首次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实施“永久居留证”制度,也被人们称为“中国绿卡”。
对于无犯罪记录的申请者,外国人可以通过四种途径申请中国“绿卡”:(1)在中国直接投资200万元以上、连续3年投资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2)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4年、4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3年且纳税记录良好的;(3)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4)亲属团聚。
受学校邀请,张毓隆去年跟学校人力资源部、相关政府部门沟通,递交了绿卡的申请材料。他曾经在英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工作,时任系统工程师、博士后研究员和信息系统副教授。在2012年,他荣获了国际青年商会授予的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同时他也是宁波市3315人才计划的一员。
凭着光鲜的履历和在华多年的经历,他成功申请到中国绿卡。“政府部门还挺支持的,给了我们一张list,要准备的材料说得很清楚,整个过程很顺利。我周围的一些同事也拿到了。”
42岁的张毓隆此前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作,研究方向与互联网相关,“当时中国互联网刚刚发展,宁波诺丁汉大学向我抛出橄榄枝,它是英国高校在中国办学,我去了觉得学校环境非常不错,也有很多外国老师”。

张毓隆
时光如梭,张毓隆在宁波已经生活了十年。休闲时间,他喜欢去尝试各种户外活动,比如爬山、跑马拉松。“有了移动支付、高铁、网购,在中国生活真的很方便,马来西亚在移动支付上还处于早期阶段,我有很多外国朋友说,离开中国后最想念的就是这些科技上带来的方便。”
【2】困难
外国人要拿下中国绿卡,并不总是这么顺利。
高斌与俄罗斯妻子卡丽娜在广州生活了十年,卡丽娜去年拿到了中国绿卡,走的是“亲属团聚”类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为具有广州常住户籍的中国公民配偶;婚姻关系存续满5年且申请之日前已在中国连续居留满5年、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9个月;有稳定的生活保障和住所。他们是2015年结婚,婚后一直定居广州,符合条件。
在众多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中,包含一份无犯罪证明记录。“我们最头痛的就是无犯罪证明,必须去俄罗斯驻中国领事馆办,但因为疫情一直闭馆。”高斌对九派新闻说,后面等了很久才拿到那张证明,“整个过程就蛮折腾的,等得很累”。
一位二线城市出入境管理局人员向媒体介绍,申请“绿卡”所需的材料对各国申请人来说都有难度,像无犯罪记录证明有效期只有半年,超过半年就作废,很多人要找机会回本国后才拿到,有材料过期的风险。
【3】开放
2018年国家移民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据官方数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挂牌两个月后,就审批了1881名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在华永久居留,相当于2017年全年审批总量。
2017年6月,中国政府印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原本的“居留证”升级为“居留身份证”。内嵌的芯片可以通过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识别,方便持证人在华工作和生活。未来,除了刷身份证坐高铁外,在华永久居留的外国人在购房、去银行办理金融业务、申领驾照、住宿登记等方面都可依法享受中国公民同等待遇,在中国境内工作的也可依法享有社保和公积金等。
中国绿卡功能升级后,为持卡外籍人士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拿到绿卡的张毓隆不用每5年续一次签证,但他发现,中国绿卡还并未被广泛接受,入住酒店有时还是要出示护照;海淘输入个人信息时,可输入护照或身份证,但没有提供“绿卡”的选项。为以防万一,他出行会携带护照与中国绿卡。
卡丽娜在办银行卡时,也遇到了对方不认“绿卡”的情况。高斌说,“用绿卡办银行卡,比护照的审核还要严。因为银行见得少,突然来了个拿绿卡的人,他们又不会开,还要申请报批。”
(文中高斌、卡丽娜为化名)
九派新闻记者 李沐曦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