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美国智库的报告真是敢写,这么好干的活能不能让我去。
报告指出中国在2019年实施的芬太尼整类禁令,直接让美国药物过量死亡人数减少了近千人。
这个数据打得可不是嘴仗,而是美国政界那套“甩锅中国”的老剧本砸得稀烂。科学摆在这儿,谎言就站不住脚了。
可奇怪的是,白宫非但没道谢反而变本加厉:把中国列为“主要毒品来源国”,还借口“禁毒不力”加征145%关税。这事儿越看越离谱。
把“毒源”堵死的,不是美国禁毒署,是中国整类禁令
2019年5月中国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什么意思?不是说某种化学式被禁,而是整个类别都列入毒品犯罪。只要是芬太尼,不管你怎么变种、怎么改名,全都禁。
而且这不是喊口号,国家药监局给出的数据很扎实:2023年中国出口的芬太尼总量只有9.766千克;且全部流向亚洲、拉美,北美?零。
联合国三大禁毒公约要求列管14种芬太尼前体中国列了多少?38种整整多了一倍还不止。
而且不是纸上谈兵用上了区块链技术,全流程追踪每一克原料,“从哪来、去哪了、谁批的”一清二楚。
这套操作甚至被国际刑警组织点名表扬为“禁毒治理范例”。
美国司法部却一边嘴里讲合作,一边起诉中国企业“与墨西哥贩毒集团合谋”,但证据呢?没有显示中国官方参与,更找不到实锤交易链。
美国费城的街头
美国人死于毒品,不是因为中国,而是因为“自己太宽”
2022年美国药物过量死亡人数是多少?10.9万,而其中80%跟芬太尼相关。
但问题是这毒是从中国走的吗?不是了。智库报告点明:墨西哥贩毒集团已经改走印度、荷兰路线,中国禁运后,替代渠道还没成规模。
真正的病在下面这三条腿上,第一条:医药游说猛如虎,你以为美国是“科学家治国”?不,是“药企治病,政客收钱”。
2022年仅阿片类药物企业就投入了428万美元游说国会议员,推动“止痛药无害论”。
第二条:政策放得太开了,37个州医疗大麻合法,18个州连娱乐大麻也放行。再看硬毒品,抓到不是坐牢是罚款,罚个几百美刀就走人。这不是管毒是在放毒。
第三条:医生开的药比德国多一倍,美国人消耗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就像一个人天天吃止痛片,吃到胃穿孔还在说:“疼痛管理很重要。”
美国的“甩锅”,逻辑快崩了
美国政客最爱用的说法是:“中国在搞逆向鸦片战争。”
听着吓人其实没有证据支持,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都没认定中国为毒品输出国,但美国媒体呢?硬要贴标签,造舆论。
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理由是“禁毒不力”。
可这和毒品有啥关系?禁毒不力你加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拿“禁毒”当幌子,真刀真枪砍的是产业链。
中国执行死刑打击毒贩,美国说“侵犯人权”;中国主动核查出口合法性,美国却拒绝共享情报。
国际眼中的中国不是问题制造者,而是问题解决者
2019年以来,中国与20多个国家开展联合执法;摧毁62个跨国贩毒网络,缴获芬太尼1.2吨;还主动推动全球芬太尼监控倡议,邀请各国加入。
美国不仅不加入,还削减自己的疾控中心禁毒预算。媒体也开始“分裂”了《纽约时报》继续老调重弹,“中国输出毒品”。
但《卫报》看不下去了,直接批评美国“把科学问题政治化”。“毒不是中国的,锅也轮不到中国背。”
一边是中国,用政策、技术、执法三管齐下,严防死守;另一边是美国任游说集团开绿灯,任毒品合法化扩张,任数据飙升。
这不是中美谁更道德优越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是否真的想解决问题的问题。
正如一句话说得好:“当灯塔自身陷入迷雾,指责他人并不能照亮前路。”中国不愿做说教者,但也不会做“替罪羊”。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别混着炒。
读到这儿你怎么看?是时候换个角度看这场“芬太尼之战”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看法,顺手点个赞、转发,让更多人看清真相背后的逻辑。
免责声明:本文国际新闻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文中观点分析仅代表个人,无任何不良引导。因国际局势动态多变,信息会有时效性差异,本人已尽力核实,如有虚假或存疑部分,请立即联系进行删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权和配图问题,侵删。请读者理性判断,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