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风云骤起!中美经贸谈判暗藏 “致命” 分歧,这次真能谈拢?

全球目光聚焦,中美重磅经贸谈判本周末在日内瓦拉开大幕!

在会谈前夕,中美双方高层的一系列表态,让这场贸易谈判充满了戏剧性和紧张感。特朗普先是在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宣称,对中国商品征收80%关税“似乎合理”,这是他首次在关键会谈前提出对现行145%关税的具体替代方案。尽管80%的税率约为现行关税的一半,但这一数字依然高得惊人,甚至超过了他去年竞选期间承诺的60%税率。然而,白宫却迅速“降温”,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那只是总统随口提到的一个数字,美国不会在未获得中方让步的情况下单方面降低关税。一方面是特朗普看似强硬的关税主张,另一方面是白宫的谨慎表态,美国内部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分歧,让外界对美国在谈判中的真实意图捉摸不透。

而中方的态度同样备受关注。在贸易战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就在会谈前夕,中方公布的4月份对外出口数据令人意外,出口增加8.1%,比预估高出四倍。尽管中国对美国四月份的出口下降了17.6%,但对东盟出口增长高达21%。有分析认为,这得益于中国企业在关税实施前抢出口,以及大量向东南亚出口等待转口和关税调整。不过,随着贸易战的持续,4月底以来大量中国企业已完全停止对美发货,如果日内瓦中美关税谈判没有明显结果,负面效应将会逐渐显现。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购房贷款利率,展现出中国稳定经济的决心和能力。

从美国的经济形势来看,今年第一季经济出现0.3%的萎缩,通胀与失业率持续走高,经济衰退的担忧笼罩着美国市场。而中国第一季度gdp成长5.4%,虽高于预期,但多家国际银行仍将全年成长预测下修至约4%,低于北京政府设定的“约5%”目标。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双方都有通过谈判缓和贸易紧张局势的内在需求。

此次会谈,美国方面由财政部长贝森特与首席贸易谈判代表格里尔主导,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直接会谈。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内部已将此次谈判降级为一次普通会议,认为在美方不断发出相互矛盾信息的情况下,此次谈判主要是了解华盛顿的要求和红线。

2025年5月9日星期五,瑞士日内瓦,瑞士联邦经济部长居伊-帕梅林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握手

分析普遍认为,这场谈判最可能的成果是“部分关税回撤”。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预估,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实施性关税可望从目前的107%降至年底前的45%;经济学人智库的徐天辰也认为,美中双方有可能在短期内将平均加权关税率降至约50%以下。然而,除了关税问题,双方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农产品购买等核心议题上仍存在巨大分歧,这些都需要在谈判中艰难协商。

这场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贸易会谈,被视为两大经济体能否走出关税僵局的试金石。尽管外界将其视为美中关税战的“破冰”信号,但谈判过程注定充满荆棘。中美双方能否在这场博弈中找到利益平衡点,释放缓和信号,为后续谈判铺路,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