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内部最近上演的"权力大戏"让国际社会捏了把冷汗。先是副外长斯塔内克扎伊公开叫板最高领袖阿洪扎达后流亡阿联酋,接着巴尔赫省长瓦法跳出来要搞军事审判,这场内斗不仅暴露了塔利班高层的分裂危机,更让周边国家绷紧了神经。
一、权力游戏:从路线之争到刀光剑影
这场内斗的导火索要从妇女教育政策说起。以斯塔内克扎伊为代表的"喀布尔派"主张适当开放女童教育,想借此换取国际社会认可。可坎大哈的宗教领袖们死活不同意,担心动了保守派的基本盘。就像两个司机抢方向盘,一个要往东一个要往西,车子能不晃悠吗?
更刺激的是,这场路线之争背后还藏着陈年旧账。当年选领导人时,手握重兵的哈卡尼和雅库布本是热门人选,结果被宗教背景深厚的阿洪扎达"截胡"。如今阿洪扎达想收编军权,直接把手伸进了两位实力派的兜里,这谁能忍?最近阿洪扎达绕过国防部直接调动313巴达尔军团,气得雅库布当场拍桌子。
二、权谋较量:三大派系的生死博弈
现在的塔利班高层就像三国演义:阿洪扎达坐镇坎大哈当"曹操",哈卡尼家族掌控情报系统宛如"孙权",雅库布手握国防大权好比"刘备"。三股势力明争暗斗,最近还闹出大动静——哈卡尼原本计划短期出访阿联酋,结果一去不返,连亲信都被调离要职。这出"消失的部长"戏码,看得人后背发凉。
更绝的是流亡海外的副外长斯塔内克扎伊。这位老兄跑到迪拜后嘴皮子没闲着,三天两头批评领导层,气得阿洪扎达派心腹瓦法省长要搞跨国审判。要不是哈卡尼和雅库布联手保人,估计早就上演"千里追凶"的戏码了。这种高层互撕的场面,让人想起去年难民事务部长在办公室被炸死的惨剧,当时IS-K就是看准了塔利班内斗才下的黑手。
三、安全危机:从内部撕裂到外溢风险
塔利班内斗可不是自家的事。最近半年,阿富汗恐袭就跟放鞭炮似的:2月13日住房部遇袭、15日银行爆炸、17日内政部枪战,IS-K专门挑政府机构下手。更揪心的是中国公民接连遇险,1月份塔哈尔省的袭击直接导致同胞遇难,逼得大使馆发布安全警告。
边境也不消停。巴基斯坦最近把80万阿富汗难民往回赶,两国互相指责对方支持恐怖分子。这种局面下,中巴经济走廊等重点项目都要提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像去年塔吉克斯坦金矿遇袭事件,明明在邻国境内,凶手却来自阿富汗。
四、邻国困境:承认还是观望?这是个问题
周边国家现在就像捧个烫手山芋。不承认塔利班政权吧,反恐合作难开展;承认吧,又怕他们内部哪天突然散架。俄罗斯、土耳其这些国家虽然保持接触,但都在观望。中国最近跟印度都派了代表团,可见大家既想稳住局势,又不敢下重注。
经济问题更是雪上加霜。美国冻结的70亿美元救命钱要不回来,GDP两年跌了四分之一,老百姓穷得叮当响。这种环境下,别说反恐了,基层士兵连工资都领不到——2月11日银行爆炸案,死的全是等发薪的政府雇员。IS-K就是看准这个软肋,专挑发薪日搞袭击。
五、未来迷局:悬崖边的阿富汗何去何从
现在的阿富汗就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要是阿洪扎达继续搞"一言堂",哈卡尼派和雅库布派难保不会联手反扑。别忘了抵抗势力也没闲着,"维也纳会议"刚开完,北方联盟的老对手们正谋划大动作。
对于中国等邻国来说,当务之急是筑牢"防火墙":既要加强边境防控,又要推动上合组织等平台合作。就像去年中阿巴三方外长会提出的"协调机制",得把反恐合作落到实处。毕竟塔利班要是真垮了,难民潮和恐怖分子外溢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场权力游戏的结局,不仅关系阿富汗的未来,更牵动着整个地区的安全神经。周边国家现在要做的,就是备好应急预案,既要防着塔利班内爆,也要提防极端势力借机坐大。毕竟在这个火药桶旁边,谁都不敢说能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