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 印度研判应对台海冲突方案,我外交部把话挑明了

得知中国最高层不出席G20峰会后,美国总统表示非常失望,因为他本来计划在这场峰会期间,与中国最高层举行面对面的会晤,以期在经济问题,气候问题与乌克兰危机等全球热点问题上获得中方的配合与支持。此外,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1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拜登希望邀请中国最高层参加会议,并展示美国的全球政治影响力。

近年来,美国明确把中国定位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并对华挑起贸易战,关税战,科技战等,甚至不惜损害自身利益,也要打压与遏制中国的发展。然而,特朗普政府非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外界普遍认为,拜登会比特朗普更理性,并采取务实的对华政策,让中美关系会重回正轨。但事实表明,拜登政府不仅没有放松对华遏制与打压,反而变本加厉,不仅在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强化对华遏制与打压,而且还频繁操弄敏感的台湾问题,这也使得中美关系的紧张深度不降反升,双方发生误解与误判,由竞争滑向对抗的可能性急剧增加。

自今年5月份以来,中美关系出现解冻迹象,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上个月曾秘密到访中国,以期保持美中沟通渠道畅通。随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访华,并与中方高层会晤。不可否认的是,拜登政府并非铁板一块,随着美国挑起“大国竞争”对自身伤害的不断加深,部分势力主张缓和中美关系,并希望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以缓解美国的通货膨胀与债务危机。但另一派势力则主张继续采取对华强硬政策,甚至在涉台问题上不断掏空“一个中国”政策基础。

但是,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中美政治关系中基础中的基础,而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对于美国来说,维持对华关系“斗而不破”、台海“紧张而不失控”的局面是有利可图的,其一面利用台海“兵凶战危”的局面,加速对台出售武器装备,攫取直接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借此拉拢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地区盟友及其伙伴,打造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攫取地缘政治利益,维护美国的地区霸权。本周五,彭博社引述印度高官称,印度最高军事指挥官、国防参谋长阿尼尔·乔汉约已经下令军方展开一项研判应对台海冲突方案。

当前,美国不断挑战“一中原则”底线,一旦美国及其盟友卷入台海冲突,可能会对印度造成的影响。因此,印度国防部参谋长乔汗已经下令,探讨和研究美国及其盟友卷入台海冲突,对印度造成的任何影响,以及印度可能采取的应对方案。按照美媒的说法,印度军方认为,如果中国大陆在“台独”与外部干涉势力的挑衅下而被迫采取“闪电战”,并彻底解决台湾问题,那么印度应对的方案就是发表措辞强硬的联合声明。但如果美国及其盟友进行中高强度的武装干涉,致使大陆收台陷入僵局,声明显然不足以应对。为此,第二个方案是,印度可作为一个后勤基地,为美国组建的干涉阵营提供舰机维修和维护设备,并提供食品、燃料和医疗设备。

但更极端的情况是,印度可能会直接卷入冲突,在中印边界对华开战,以分散中国大陆的军事力量,迫使大陆陷入两线作战。简单来讲,印度方面的想法是,如果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拿下台湾岛,那么印度最多是声援一下美国。如果台海冲突陷入“持久战”,“消耗战”,印度将间接向美国主导的国际干预阵营提供军援。如果局势对大陆比较不利,印度将声东击西,趁火打劫,在极端情况下对华宣战,实现1962年未完成的边境领土扩张的企图。按照印度官员的说法,虽然印度官方没有为这项研究设定最后期限,但印度军方已接到命令,要尽快完成这项研究,准备好的选项将供印度总理莫迪和其他领导人参考,以便在必要时做出决定。


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直接把话挑明了,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毛宁还指出,美国在各种场合炒作台湾问题,就是挑动对抗、制造紧张,企图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这种行径非常危险。1962年印度挑起边境冲突的背后就有美国挑拨的影子,但那场冲突打成“首都保卫战”却是令印度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