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型有完全不同喜好的德国人与英国人

对房型有完全不同喜好的德国人与英国人

在德国居住几年后,发现在欧洲邻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挺大的,就说住房吧,德国与英国有完全不同的理念。

德国人与中国人差不多,喜欢新房子,接受住楼房,别墅类的房子比较喜欢自己买块地建房子,而且德国建这种类型的房子已经工业化了,基本模块吊装,三个月就建好一栋别墅。

我喜欢德国的房子大多都有地下储藏室,而且是条件好到可以住人那种储藏室,所以去朋友家,家里都十分整洁。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参观了她们的地下空间才知道原因所在了。她们的地下空间装修一点不马虎,在地下空间,往往可以看到除了用来装杂物以外,一般有健身运动空间,衣帽间,或是办公室等。但随着房价的上涨,有时候因为没那么资金而放弃建地下一层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四百来万人民币的别墅房,如果要建地下一层,得另加四十来万。我个人认为放弃挺可惜的,可是一切还是要从自己的财富能力决定了。

德国人不喜欢买旧房子也与国家的严格规定有关系

。政府规定旧房子必须在保暖,通风和节能环保上达到新建房的最低标准,如果

没达到就不允许住人,否则就会罚款,而旧房达标是件不容易的事,不仅仅是花钱多,所以谁敢买呢?所以德国的旧房子很便宜。同等大小别墅房子,新房四百多万,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房子,或是五六十年代的房子一百来万就可以买到。

讲一个买旧房子的故事吧?汉堡的特别富人区在易北河边,如果你坐邮轮可以看到河岸有一边的树丛中各类高级别墅,我去那里走了走,有不少老房子,当然也有许多非常时髦的新建筑,但那里几乎没有房子出售,房价应该是上千万人民币。我有一朋友遇到了一个特别好的机会,买了一座特别大的别墅,花园就更大了,像个公园有山有水有参天大树,别墅是老房子,但里面完全是摩登装修,虽然不临河,但也就隔条街。一般来说那地段怎么也得一千万以上了,更主要是根本没人卖房子。


朋友的机会是一单身的富人脑溢血死了,他的兄弟姐妹只想拿钱走人,所以贱卖了这套房子,因为他们要现金,所以不是太好卖出去。

我们去参观了一下,体会是太有钱也不是好事情。进了大门是厨房和可以聚上百人的大厅,可是根本找不到其他的途径去任何房间。朋友让我们找,转了几圈都没找到,后来朋友轻轻地碰了一下大厅几十面镜子中的一块,原来是一扇通往卧室的大门,有三间卧室,但没有看到书房等其它空间。朋友带我们从厨房的某一个柜子门进到了地下,地下是办公室,富人其实虽然才五十来岁,但早就靠他的专利生活了,平时在家上班。我不懂这么大的房子为什么要坐在地下室,没有阳光呀!朋友说那接着参观就会明白了,办公室里有一个巨厚的铁门,说是可以防原子弹,进去之后,通过走廊,两边有储藏室,和睡觉的地方,说是富人在里面通常存放三个月的食物和水。在往前走,出门就是车库。后来朋友讲了从富人亲戚那里听来的故事。说这是一条逃生自救的通道。在地下工作,如果有人进来,他可以很快离开。据说卧室也可以进这逃生通道。想想有钱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别墅还有一个五十米大的室内游泳馆,设备特别先进,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游泳馆的大窗可以消失。非常奇葩的别墅。不过朋友会推倒一切重建。

英国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英国人特别怀旧,喜欢老房子。虽然房子交易一直十分活跃,也只是这几年才开始建造了许多新房子。但从房子上来看,一九三几年维多利亚时代的老房子与现在新建的房子价格差不多,有些好区维多利亚时代的房子比新房子还贵。再就是,英国人不喜欢楼房。十几年前,楼房只是政府给贫困家庭提供的免费或便宜的住房。到现在也很难看到住宅小区里面有高楼存在的。如果住宅小区附近有高楼,那么住宅小区的别墅一定也是政府给贫困家庭的房子。

现在大城市的市中心倒是建造了许多高级住宅高楼。但那是为白领阶层建的,这些楼盘都在市中心最好的地段,有最好的风景,房价不仅高,而且运行费用也是不便宜的。别墅一般只用交市政税,而所有市面上销售的楼房,除了市政税,还要交物业管理费,最便宜地方的房子一月也要两千多块人民币,停车费,在市中心的一年起码要人民币十万左右,所以一般老百姓还是觉得别墅型房子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