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抗疫故事|一家人的两国抗疫记

2020年11月18日16:36:19 国际 1827

编者按:俗话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当新冠疫情2020年席卷世界,一个跨国家庭不仅说“两国话”,还经历了两国抗疫。海外华侨华人今年可谓抗疫“打全场”,数不清多少故事值得讲述——讲给中国人听,也讲给外国人听。欧洲抗疫故事第三篇,这是一个家庭的故事,更是一个群体的故事,敬请查收。

欧洲抗疫故事|一家人的两国抗疫记 - 天天要闻

新冠疫情暴发后,很多意大利人居家办公,似乎比从前清闲了不少,但《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胡兰波更忙了:除了忙活杂志,她还要协调全家人跨越万里的“抗疫生活”。

欧洲抗疫故事|一家人的两国抗疫记 - 天天要闻

11月10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人们戴着口罩走在罗马市政厅前。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胡兰波拥有一个国际家庭:三十多年前,她加入由九辆车组成的丝路车队,从中国出发,历时三个月到达巴黎。旅途中,意大利国家电视台一名帅小伙一路上给胡兰波忙前忙后,最终赢得她的芳心,旅程结束后两人终成眷属。他们的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后,又回到中国推广意大利葡萄酒。

武汉发生疫情时,孩子们都在北京工作。“没看出他们有什么恐惧,他们也没有返回意大利的想法,还能陪伴86岁的姥姥,帮她买菜。他们还参加了意大利国家三台的视频直播,向意大利人讲述中国的抗疫生活。”胡兰波也很淡定。

妈妈当然惦念孩子,但胡兰波并没建议他们回意大利。“我知道他们成熟了,有足够勇气与中国人一起抗疫。”

欧洲抗疫故事|一家人的两国抗疫记 - 天天要闻

图中为胡兰波长子胡阳阳(右)、二儿子胡伟鸥(左)。由受访者提供

时至2月,二儿子伟鸥被所在的意大利公司召回。在当地隔离了14天后,正赶上意大利开始因疫情“封城”。和儿子在一起,胡兰波觉得踏实了好多。“灾难中,家人在一起,生死都是温暖的。”

欧洲抗疫故事|一家人的两国抗疫记 - 天天要闻

11月6日,在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前行人稀少。新华社发(阿尔贝托·林格利亚 摄)

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胡兰波的丈夫起初并不在乎。“他继续往酒吧跑,怎么说都没用,还可怜巴巴地说就这点乐趣还给剥夺了不成”。“封城”措施下,酒吧也不准营业了。他每天看着感染数字迅速攀升,觉得心惊肉跳,终于戴上了朋友给的口罩。

欧洲抗疫故事|一家人的两国抗疫记 - 天天要闻

10月26日,意大利首都罗马鲜花广场上两家餐馆临近18时准备打烊。新华社记者 程婷婷 摄

意大利深陷疫情之中,已居家办公的胡兰波接到一位意大利女士的求助信息,问她能否给自己的孩子找些口罩,她5岁的儿子有白血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必须戴口罩。但在当时的意大利,连普通的成人口罩都很难买到,更何况是儿童口罩?

欧洲抗疫故事|一家人的两国抗疫记 - 天天要闻

11月12日,医护人员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的圣奥尔索拉—马尔皮吉医院的新冠隔离区工作。新华社发(詹尼·斯基基 摄)

胡兰波并不气馁。她借助社交平台,联系到两位住在罗马的中国女士,她们愿意提供50片儿童口罩。

这个小小的成功让胡兰波大受鼓舞,她联系朋友一道筹集了一万欧元,购买了两万片口罩,捐给罗马一家儿科医院。

胡兰波说:“意大利华侨华人处在独特的情境中:我们受中国文化熏陶,富有集体主义精神,但长期在意大利生活又使我们成为意大利的一部分,这使我们在疫情面前感到有一种特殊责任。”

她说,不少意大利人可能认为华侨圈比较封闭,但现实是,意大利疫情暴发后,以协会为单位、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名义,很多华侨华人都参与了赠送口罩等善举。

欧洲抗疫故事|一家人的两国抗疫记 - 天天要闻

11月4日,游客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戴着口罩参观斗兽场。新华社记者程婷婷摄

身为作家的胡兰波一直在思考华侨华人在中意两国抗疫中的角色,也与很多人交换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想法浮现在脑海:何不把大家的想法和行动记载下来,供更多的人了解和思考?

于是,胡兰波开始行动,请各行各业旅意华侨华人书写自己的抗疫故事,结集成册。作者遍布意大利各地,职业包括旅行社老板、演员、翻译、设计师、作家、音乐家、教师等。

胡兰波说:“有人谈到武汉疫情暴发时意大利当地一些人对华侨的恐惧与歧视,有人叙述了自己捐赠口罩的过程,有人讲述陪同中国援意抗疫医疗队的情况,有人讲中文学校的状况,有人讲述自己如何在封城时期写下日记,有人讲述中意文化的差别等。大家遭遇不同的困境,但全书字里行间却体现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收集、编辑和翻译书稿成了疫情期间胡兰波一项大工程。经过几个月艰苦努力,这本中意双语“疫情笔记”今年10月终于面世。

欧洲抗疫故事|一家人的两国抗疫记 - 天天要闻

2014年9月30日,时任意大利驻华大使白达宁(左)在其位于北京的官邸向胡兰波颁发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和证书,以表彰她为中意两国间文化交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由受访者提供,王虹摄)

意大利《信使报》总编波奇认为,如此多的华侨华人一起记录疫情时期的生活与工作,文字既饱含对意大利的情感,又以亲身经历诠释了中国文化,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胡兰波说,这本232页的书是意大利华侨华人向意大利主流社会的一次发声,有着特殊意义。

-END-

监制:闫珺岩

记者:陈占杰 刘咏秋

视频记者:吉莉

编辑:程大雨 孙浩

视频编辑:孙硕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事关民营经济 8日10时将举行发布会 - 天天要闻

事关民营经济 8日10时将举行发布会

据国新网发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5月8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负责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泰国酒店泳池6天内连发两起中国游客溺水事件,1死1伤 - 天天要闻

泰国酒店泳池6天内连发两起中国游客溺水事件,1死1伤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近期,有两名中国游客在泰国酒店的泳池内遭遇溺水事件。4月28日下午,一名中国游客在位于邻近芭堤雅的邦拉蒙县的某酒店内溺水身亡。现场目击者汪小姐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时是下午3点35分,自己正在酒店大堂泳池旁的沙发上休息。“我忽然看见一名酒店保洁人员从楼上跑下来,跟酒店大堂工作人员说了什么,...
《节约用水条例》施行一周年,长江流域出现哪些变化? - 天天要闻

《节约用水条例》施行一周年,长江流域出现哪些变化?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当前的关键环节是节水,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以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破解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难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工作。2024年5月1日,...
最后五天!莎拉拿到“王炸”,小马科斯疯狂反扑,中方也被波及 - 天天要闻

最后五天!莎拉拿到“王炸”,小马科斯疯狂反扑,中方也被波及

距离菲律宾中期选举的日期只剩下最后5天,小马科斯和莎拉都想抓紧最后的时机,为自己支持的政治势力争取选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莎拉已经拿到了“王炸”。而为了捞取选票,小马科斯代表的亲美派力量也陷入了疯狂的状态之中,在小马科斯发起反扑之后,中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