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有数千吨稀土运往美国,第三方国家泰国和墨西哥,在背后充当了“帮凶”。
根据一份来自海关和航运的数据显示,,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了3834吨锑氧化物,美国海关数据显示,这一数量几乎超过了此前三年总和。
问题在于,泰国和墨西哥都没有锑相关的产业链,他们境内都只有一家锑加工厂,甚至墨西哥的工厂,直到今年4月才重新开工,之前一直是停工状态的。
再结合过去2023年的时候,泰国和墨西哥根本就不在,中国锑出口的海外客户前十名单之上,然后去年开始,这两个国家的进口数量,已经进入了前三。
这些数据结合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美国正在利用第三方国家的漏洞,大量进口中国稀土资源锑,然后通过粗加工的方式,甚至直接重新打包重新贴标签,然后卖给美国挣差价。
其实不仅仅是锑,美国海关数据里面,每个月都有不明不白的稀土资源入关,比如一家美国矿产企业老板表示,他每月从中国获得大约200公斤镓,但他拒绝透露任何卖家信息。
有行业专家指出,锑、镓等关键矿物,中国出口对全球至关重要,这些矿物除了可以用在电信、半导体等行业,同样也能用在军事技术。比如美国五代机产业链,就严重依赖镓进口。
对于中国来说,稀土出口禁令已经颁布了一年多,最近一直在加强有关方面的监管,从目前数据来看,大批量大规模的出口已经停止,但是也确实有“漏网之鱼”,通过走私或者第三方的渠道出口到美国。
那么我们除了打击非法出境走私,对第三方出口渠道的监管力度也要跟上。
首先我建议,给每批稀土磁体发一张,全球唯一的区块链“电子身份证”,绑定开采、加工、出口全流程数据,实现从矿山到港口的实时追踪,把伪报品名、夹藏走私的漏洞统统堵住。
其次要求进口商提供用户的实名信息、精确坐标,接受半年内突击抽检,确保稀土用途与申报一致。
最后对于那些异常增长的中转国,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泰国、墨西哥,可以考虑实施重点监测,要求其提供冶炼产能证明。内地与港澳海关方面,也可以联合执法,严查经过香港“洗白”稀土的灰色通道。
另外我们如果要想把稀土出口的管制工作,做到最完美的状态,相应的惩戒措施也要跟上,违法成本太低所以才有人敢于铤而走险。
对内可以将战略资源走私,定性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有关部门深挖幕后犯罪网络,依法追究组织者刑事责任。
如果有进口商虚报用途或转卖美国,立即吊销稀土进口资质,并列入“黑名单”,终身禁止贸易合作。只有付出代价,有关国家和个人才会真正长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