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7月5日深夜,马斯克在X平台宣布"美国党"成立,68%的人竟然支持这个"疯狂想法"。
哪知道,这位世界首富的建党路比想象中坎坷多了,特朗普气得直跳脚,民主党也急眼了,两党罕见地联手要"收拾"这个搅局者。
马斯克这次玩真的吗?美国政坛真要变天了?
作者-山
建党风暴的真实内幕
马斯克这次真急眼了!
说起这事儿,还得从那个"大而美"法案说起。特朗普这一招可真够狠的,先是砍掉了马斯克公司的优惠政策,接着又把和马斯克关系不错的航天局局长给换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更让人火大的是,"大而美"法案还大幅削减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马斯克的特斯拉首当其冲,这不是明摆着要断他的财路吗?怪不得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火力全开,连发了十几条推文怒怼特朗普。
那股子怒火,简直要从屏幕里蹦出来。
7月1日,"大而美"法案以51比50的微弱优势通过。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马斯克身上,想看看这位世界首富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真要和特朗普撕破脸。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7月5日,马斯克在X平台上宣布:"今天,'美国党'的成立还给你们自由!"
这话一出,整个美国政坛都炸了锅。
120万人参与投票,68%的支持率,这数字可不是闹着玩的。要知道,美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个新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
特朗普和民主党的反应也是够快的。特朗普直接发长文怒斥马斯克"行动荒唐",民主党领袖更是威胁说,马斯克如果坚持下去,将成为"没有国家的人"。
这事儿闹到这份儿上,背后的问题可就深了。
美国政治的"潜规则"
说到深层问题,咱得聊聊美国政治的那些"潜规则"。
先说说历史。美国这两党斗了上百年了,期间不是没人想过要打破这种格局。可结果呢?想插一脚的基本都被整得很惨。
关键在于,美国的政治制度就像一道铜墙铁壁。想要建立新政党,马斯克得在50个州分别完成注册,收集超过2000万有效选民签名。听着就够呛,对不对?
更麻烦的是,每个州的标准都不一样。有些州要求1%的注册选民签名,有些州要求5%。只要有一个州没达标,整个建党计划就得黄。
换句话说,马斯克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难题,更是一个系统性的排斥机制。
你想啊,民主党和共和党虽然平时吵得不可开交,但在对付"外来者"这件事上,两党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美国政坛就是他们的地盘,谁都不想让第三者来分一杯羹。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两党联手对付马斯克。
特朗普那边已经开始行动了,共和党的法律团队正在研究如何提高建党门槛。民主党也不甘示弱,准备用诉讼手段干扰各州的签名收集工作。
说白了,马斯克想要在美国"另起炉灶",难度堪称地狱级别。
实话实说,在这种环境下,马斯克的胜算实在不大。制度是一回事,马斯克自己行不行又是另一回事了。
马斯克的"软肋"暴露
话说回来,马斯克在商场上是个狠角色,可政治这摊水,他还真是个新手。
从政府效率部那次失败就能看出来。马斯克当初雄心勃勃,要从6.8万亿美元的预算中削减1万亿。结果呢?干了几个月就灰溜溜地走了,目标只完成了不到2000亿美元。
这就是现实。
商业成功不等于政治天赋。马斯克虽然商业头脑一流,但政治嗅觉确实差点意思。你看他处理政府关系的方式,基本就是商人那一套:要么合作共赢,要么翻脸走人。
可政治哪有这么简单?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连党纲都得靠网友帮忙。有粉丝在评论区给马斯克立了个"美国党党纲":减少债务、发展AI军事化、放松清洁能源监管。马斯克竟然在下面回复"认同"。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一个要建党的领袖,党纲居然要靠网上"热心网友"施舍?说好听了叫"尊重民意",说难听了就是他马斯克自己脑子里根本是一团浆糊。
就拿减少债务这一条来说吧。美债现在33万亿美元,这可是美国"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撑。适当减债可能有好处,但过头了就会导致美债和美股"双杀"。
马斯克作为商人,对这些基本的政治经济学原理都搞不清楚,还想玩政治?简直了。
不过话说回来,马斯克这一折腾,倒是让别人捡了便宜。
中国的意外收获
美国这边乱成一锅粥,咱们这边反倒迎来了机会。
就像两个人打架,旁边看热闹的反而捡了便宜。"大而美"法案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幅削减了清洁能源支出。美国这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只是下错了方向。
你知道吗?中国的电池技术现在5分钟就能充满电。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已经搞出了这套系统,而美国还在那儿纠结要不要支持新能源。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第四代核电技术咱们都走在美国前头了。
这就是现实的对比。美国忙着政治内斗,中国在闷头搞技术。谁更有前途,一目了然。
更关键的是,全球能源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地球上70亿人口,对能源的消耗每天都是天文数字。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些化石燃料,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总有油尽灯枯的一天。
可再生能源才是未来。这个道理连小学生都懂,偏偏特朗普政府就是看不明白。
《纽约时报》的评价很到位:"中国正在迈向未来,而美国则被远远甩在后面。"这话虽然刺耳,但确实是事实。
马斯克试图阻止"大而美"法案,可美国政坛的水太深了,不是一个马斯克就能左右的。法案通过已成定局,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倒退也成了定局。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谁能想到马斯克的一次赌气,居然给了中国这么大的机会。
结语
说到底,马斯克这次建党更像是一场"有钱人的任性"。商场上的成功不代表政治上也能呼风唤雨,这个道理马斯克怕是要用真金白银来学了。
倒是中国,在这场闹剧中悄悄成了最大赢家。有时候啊,机会就是在别人犯错的时候悄悄来敲门的。
你觉得马斯克这次是玩真的,还是就是想恶心一下特朗普?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