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球经济格局暗流涌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显示,金砖国家GDP总量已占全球经济比重超32%,首次接近G7阵营。
特朗普的高压关税博弈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瞬间紧绷。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布关税威胁:所有被认定“反美政策”的金砖成员及合作伙伴,将被统一加征10%额外关税。
白宫称此举“没有例外”。这一决定时间点极为微妙,正值金砖峰会巴西里约热内卢闭幕,各国领导人刚刚结束关于全球治理、关税壁垒、经济安全等敏感议题的磋商。
金砖联合声明未点名美国,仅用一句“关切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特朗普却“对号入座”,瞬间在全球媒体引发解读。美国总统的敏感反应,像极了被戳中软肋,难掩焦躁。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随即补充,针对14个未与美方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8月1日起关税将提升至25%-40%。
关税不再是经济杠杆,已然成为大国博弈的“重锤”。特朗普的威胁不仅冲着金砖五国而去,还波及埃及、沙特、阿联酋、越南等金砖新成员及重要合作伙伴。市场普遍预期,这一轮关税升级或将波及全球供应链,特别是能源、矿产、农产品、机械制造等重点领域。
金砖内外压力
金砖框架扩容至今,已覆盖全球一半人口、三成经济总量,能源与资源掌控力显著提升。巴西成为东道主,会议期间高调批评以色列,公开谴责其在加沙和伊朗的军事行动,联合声明却只就关税保护主义表达“关切”,并未直接提及美国。
新扩容的成员国与合作伙伴,诸如埃及、沙特、阿联酋、越南等,面临美国高关税的心理压力。这些国家长期依赖美方市场与资本,加入金砖看重多元化发展机会,却不愿承受被美方认定为“反美”的额外成本。
至少4国已在内部政策讨论中显露动摇迹象。越南尤为敏感,刚与美方敲定20%关税协议,若因金砖因素被提升至30%,经济承受力将受巨大挑战。
金砖内的博弈同样复杂。印度、巴西与美国贸易谈判僵局未解,印度一度放话将美方关税诉诸世贸组织。各国如何在金砖与美国之间寻求平衡,成为全球经济新悬念。国际分析普遍认为,巴西和印度借助金砖平台抱团取暖,试图通过集体谈判降低美国关税带来的损失。
G7内部同样压力山大。欧盟、日本、加拿大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表现出罕见强硬,拒绝美方单边条件。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速推进,金砖国家推行本币结算和多元货币体系,削弱美元全球锚定地位。IMF 6月数据显示,金砖本币结算量同比增长18%,美元结算份额首次跌破48%。
中方亮明底线
7月7日,中方正式回应美国关税威胁,外交部重申金砖机制定位:发展中国家重要合作平台,不搞阵营对抗,不针对任何国家。中国再次警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中方的立场被越来越多金砖成员国采纳。金砖国家在面对美方单边施压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
中方对美强硬表态已成为整个机制的座右铭。欧盟、日本、加拿大等传统美盟友也在关税谈判中展现出罕见硬气,国际博弈气氛急剧升温。
美国的“关税牌”正在失去昔日效力。历史学者指出,关税原本是弱国保护本土产业的权宜之计,如今却成了强国对全球加压的工具。
巴西、阿根廷等昔日被西方资本收割的农牧业大国,如今在金砖机制下反向指责美国保护主义。路透社一名巴西官员坦言,金砖国家正在填补全球经济真空,其影响力已足以比肩G7。
美国的高压策略正迎来反噬。7月8日,对等关税暂缓期即将截止,美日、韩等主要盟友尚未与美方达成全面协议。特朗普已签署对14国加税的紧急函件,关税门槛将高达40%。美国盟友内部出现分化,部分国家对高关税表示坚决抵制,“跟随美国”已不再是唯一选项。
金砖成员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中东成员国担心高关税冲击本国出口,东南亚国家权衡与美中关系得失。
美国以关税手段“打中国牌”,意图遏制金砖机制扩张,但金砖机制凭借经济体量、资源禀赋和内部联系,已具备较强反制能力。
新兴经济体加速“去美元化”,全球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金砖国家联合推动本币结算、贸易便利化、区域合作,美元霸权地位正在被稀释。IMF数据显示,全球本币结算总额同比提升至22.1万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16.7%。
谁能主导新秩序?
金砖峰会虽未直接点名美国,但“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已让美方坐立难安。特朗普的高调威胁,短期内或许能制造波澜,对部分金砖国家及其合作伙伴形成压力,但金砖机制凭借团结、经济实力与资源优势,具备足够反制能力。
中国亮明的底线,成了金砖国家集体应对美国施压的新共识。多元化、去美元化、经济安全的趋势不可逆转。美国若执意以关税为武器,可能加剧全球分裂,反噬自身利益。全球秩序正处于关键转型期,金砖与美国的较量还远未结束。
谁能主导新经济秩序,决定权正在全球多极化的暗流中悄然移动。金砖的壮大已成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无法回避的“心头之患”。世界等待着下一轮巨变的答案。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2025-07-07 16:26:特朗普威胁对金砖成员国加征10%新关税,中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