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然掀起的关税战,按下了90天暂缓键,特朗普希望能达成“很棒的交易”,然而截至目前,除了与英国的一份远谈不上贸易协议的协议框架外,就是与中国的“休战协议”。
日前,特朗普迫不及待宣布了,中美之间签署协议的消息。
值得关注的是,瑞士谈判相较于日内瓦谈判而言,不同的一点在于,中美双方在结束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布联合声明,而是偃旗息鼓。
但这并非表明此次谈判可被视作一场无形的激烈交锋,而是鉴于谈判内容所蕴含的影响力极为重大,因而需要经过审慎、细致的研讨与分析,方能作出决策。
商务部说了这样一句话,“经批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框架细节,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国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了特朗普所说的协议。
不过一向居功自傲的特朗普,此次在签字盖章后,却不肯多说一句话,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特朗普对华掀起的关税战,本意就是想利用中国对美巨大的贸易顺差,让中国寻求与美国谈判,然后趁机坐地起价。
然而中国一句“妥协得不到尊重,绥靖换不来和平”就足以表明,特朗普精心设计的陷阱,早已被中国看穿。
当白宫承认误判中国的反应时,特朗普终于明白,美国市场需要中国产品,但美国企业以及美国产品更需要中国市场。
更何况,中国还握有稀土这张牌。
当前,中美经贸协议的磋商进程已步入关键阶段,面对来之不易的“共识”,特朗普似乎“格外珍惜”。
就连在面向媒体谈及中美关系时,其表态与过往立场形成显著差异,他明确表示美中两国“相处和睦”,并强调这一局面“颇为积极”。
而面对主持人所谓的中国对美国采取的“敌对行为”,表示美国不应该在谈判上相信中国时,特朗普不仅一笔带过,还反将一军,表示美国对中国也采取了很多“敌对行动”,顿时让主持人语塞。
要说特朗普态度骤变,归根结底在于他已然判断得出,当前在涉华议题上持续采取强硬姿态,不仅无法带来额外的战略收益,反而可能进一步增添中美经贸协议达成的不确定性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媒体带有诱导性的提问,他自然不会予以配合,更不会发表任何可能破坏谈判进程、有悖事实逻辑的偏激言论。
尽管外界常评价特朗普行事风格不拘常规,反复无常,但在涉及利益权衡与得失计算时,特朗普心里可是有一面明镜。
但这也不意味着,特朗普将放弃遏华策略。
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6月29日,美国一名共和党议员向美国广播公司透露,他提出了一项对俄制裁的新法案将在国会通过,而该法案的核心在于,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的等于支持了“普京的战争机器”,根据这项法案,美国要对进口的中印产品加征500%的关税。
而特朗普目前对该法案持赞同态度。
近年来,美欧频繁污蔑中国支持俄罗斯,但中国的态度始终如一。
在涉及采购俄罗斯石油的相关事宜上,中国始终秉持明确且坚定的立场: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属于正常的商业贸易活动,西方国家无权对此进行干涉。
而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一方面是为了切实保障自身的能源供应安全,维护国家能源战略的稳定性;
就拿刚刚结束的伊以冲突来说,伊朗议会赞成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然而,海湾国家中石油最大的进口国就是中国,这意味着,一旦霍尔木兹海峡关闭,短时间内对中国的影响巨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坚持能源进口多元化就非常必要。
另一方面,这一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中俄双方的互利共赢,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从国际法和商业规则的角度来看,中俄石油贸易完全具备合法性、合理性与正当性。
然而美欧屡次炒作中国支援俄罗斯,三番五次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但刚刚历经145%关税的特朗普,恐怕比谁都清楚500%意味着什么。
信息来源:《美议员放话:特朗普同意了,买俄油,中印加税500%》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