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5年会在青岛市举办。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建言‘十五五’,同筑美丽中国”,来自全国的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和社会组织代表等近200人齐聚一堂,共商共议美丽中国建设实现路径和创新实践。
生态环境部部长、论坛主席黄润秋出席年会并致辞。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出席年会并致辞。论坛副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主持论坛开幕式。
青岛市美丽城市建设典型实践案例入选《美丽中国在行动2025》;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与实践分享环节,青岛分享了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青岛模式”……青岛作为东道主、作为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奋力走在前的城市,在此次会议中的含量“超标”。
青岛美丽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入选《报告》
会上发布了《美丽中国在行动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梳理了近一年来美丽中国建设战略部署、重点领域进展和成效、地方实践进展等情况。其中青岛市美丽城市建设典型实践案例入选《报告》。
《报告》中介绍了青岛以“聚力打造沿海特大城市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标杆”为主题的建设路径和实践经验,先行先试探索特大城市美丽建设模式,努力讲好山海城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青岛故事”。
青岛在全省率先编制实施美丽青岛建设规划纲要,创新谋划绿色低碳、品质环境、和谐生态、健康韧性、宜居典范、生态文化、现代制度、开放窗口“八美之城”战略任务。通过综合施策、攻坚克难,青岛连续五年在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城市生态环保营商竞争力全国前十,去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交出了一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碳星快轨
向美而行,青岛着力建设高品质滨海宜居典范城市。大气、水、海洋、土壤等核心环境要素指标始终保持全省前列,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连续五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李村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成为我国北方城市内陆河流治理的样板,灵山湾、崂山湾分别荣膺首批国家级、省级美丽海湾榜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建设已覆盖全市70%。
对标可持续发展城市争先创优,青岛打响打亮美丽青岛建设品牌。先行先试碳达峰试点城市、绿色城市、无废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等各类“国字号”试点示范,“青岛方案”“青岛模式”“青岛经验”在全国全省频频亮相。高水平筹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取得“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等一批成果,在世界各国前展示了青岛“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魅力形象。
分享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青岛模式”
会上,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与实践分享环节,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吉海作了《全面推进山海城相融美丽青岛 打造美丽城市建设示范标杆》的发言,分享青岛经验。
青岛坚持高位擘画,全力推进美丽城市示范标杆建设。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美丽青岛建设规划纲要,创新开展“八美之城”建设。
全力打造碧海蓝天环境品质先行区。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连续5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强化“三水统筹”,建立“河湖长制”,全面完成入河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实现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20个国省控断面全面达标。率先推行“湾长制”,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创新开展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开展全省首个污染地块修复分阶段效果评估试点,形成一批源头预防、用地准入、质量提升的“青岛模式”。
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6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7家,国家级绿色制造培育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全市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突破60%,单位能耗产出水平居全省首位。积极推进“公转铁”“公转水”,青岛港大宗干散货“铁路+水路”清洁运输占比达到86%,海铁联运量连续9年蝉联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实施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调整,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8年“负增长”。本市获全省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一等”等次。

海尔智家再循环互联工厂
建成城市各类公园966个,曾绝迹多年、全球存量不足20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在青岛创造了全球单次观测142只的最大数量记录。统筹推进陆海生态保护与修复,深入开展“蓝湾整治”,西海岸新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获评全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莱西市九顶庄园项目入选全国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一湾两翼、三山一原、一轴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加快构建。

李村河
全市7个区(市)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或“两山”基地,3个区(市)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强县。全国首个自主负碳区域、全国美丽河湖、国家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青岛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美丽建设实践模式。
以先行区引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十五五”美丽中国建设形势与对策展开了研讨。其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美丽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万军,介绍了“十五五”美丽中国建设的几大展望。

山东港口青岛港
万军介绍,“十五五”期间美丽中国要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将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引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形成一批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成果,从区域、省域、城乡层面推动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建设。五大区域先行先试;省域将推出一批在绿色转型、环境治理、生态安全、制度改革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走在前面的美丽省域的篇章;城市要按照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健康安全、智能高效为重点方向来一城一策推进美丽城市的建设;加上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全域覆盖、分区分类引领全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格局。
“十五五”期间随着碳达峰的加快推进,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为抓手,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绿色技术和产业的培育,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全民志愿行动
“蓝天保卫战仍然是重中之重”,万军说,“十五五”期间将坚持系统治理、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其中清洁空气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最大成效,蓝天保卫战仍然是重中之重,将以降低PM2.5为主线,更加注重空气质量改善和气候变化的协同推进。碧水保卫战注重山水统筹,以美丽河湖为引领,推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的保护治理,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以美丽海湾建设为引导,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土壤环境以源头预防为主,强化绿色修复,逐步实现地下水和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的改善。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黄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