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察觉局势不对,巴基斯坦和中国联手得到3张“底牌”,印度正失去最大优势,于是主动拉拢32国试图对中国抢先出手。中巴联手对印度来说构成了哪些“威胁”?莫迪联手32个国家又会如何对华出手呢?
自5月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数十年来最大规模冲突后,南亚地区局势持续紧张,但随着印度在交火期间连续吃亏,以及中国出面定调“周边不许生乱”的态度,印巴双方在5月20日达成共识,双方将在5月底前将近期冲突部署的增援部队悉数撤离。然而印巴就克什米尔地区对峙了数十年,只要领土问题没有解决,那么双方就没有彻底和解的可能。事实上,除了交火问题之外,最让莫迪政府担忧的还有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这将直接击溃印度对巴铁的优势。
首先是水源问题。4月下旬克什米尔地区爆发恐袭事件后,印方不由分说的指认巴基斯坦是幕后黑手,边境小规模交火后就威胁切断对巴基斯坦的水源,并开闸放水导致巴铁境内多个地区承受人为洪涝,农业和平民财产损失严重。对此,国际问题学者高志凯表示,印度这种行为已经可以被视为战争罪,他建议中国牵头和印巴两国达成协议,任何国家不得用切断水源的方式进行威胁,否则上游第三方国家有义务进行对等处理。虽然印度是巴基斯坦的上游国家,但中国却是印度的上游国家,这意味着印度利用水源对巴铁“卡脖子”的优势彻底失效。
其次是外交领域。在此次印巴交火事件爆发后,美国虽然象征性的提供了一些炮弹,但实际上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拱火,特朗普态度冷淡的表示印巴双方会处理好分歧;俄罗斯、法国、英国均以沉默回应,甚至联合国都一反常态的没有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只有中国下场斡旋。考虑到中巴之间的关系,莫迪算是看透了国际社会对待印度的立场,这意味着如果未来还有冲突发生,失去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印度单独面对有中国支持的巴铁胜算太小。
最后是武器装备。此次印巴交火期间,印度损失6架战机,其中4架是四代半的法国阵风,此外无人机也损失553架;而反观巴基斯坦战机零损失,无人机损失仅有78架。这也是为交火战损图公布后印度网友集体破防的原因,数据简直辣眼睛。
而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够打出这样的操作,主要是中国装备起到的决定性效果,例如:歼10C、枭龙、霹雳-15E远程空空导弹、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等等。双方虽然宣布撤军,但莫迪担忧巴基斯坦会趁热打铁和中国达成更多的军售协议,这让印度的处境愈发被动,甚至会直接改写南亚局势。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开始将矛头对准中国。据俄卫星社消息,5月21日当天,来自印度四个邦的政府代表以所谓的“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为由组团窜台,试图和台湾地区在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进行合作。然而然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部事务,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理由与岛内进行官方层面的接触。印度作为中国邻邦、联合国成员之一,应该非常清楚中国的立场,但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商业范畴,是对中国严重的政治挑衅。
除了窜台之外,莫迪政府还加速对外界宣传“朱砂痣行动”的情况。早在5月13日,印方就对70个国家的外交人员通报了该行动的“成功”,但印度的实际战损情况是瞒不住的,不论是反对党领袖的指责还是西方媒体的唏嘘报道,都让莫迪脸色十分难看。所以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加强对外界宣扬印度在此次交火事件中的成功。
事实上,印度官方根本就没有通报过自身的损失,反而还指责中国境内大肆报道“印度战机被巴方击落”是虚假消息,还在X社交平台上屏蔽了新华社、环球时报等国际新闻机构。日前,莫迪政府再次派遣7支外交宣讲团,前往欧盟、印尼、马来西亚等32个国家通报“朱砂痣行动”中印度“胜利”的详细情况,并非为此准备了多达150页的“真实资料”。
不得不说,印度的脑洞真的让人搞不懂,但这也恰恰说明了莫迪政府的处境不容乐观,他太需要一场“胜利”了,以至于要用宣传虚假的地步来糊弄民众,这样的领导人又如何能够带领印度成为真正的大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