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车英赫
本月5日,朝方口头通知国外相关方,。在得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我就同一位因为原本要赴展而损失惨重的朋友说,这次展会大概仍然会举行,只不过是一届没有外国商人参加的国际展会。
今天一早,@林海老就发了朝中社的新闻截图到群里,第23届平壤春季国际商品展览会开幕。朝中社称,本届展览以“为了共同发展繁荣”为主题,展出了包括开城高丽人参贸易会社、富强制药会社、松岛鞋业经济合作会社、松涛园综合食材厂等在内的朝鲜企业和俄罗斯、中国、缅甸、蒙古、孟加拉国、泰国的110多家企业和公司引进的先进科技生产的电子、建材、医学、轻工、食品日用等优秀产品。
打开朝中社公布的照片,果如我所料,展览会虽然“如期”举行,但一个外国企业和商人都没有。因此,朝方此前通知外国参展商“取消”,也不能说是欺骗。
对比过去几次的开幕式照片就可以看到,此次展会并没有什么外国商人企业家参加。再看展会内部,更能说明一些问题。
这是新华网记者拍摄的于2012年举办的第8届平壤国际商品展览会的内景,尽管图片近乎包浆,但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中国企业的展位,并由此凸显了展览会的“国际化”。然而这次则完全不同,从朝中社这次公布的图片来看,展位清一色由朝鲜会社占据。
在这张图中可以看出,朝鲜已经提供家具个性化定制的服务了。
而零星出现的两位外国人,也应该是俄罗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或家属,且是作为参观者出现,而不是参展商人。
那么,既然朝鲜说“没有准备好”,为何仍然如期举行?从这次展览会上,我们可以对当前朝鲜的政策倾向窥得一二。
首先,从宏观角度而言,朝鲜确实“没有准备好”。当前,仍属于八大提出的五年计划阶段,而该计划的主题是“整饬”国内经济。因此,朝鲜这五年来尽管还在积极引进外部技术和产品,但基本排斥了国外企业在朝国内的经济活动。根据金正恩的思路,要在这几年内通过统一集中的经济管理方式整顿经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现在国内经济还没有整饬整顿完毕,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尚未最终敲定,并不方便邀请国外企业重返朝鲜。从上图中我们也能看到,尽管仍有国外商品参展,但实际上均由朝鲜国内会社扮演代理商的角色。管中窥豹,基本就能了解到现在朝鲜的对外经济活动态度和模式。
其次,从意识形态安全角度看,朝鲜也确实“没有准备好”。八大以来,朝鲜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国内意识形态的管控。在劳动党看来,过去多年在经济领域的放开,已经使得国内尤其是年轻人的意识形态受到了外部的“污染”,甚至影响国家安全稳定。近几年来,朝鲜陆续推出,并严惩了一些说韩语、看韩剧的人。即便是到了后疫情时代,朝鲜仍坚持封闭国境,其目的之一便是为了尽可能排除外部对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朝鲜对于大规模放开旅游、境外企业赴朝活动等均持反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