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特朗普还是“不长记性”,中国就只能奉陪到底了

2025年04月12日17:20:15 国际 5700

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特朗普挥舞着关税大棒,试图通过“极限施压”遏制中国的崛起。

然而,七年过去了,这场所谓的“经济对决”不仅没有击垮中国经济,反而让中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了更加稳固的地位。

既然特朗普还是“不长记性”,中国就只能奉陪到底了 - 天天要闻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6.16万亿美元,比2018年的4.62万亿美元增长了三分之一;贸易顺差更是从3500亿美元飙升到一万亿美元,增幅接近两倍。

反观美国,贸易逆差却从2018年的8000亿美元扩大到2024年的1.2万亿美元。特朗普的贸易战,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闹剧。

【贸易战的账单:谁赢了?】

乍看之下,特朗普似乎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2018年的4200亿美元下降到2024年的3600亿美元,降幅600亿美元。

然而,这不过是数字游戏罢了。事实上,美国并未因此减少整体贸易赤字,而是将原本针对中国的进口需求转移到了其他经济体,包括东盟和墨西哥。

2018年,美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只有1000亿美元,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激增到2200亿美元。

同样,美国对墨西哥的贸易逆差也从2018年的800亿美元翻倍暴涨到2024年的1700亿美元。

既然特朗普还是“不长记性”,中国就只能奉陪到底了 - 天天要闻

换句话说,中国商品只是把贴上了“越南制造”或“墨西哥制造”的标签,却无法改变美国人依赖廉价进口商品的事实。

与此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不降反升,充分证明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不可替代性。即便特朗普对中国加征高达54%、74%甚至104%的关税,中国企业依然能够通过转口贸易、海外建厂等方式规避冲击。

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恰恰体现了中国在应对复杂国际环境时的战略智慧。

【贸易战的真实代价:美国消费者买单】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是为了保护本土制造业,但实际上,它最大的受害者却是普通美国消费者。

由于大部分被加征关税的商品属于消费电子、家电、家具等日常必需品,这些商品的价格不可避免地上涨,从而推高了美国的生活成本。

2021年开始,美国通胀率一路攀升,在2022年6月一度高达9%,虽然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疫情后的经济刺激政策,但贸易战带来的关税传导效应显然也是重要推手。

既然特朗普还是“不长记性”,中国就只能奉陪到底了 - 天天要闻

此外,特朗普的“去全球化”策略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问题。截至2024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降至10.25%,比2018年的11.35%还要低一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贸易摩擦六年后,美国制造业不仅没有复兴,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与此同时,美国国债总额从2018年的21万亿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36万亿美元,利息成本占gdp的比重从1.6%上升至3.1%。

这一切都表明,特朗普的贸易战不仅未能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进一步稀释了美元信用和美国霸权地位。

【中国的底气:从被动应战到主动布局】

如果说2018年的贸易战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那么今天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战略定力。

回顾过去七年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如何一步步化危为机:

首先是贸易结构优化,2018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比接近20%。而到2024年已降至15%以下。

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盟、东盟和墨西哥的贸易顺差大幅增长。

例如,2018年中国对东盟的顺差只有524亿美元,而2024年已飙升超过190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成功实现了市场多元化,不再过度依赖单一国家。

再就是国产化替代加速。经过七年的技术攻关,中国在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芯片为例,尽管美国不断升级对华科技封锁,但中国芯片自给率已从2018年的不足15%提升至2024年的30%以上。

这种国产化替代不仅降低了对美国的技术依赖,还倒逼中国企业加快创新步伐。

既然特朗普还是“不长记性”,中国就只能奉陪到底了 - 天天要闻

面对特朗普的“去全球化”政策,中国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东南亚、非洲和拉美正成为全球制造业和消费的新热点地区。

例如,2024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这种多边主义合作模式不仅帮助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围堵,还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语:打铁还需自身硬】

纵观经济史不难发现,贸易战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大国综合实力的较量。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表面上咄咄逼人,但其本质仍是对美国深层次矛盾的一种遮掩。从制造业“空心化”到债务高企,再到贫富分化加剧,这些问题并非中国造成的,也无法通过贸易战解决。

对于中国而言,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保持定力,专注于自身的发展。

正如一句老话所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只要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开放力度,就一定能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苏里南诞生首位女总统,曾用五字定义对华态度 - 天天要闻

苏里南诞生首位女总统,曾用五字定义对华态度

据新华社报道,苏里南国民议会6日选举民族民主党领导人珍妮弗·西蒙斯为该国新一任总统。西蒙斯成为这个南美洲国家历史上首位女总统。西蒙斯现年71岁,此前担任苏里南国民议会议长。当地媒体称她的当选是该国一次“女性政治的突破”。苏里南宪法规定,总统任期5年,可以连任。苏里南总统由一院制议会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
澳大利亚“蘑菇杀手”或将面临终身监禁,谋杀对象竟奇迹生还 - 天天要闻

澳大利亚“蘑菇杀手”或将面临终身监禁,谋杀对象竟奇迹生还

7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最高法院陪审团一致裁定,50岁的埃琳·帕特森三项谋杀罪及一项谋杀未遂罪名成立。而她更广为澳大利亚人熟知的一个称号是“蘑菇杀手”。此案发生于2023年7月,艾琳与丈夫关系不睦,以宴请为名,用剧毒死帽菇入菜。她的丈夫缺席宴请,幸免于难。三名死者分别是埃琳丈夫的父亲、母亲和姨妈。她和丈夫西...
一个叫“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的组织,被联合国点名 - 天天要闻

一个叫“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的组织,被联合国点名

两周前,以色列和伊朗达成脆弱停火,结束冲突。随后以军方面宣布以军焦点“重回”加沙地带。目前,加沙新一轮停火谈判首日会谈无果而终。7日,巴勒斯坦知情人士透露,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6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新一轮间接谈判首日会谈无果而终。据悉,这一结果缘于以方谈判团队“未获得可达成协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韩国和日本征收25%的关税 - 天天要闻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韩国和日本征收25%的关税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致日本首相石破茂、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信件,宣布美国将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和韩国输美产品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表示,尽管美国与韩国和日本之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美国仍决定继续与两
第九届中俄博览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开幕 - 天天要闻

第九届中俄博览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开幕

第九届中俄博览会7日在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叶卡捷琳堡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以“中俄务实合作稳健前行”为主题,超过1500名俄罗斯政府和企业代表报名参加,185家公司搭建展位,300多家供应商和制造商参展。
官方首次披露,王自堂已被查 - 天天要闻

官方首次披露,王自堂已被查

编辑丨余晖河南《濮阳日报》消息,中国共产党濮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于7月4日举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濮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娄建广、王自堂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市委常委会之前作出的给予娄建广开除党籍、王自堂同志撤销党内职务的
这6省份,即将迎来执法检查组 - 天天要闻

这6省份,即将迎来执法检查组

撰文丨余晖据《新闻联播》消息,7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循环经济促进法执法检查组在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部署执法检查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丁仲礼、何维出席。当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循环经济促进法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采取赴地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