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明战”,华尔街迎来“暗战”,美国的麻烦还在后头

2025年04月11日16:20:53 国际 4181

美债收益率飙升,特朗普想要掀桌“化债”,中国偏不让

中美关税“明战”,华尔街迎来“暗战”,美国的麻烦还在后头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和中国打“关税战”,结果美债全盘遭了殃。

过去这几天里,全世界的目光,都被中美在关税问题上你来我往的博弈给吸引住了。不过,在全球投资者眼中,在关税之外,这一轮博弈里,有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点,那就是美国国债,尤其是十年期以上的国债。

在中美交手正酣的时候,美债市场传出了一个非常不寻常的信号——持有美债的大买家正在向市场抛售长债。受这一轮抛售行为影响,市场上十年期和三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摸到4.5%。

这里,首先得解释一个概念,就是美债收益率跟美债价格是呈反比的。美债收益率的计算逻辑,是债券价格下跌,此时入局购买收益更高,所以收益率就更高。反过来,债券价格上涨,收益率就会变低。

因为美债是不记名的,目前也没有外国实体出来“认领”究竟是谁在抛售美债。不过,市场的这种反应,显示投资者对美国未来发展不看好,这一点是板上钉钉的。

当然,对于特朗普来说,其实还有个更麻烦的事情——美债收益率暴跌,证明他“用低息债置换长期债”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了。

要说明这件事,首先得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特朗普对全世界发动这一轮关税战,究竟是为了什么。

中美关税“明战”,华尔街迎来“暗战”,美国的麻烦还在后头 - 天天要闻

要搞清楚这件事,就得回头看今年3月,华尔街疯转的那一份海湖庄园协议。这份协议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美国要在霸权坍塌之前,动用自己手头的所有金融、安全资源,逼迫全世界和美国达成一份“不平等协议”,塑造更有利于美国的一套经济和安全运作模式。而其中,一个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要让美国成功实现债务重组。通过威吓的手段,逼迫其他国家“认怂”,把手头的美债,尤其是长期债,从前几年的高息债置换成低息债。

过去几年,美国在美联储维持高息的情况下,接了一大堆债务。在本来就已经债台高筑的情况下,积累起来的巨额高息债很有可能成为压垮美国财政的最后一根稻草。而特朗普的目标,就是在挥动关税大棒殴打全世界之后,和每个“不敢招惹”美国的国家单独谈判,并提出两个要求——第一,在美国不点头的情况下,不能抛售美债;第二,美联储降息放水之后,要把手头的高息债券置换成低息债券。

这就是特朗普想出来的、空手套白狼的化债之法。

特朗普之前放话,说要第一个和日本谈判,就是这么个原因——因为日本如今是美国海外美债的最大买家,而且因为有美国驻军,是个好拿捏的软柿子。这也是为什么,越南找上门求和之后,特朗普的“国师”、白宫经贸顾问纳瓦罗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还不够”。

当然,这么做会摧毁美国在全球金融系统中的信用。但还是那句话,6月,美国的6.5万亿美债就要展期了,火烧眉毛了,特朗普也没工夫在意自己的吃相是不是太难看。

但是,如今,中美这一轮关税博弈下来,美债的收益率不减反增了。其他国家也并没有成功地被他的关税大棒威吓到,也就更不可能牺牲本国利益,配合美国那份离谱的“化债”方案。等到今年6月,6.5万亿美债展期的时候,它的高息,会成为压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上的巨大阴影。

美债收益率触及4.5的高点,证明中美这场赌上国运的经济博弈,中国已经赢了。全球投资人开始无视美国警告,在市场上抛售长期债,这一点也证明,对于美国接下来要面对的麻烦,全世界心里都各自有本明白账。特朗普既然想要赌,就得有愿赌服输的觉悟。

中美关税“明战”,华尔街迎来“暗战”,美国的麻烦还在后头 - 天天要闻

当然,考虑到距离6月还有一段时间,未来,不排除美国更卖力“作妖”的可能性。不过,最猛烈的攻势我们已经挡下,接下来,美国就算有心“瞎折腾”,恐怕也没有那个能力了。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 天天要闻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被不起诉人的住所地和违法行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实行政处罚?日前,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检察院通过向异地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并以办案为契机,实现湘黔四地联动会签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协作机制,为一起跨区域涉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已为1263名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家里配备了护理床、制氧机以及床头“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都会连接到市级智慧养老数据聚合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 天天要闻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2021年,贵州一男子凭借一手独特的养牛方法,养殖一头牛他就能净赚一万多元,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创立了一套以养牛为主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他的年收入高达700多万元,那么他的这套养牛方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 天天要闻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铁路拉林线开通之际,我便投身到这条线路的工作当中,能够深度参与拉林铁路的运营,这份荣耀始终在我心间熠熠生辉。”4月1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青藏铁路集团公司,于拉林铁路共同开启“坐着高铁看中国·寻访藏家桃花源”主题采访活动。身为青藏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 天天要闻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记忆中的黄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温室在烈日下泛着银光,这片曾在戈壁荒滩种出圣女果而闻名的“戈壁田园”,如今,能让土壤要求极高的蓝莓也在此扎根,上演着现代农业最震撼的逆袭剧本。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闻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过大货车时发现,司机王某已从驾驶室爬出,坐在车门上。由于腿部受伤,加上气温低,王某全身发抖,一时无法自行脱困。于是,民警用身体靠着车身,并提出让司机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