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一次备受关注的通话。特朗普当时对外声称:这次对话“非常好且富有成效”。这种表态让外界一度以为俄乌冲突的停火即将迎来突破性进展。
然而,仅仅半个月后,特朗普就发现自己被耍了。
【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石油加征“二级关税”】
日前,普京发表讲话时表示,乌克兰现政府因未能举行选举而缺乏合法性,因此俄罗斯“不知道该与乌克兰的谁签署停火协议”。更具冲击力的是,普京甚至提议在联合国监督下,由美、欧、俄等国联合在乌克兰设立“临时管理机构”,为未来的选举铺路。
这一表态直接颠覆了特朗普对俄乌停火进程的乐观预期。原本他以为通过直接对话能够让普京在俄乌谈判上松口,甚至可能借此促成一次外交胜利,为自己的政治成绩单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普京如今却反手甩出一个“合法性”议题,把整个谈判逻辑彻底翻转:既然乌克兰政府不合法,那何谈与其停火?
普京的这一手实际上是彻头彻尾的“阳谋”——他并没有直接拒绝谈判,而是巧妙地将停火的决定权推向了一个无法达成共识的“法律问题”上,让谈判陷入僵局的同时,也让特朗普在外交上陷入被动。
意识到被耍的特朗普,在接受nbc采访时罕见地对普京“开炮”。特朗普表示普京的发言令他感到“生气和愤怒”,指责普京“故意破坏和平进程”,并放出狠话威胁俄罗斯,称如果俄乌在一个月内没有停火,美国将对所有俄罗斯石油征收25%至50%的二级关税,并表示这些关税将很快生效。
显而易见,特朗普已经到了恼羞成怒的地步,意图通过这种极端的经济施压手段,来逼迫普京让步。
【普京认为泽连斯基政府不具有合法性】
特朗普深知,俄罗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能源出口,尤其是石油。虽然在过去几年间,欧美国家已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实施了多项制裁,但美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二级制裁一直未能全面落地。如果特朗普兑现威胁,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无疑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不过,特朗普的这一招是否有效,还需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首先,在欧洲各国近几年的围追堵截中,俄罗斯早已加强了与中国、印度等国的能源合作,美国的制裁难以对其形成真正的封锁。其次,普京政府历来对外部压力表现出极强的抗压能力,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未必能真正迫使他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
从普京的角度来看,他并不急于与乌克兰停火,尤其是在战场形势对俄方有利的情况下。普京很清楚,目前乌克兰的战场压力巨大,而西方的援助逐渐出现疲态,他完全可以继续以“乌克兰政府非法”为由,拖延谈判进程,进一步压缩乌克兰的战略空间。
但另一方面,普京也不会完全无视特朗普的威胁。虽然俄罗斯目前与中国、印度等国的能源合作稳定,但美国的经济制裁如果升级,仍可能对俄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普京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采取某种灵活手段,例如释放部分外交善意,以避免激化局势。
【俄军在俄乌战场上占据主动权】
从现实角度来看,特朗普的“最后通牒”难以真正改变俄乌冲突的走向。一方面,特朗普并不愿与俄罗斯彻底翻脸,因为一旦如此,俄乌停火将变得遥不可及,他竞选时的承诺也将沦为空谈,这无疑会损害其个人信誉;另一方面,俄军在战场上仍占据火力优势,乌克兰短期内翻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重要的是,俄乌冲突的本质并非单纯的经济施压所能左右,而是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俄罗斯不会因外部压力轻易让步,而乌克兰政府同样不可能接受外部强加的“临时管理机构”。在这样的博弈格局下,特朗普的威胁更像是一种政治表态,而非真正能够左右战局的决定性手段。
此次事件再次说明,特朗普在外交舞台上仍然难以真正“驾驭”普京。尽管他试图通过个人外交手段,以及其与普京之间所谓的“深厚情谊”来促成俄乌停火,但普京的策略显然更加老练,将特朗普的期待轻松化解。
可以预见,特朗普与普京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