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2025年03月14日12:13:03 国际 1700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俄罗斯要自己造高铁了。

根据俄媒报道:莫斯科高铁建设厂已启动,计划2027年高铁下线测试,2028年通车。

这条高铁的路线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全长600公里;高铁的最高时速高达到400公里;总投资180亿美元。

但这事最让人惊讶的不是这些数字,而是他们拒绝了全球高铁技术最成熟的中国,硬要搞"全俄制造"。

要知道,如今的俄罗斯就连靠谱的民航客机都很难造不出来,现在居然要挑战高铁?这到底是一次技术突围的豪赌,还是注定翻车的面子工程?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说起俄罗斯人对高铁的执念,得从十八年前说起。

2007年他们第一次提出高铁计划时,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还有中国的企业都带着方案上门,结果被俄罗斯人开出的条件吓退,不仅要全套技术转让,还得在本地建厂生产。

意思就是:技术留下,你们人走,这不拿着外国企业当“大冤种”玩,这些外国企业当然也不傻,纷纷退出了,没有办法俄罗斯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自己国内企业。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相继对俄罗斯进行科技制裁,直接卡住了铁路系统的脖子,德国西门子撤资导致机车零件断供,俄罗斯三分之一的货运列车直接趴窝。

这时候普京才意识到,别说高铁了,连普通铁路都不能依赖外国技术。

于是2024年3月,俄罗斯铁路公司突然宣布: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高铁项目正式启动,完全由本土企业锡纳拉集团操盘,关键技术必须国产化,预计2027年上线。

但现实比理想骨感得多。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在铁路领域确实有绝活,比如零下50度不结冰的耐寒铁轨,载重2万吨还能跑的重载列车,可这些跟高铁完全是两码事。

高铁需要的精密控制系统、牵引电机、信号设备,俄罗斯连实验室样品都没拿出来过。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负责高铁项目的工程师私下透露,光列车控制系统的研发就卡了八个月,最后是拿着法国阿尔斯通的旧图纸反向破解,才勉强拼出个能用的版本。

轨道用的特种钢材也是问题,原本计划从德国进口的合金配方,现在全靠乌拉尔地区的钢铁厂自己试错,报废的钢锭堆满了三个仓库。

其中最要命的是还得是资金压力:修建的这条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高铁预计179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全年GDP的1%,如今俄乌战场斗争的比较激烈,这笔钱对于俄罗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笔钱要是花在军事上,够造20艘核潜艇了。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可为什么俄罗斯明明知道自己的短板也要冒险“豪赌”,就这样也不找中国合作?

要知道中国的高铁技术可以说是世界“一流”水平,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也有着无数的人才,再加上中俄的关系一直都很好,按理来说,只要普京寻求中方,中国是不会拒绝的。

这里头其实藏着他们的小算盘。表面上说是为了技术安全,怕高铁系统被植入"数字后门",实际上是想保住自家工业的命根子。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制造业像漏气的皮球越缩越小,除了军工和能源,能拿出手的产业屈指可数。

要是连高铁都让外国公司包圆了,本土的机械厂、电子厂估计全得关门。所以这次政府下了死命令:高铁项目必须带动150家本土企业,从螺丝钉到控制芯片全得国产。

说白了,俄罗斯既想要面子,又不敢相信任何人,还想为自己国家提供岗位,这“既要又要”,想法倒是不少。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不过中俄关系可没因为高铁闹僵。就在莫斯科宣布自主造高铁的同一个月,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正昼夜不停往中国输气。

按照协议,到2027年俄罗斯每年要给中国送4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数字比整个法国的年用量还多。

两国在远东合建的铁路桥已经通车,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也在扩建,明摆着要打造避开美国封锁的物流通道。

这种"你买我的能源,我搞我的技术"的模式,倒让双方都找到了舒服的相处方式。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但是俄罗斯的这次真的能“豪赌”成功吗?

说起来在俄罗斯的自主创新史简直就是部打脸合集。

2016年说要造大飞机取代波音空客,结果图纸改了八遍,试飞日期从2020年拖到2028年。海军2015年宣布要建六艘航母,现在连个模型都没见着。

最离谱的是1995年立项的"安加拉"运载火箭,熬走了三任航天局长,发射成功率还不到50%。

这些前车之鉴让人不得不怀疑:高铁项目会不会又是下一个"国家PPT"?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但从这次来看俄罗斯似乎“信心满满”,好像真下了血本。

锡纳拉集团把全国顶尖的机械专家都集中到叶卡捷琳堡,还从核潜艇研究所挖来团队攻关控制系统。

他们在高铁线路上搞了个"分段突击"策略先集中力量攻克莫斯科到特维尔州的150公里示范段,等跑通了再全线铺开。

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搞法,倒是和当年中国高铁"引进消化吸收"的路子有几分相似。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经济效益账也算得门清。按官方说法,高铁开通后每年能多运3000万吨货物,客运量增加35%,还能在沿线带火旅游业。

可普通俄罗斯老百姓更关心实际问题:票价定多少?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2.5小时的车程,价格定了8905卢布,相当于人民币750块钱,这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不便宜的。

如今,国际一些所谓的观察家们都在等着看俄罗斯的笑话。

德国铁路专家汉斯在行业论坛上吐槽:"俄罗斯人以为高铁就是快点的火车,实际上整个系统比航天飞机还复杂。"

这话虽然刻薄,但点出了关键:高铁不是单个技术的突破,而是精密制造、系统工程、运营管理的全面考验。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中国能成功是因为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而俄罗斯现在连高铁轴承都要从零开始研发,这就属于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说到底,俄罗斯这波操作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战略必须。

西方制裁把退路都堵死了,中国技术再好也不敢用,心里藏着顾虑。

自己咬牙研发虽然痛苦,但至少能把命运攥在手心。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等到2027年首列原型车下线的时候,估计全球铁路界都得搬小板凳围观。

要是真能顺利跑起来,俄罗斯这场“豪赌”算是不亏;要是再放鸽子,普京的面子恐怕要摔在地上捡不起来。

至于最后的答案是什么,谁也预知不了,只能交给时间。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资料:

俄罗斯2028年高铁计划出炉,拒绝用中国技术,要搞“全俄制造”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中缅边境畹町海关畅通缅甸圣德龙芒果进境“快车道” - 天天要闻

中缅边境畹町海关畅通缅甸圣德龙芒果进境“快车道”

中新网瑞丽5月9日电 (赵吕媛)正值缅甸圣德龙芒果成熟上市的季节。近日,位于中缅边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畹町口岸一片繁忙,装载芒果的货车纷至沓来,在畹町海关快速通关后,新鲜的芒果在长合水果交易市场分拣,随后发往昆明、成都、重庆等各大城市。海关工作人员正在查验芒果。畹町海关供图 圣德龙芒果被誉...
【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 - 天天要闻

【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5〕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困境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生存、发展、安全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同时在公共服务供给、心理健康关爱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为进...
中俄就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 天天要闻

中俄就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5月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围绕落实中俄升级版投保协定、加强经贸投资合作、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王文涛表示,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化
从“日不落”到“朝不保夕” - 天天要闻

从“日不落”到“朝不保夕”

5月8日,英国首相斯塔默以高调张扬的姿态对外宣称,英国与美国已在关税贸易协议的具体条款上达成共识。从协议内容来看,似乎是对英国有利:美国取消了针对英国钢铁和铝产品所征收的25%关税,将英国向美国出口的大多数汽车的关税税率从原本的27.5%大
昔日盟友反目,欧盟公布对美反制清单 - 天天要闻

昔日盟友反目,欧盟公布对美反制清单

谈不拢就动手,现在欧盟的态度简单明了。当地时间5月8日,欧盟公布对美关税反制清单,包含美国输入欧洲的民用飞机、汽车、医疗器械以及农产品、酒类产品等,此前从反制清单中剔除的美国输入欧洲的波本威士忌等酒类产品也再次“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