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科斯掀桌子?出动7000人逮捕杜特尔特,菲政坛暗战全面升级。
据中新网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2025年3月10日报道,日前,国际刑警组织对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发出红色通缉令,菲国内的警察等部门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而杜特尔特父女近期的中国之行,又为这一风波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我们将围绕这场政坛较量,梳理核心背景与关键点,分析其背后的深层逻辑。
icc调查与小马科斯的选择
杜特尔特执政期间,以铁腕手段发起的“反毒战争”曾一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行动中,菲律宾警方的强力执法导致数千人死亡。据统计,官方报告显示死亡人数在6000至7000人之间,但国际人权组织推测,这一数字可能高达1.2万人。因涉嫌“反人类罪行”,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展开调查。然而,2019年杜特尔特政府退出了《罗马规约》,阻断icc的司法管辖权。
尽管如此,icc于近期传出已签发逮捕令,请求菲律宾配合。面对这一敏感局势,小马科斯政府的态度备受关注。据菲律宾《马尼拉时报》报道,菲律宾国家警察(pnp)已被要求动员7000人准备执行逮捕。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舆论热潮。如果小马科斯配合icc,这不仅关乎对国际社会的态度,更可能对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影响力造成重大打击。
杜特尔特父女奔赴中国的真实意图
在icc传闻甚嚣尘上的同时,杜特尔特父女的动向也成为焦点。据港媒报道,杜特尔特与女儿、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于3月7日抵达中国香港,并在3月9日现身湾仔,为所属政党的参议员候选人拉票。活动现场聚集数千名支持者,显示出杜特尔特家族在海外菲律宾劳工群体中的强大号召力。
这一行程引发外界诸多猜测。有分析认为,杜特尔特选择此时赴中,可能是为了规避icc的调查压力,甚至有外逃的嫌疑。然而,杜特尔特在集会中公开否认这一猜测,声称其离任后的一切行为“问心无愧”。此外,这次赴中也可能是出于选举动员的考量,毕竟菲律宾海外劳工历来是重要的票仓。据统计,仅在香港就有约20万菲律宾劳工,这些人不仅是海外汇款的重要来源,也是选举中的关键选民群体。
同时,不得不提的是,杜特尔特与中国的关系一向密切。他在任期内曾多次推进中菲合作,特别是在南海争端上采取了较温和的立场。此番中国之行,或许也隐含着寻求国际支持之意。
两大家族的政治博弈
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之间的矛盾,随着中期选举的临近逐渐白热化。当前,杜特尔特家族在民意支持率上占据优势。据民调机构wr wrn的数据显示,莎拉·杜特尔特的支持率高达29%。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反毒战争”相关争议依旧,但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影响力并未因icc调查而受削弱。
相比之下,小马科斯则面临多重挑战。虽然其执政以来在经济复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家族历史曾留下的争议性问题,令其面临较大的舆论压力。与此同时,icc调查的敏感性让小马科斯陷入两难。有分析指出,小马科斯如果配合icc行动,可能会动摇杜特尔特家族的核心支持者,但也可能因此拉拢国际社会的好感,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权议题上展示姿态。
icc、选举与菲律宾的未来
icc对杜特尔特的调查进一步揭示了菲律宾在主权与国际法之间的矛盾。虽然菲律宾已退出《罗马规约》,但icc称对杜特尔特“反毒战争”时期的案件仍有司法权。菲律宾国内对此的态度分化明显:支持者认为icc的涉入是捍卫人权的重要步骤,而反对者则将其视为对菲律宾主权的干涉。
更为重要的是,这场风波发生在中期选举前夕,其影响远超法律层面。两大家族的对抗不仅关乎选举结果,更可能影响菲律宾未来的政治走向。杜特尔特家族凭借稳固的民意基础,仍是政坛的重要力量;而小马科斯则希望通过稳住选举态势,继续巩固其执政地位。
一场未完的风暴
小马科斯是否会签署逮捕令?杜特尔特父女是否已提前布局?这场围绕icc调查展开的政治风暴,牵扯的不仅是两大家族的权力博弈,更是菲律宾国内外政治格局的深层变革。随着选举临近,这场斗争仍将持续升级。无论结果如何,其对菲律宾政坛的长期影响已然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