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对中国不再傲慢,欧盟主席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2025年03月03日19:40:20 国际 9715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段时间,已经不复之前的活跃,在对华关系、美欧同盟等方向表现得异常低调。任谁都能看得出来,欧盟正在调整外交风向,作为内部亲美派的典型代表,冯德莱恩的存在感也就大大削弱了。

自从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公然背弃欧洲,施压乌克兰开启和谈,对欧盟推出关税政策后,美欧战略互动就显得消停了不少。

冯德莱恩对中国不再傲慢,欧盟主席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 天天要闻【冯德莱恩近期在对华、对美关系上分外低调】

被特朗普挤兑到如此地步,冯德莱恩本来应该出面,姿态强硬地维护欧洲利益。可即便特朗普这段时间的作为,已经无限接近欧盟心理承受的极限,她也只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官话,除此再无更多表示。

我们还能看到,去年底到年初这几个月,冯德莱恩在欧盟对华外交上的存在感持续走低,就是出来说些场面话,也不继续推销那套“去风险化”论调了。她的对华姿态,早已经没了往日的傲慢。

这一幕让不少欧洲媒体都显得无比感慨,毕竟当初美国拜登政府处心积虑要和中国开展“战略竞争”时,冯德莱恩响应得最为积极,结果这才过去半年,又是另一番光景。

去年7月,冯德莱恩每每谈及中国,总是会采用很有攻击性的措辞,一副要搞大中欧经贸争端,让欧盟对华三重定位完全失衡的架势。

冯德莱恩对中国不再傲慢,欧盟主席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 天天要闻【欧盟近期的对华口风出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而且那时候她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已经是板上钉钉,新的高层班子大部分也是对华鹰派,结果谁都没料到,美国大选的结果会打乱冯德莱恩的计划。

美欧关系出现变数之后,冯德莱恩选择改口,强调欧盟打算深化欧洲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准备放大欧盟与中国是“合作伙伴”的这层定义。

虽然我们都知道,欧盟将中国认定为“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从定位上就已经自相矛盾,具体做法更是有自欺欺人的嫌疑。但他们也只有这样,才能在27个成员国内部达成最大公约数,也可以在风向变化的时候,根据实际需求改变口风,保持所谓的灵活性。

然而跳出欧洲的立场后,大家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欧盟自诩的灵活性,恰恰是缺乏原则的体现。因此我们也能看到,欧盟对华“三重定位”,平衡结构相对脆弱,即便中欧经贸的基本盘再怎么扎实,欧盟的内外政策,依旧要跟着美欧关系的风向摇摆。

冯德莱恩对中国不再傲慢,欧盟主席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 天天要闻【拜登任期内,冯德莱恩存在感非常高】

何况在对华关系上,欧盟这么多成员国不总是立场一致,大部分国家,既对内部的反华情绪持保留意见,但也不想和这种风向做对,之前的对华关税内部票型就很能说明问题,弃权票的占比是最高的。

拜登政府任期内,美欧关系得到修复,欧洲在各个方面不遗余力地配合美国,既要围堵俄罗斯,又要持续对中国施压,于是冯德莱恩这种对美迎合、对华强硬的政客,就十分吃香。我们也能看到,美欧关系最热络的那段时间,冯德莱恩的存在感不可谓不高。

然而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已经不再将自己定义为欧洲的可靠盟友,对美欧同盟嗤之以鼻,觉得欧盟占了美国太多便宜,是时候该算算账了。这时候中欧关系,就成了欧盟在地缘战略上的重要支柱。

于是冯德莱恩频频鼓吹的那套鹰派说辞,以及美欧亲善的论调,纷纷失去了用武之地。

冯德莱恩对中国不再傲慢,欧盟主席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 天天要闻【特朗普背弃乌克兰和欧洲盟友,欧盟现在很不安】

尽管作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刻处于欧盟内政外交的权力中心,还谈不上被边缘化。只是考虑到她的言行立场,以及欧盟在中美之间的尴尬现状,冯德莱恩既不适合与美国特朗普政府接触,与中国互动,也有可能是“事倍功半”。

所以还不如把她安排到其他的地方,免得节外生枝。虽然冯德莱恩确实还是欧盟委员会主席没错,中欧之间礼节性的外交依然需要她出来走个过场,只是并非讨论中欧合作的最合适人选。

眼下中欧峰会进入了紧张的筹备期,冯德莱恩保持低调,不出来添乱,也算她自己终于有了点“自知之明”了。

总体来说,在俄乌、关税问题上,欧盟与美国特朗普政府都意见相左,接下来的美欧关系,免不了一番波折。

冯德莱恩对中国不再傲慢,欧盟主席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 天天要闻【这种时候炒作“去风险化”,只会让欧盟陷入更大的风险】

当欧盟意识到,一味地让步完全满足不了特朗普的狮子大开口后,就要开始考虑针锋相对了。在这种紧要关头,继续与中国交恶,并不符合欧盟的核心利益。

在这种大背景下,冯德莱恩身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又是欧洲内部亲美派的代表人物,她只需要做两件事,首先,就是对中欧关系改口,其次,就是释放出愿意与中国深化合作的信号,办完之后,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她操心了,欧盟那边自然能找其他人来与中国接触。

现在的趋势一目了然,要讨论中欧务实合作的话,对华过于强硬的冯德莱恩,不是最理想的人选,暂时退居二线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我们也不要忘记,也许哪天美欧关系再次迎来逆转,那么像冯德莱恩这样的亲美派,又会再次“粉墨登场”。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深观察丨“新关税政策带来的痛苦会是上一次的50倍” - 天天要闻

深观察丨“新关税政策带来的痛苦会是上一次的50倍”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连日来,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洛杉矶、纽约、丹佛、芝加哥和费城等多地民众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反对美国政府的多项政策。抗议民众表示,美国政府推出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实施仅一个月,便给美国社会带来巨大冲击。
吉林一女官员被查!当过扫黑办主任,她曾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 天天要闻

吉林一女官员被查!当过扫黑办主任,她曾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吉林省长春市纪委监委近日通报,长春市双阳区委政法委原常务副书记王芙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长春市双阳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信息显示,王芙芗,女,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12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王芙芗到双阳区委政法委工作,曾任双阳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扫黑办主任等...
背后博弈揭秘! - 天天要闻

背后博弈揭秘!

运20背后博弈已经展开。运20去了贝鲁特,紧接着川普就像埃及施压,中美之间的博弈从幕后慢慢的走到了台前。运20此次行动的背后可以说是中东地缘博弈的开始。别看黎巴嫩虽小,却是连接叙利亚、地中海与伊朗的枢纽,毫不夸张的说其战略价值一点不亚于叙利
中央气象部门连发六预警,返程路上请您密切关注天气 - 天天要闻

中央气象部门连发六预警,返程路上请您密切关注天气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5月4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5月4日20时至5日20时,福建西部、江西东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地质
访美期间突然发病后,他赶忙回国 - 天天要闻

访美期间突然发病后,他赶忙回国

亚太日报驻墨尔本记者 张烁周六,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在感到明显由高血压引起的突发性胸痛后中断了对美国的访问,返回塞尔维亚。55 岁的武契奇周五在美国参加会议期间突然发病,他不顾美国医生的建议决定回国。武契奇的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在贝尔格莱德着陆后,武契奇立即被送进了贝尔格莱德医疗中心。入院数小时后...
外交部、国防部先后回应,喊话日本! - 天天要闻

外交部、国防部先后回应,喊话日本!

据外交部网站,2025年5月4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就日本右翼分子驾驶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向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横地晃提出严正交涉,敦促日方立即停止非法侵权活动,切实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方将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图源:外交部网站)同一天,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就日本民用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