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削弱公信力,民众缺乏安全感,美国人为何相信“深层政府”存在?

2025年02月13日07:30:20 国际 6288

美国彭博社2月5日文章,原题:阴谋论是如何在美国大行其道的   不少美国人相信,该国政坛之下暗流涌动——有一个秘密的“深层政府”(指由政府官僚、军工复合体、金融业、情报机构、宣传机器等组成的影子般的力量复合体,为保护其既得利益,“幕后控制国家”——编者注)操纵着种种事件,例如在美国的食物和水中下毒等。

猜忌并非毫无根据

民调数据显示,41%的美国人对“深层政府”的存在深信不疑,另有54%的美国人怀疑多名演员参与了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事件。

谎言削弱公信力,民众缺乏安全感,美国人为何相信“深层政府”存在? - 天天要闻

1963年11月22日,美国得克萨斯州,美国时任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前。(视觉中国)

他们的猜忌其实并非毫无根据,历史给了美国人诸多不信任政府的理由:入侵伊拉克的借口建立在谎言之上;大型制药公司的产品伤害人们的身体……

尽管美国主流媒体宣称阴谋论已大行其道,但仔细推敲数据和历史,就会发现并非所有言论都匪夷所思。实际上,人们的想法很多元化,从极端激进的阴谋论到对政府资本滥用权力的合理担忧。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深层政府”已经或企图控制世界,但这种论调的起源有史可稽。

《科学美国人》曾刊文称,美国科学家凯瑟琳·奥姆斯特德和情报专家西蒙·威尔梅茨认为,长期以来,政府的“不透明”令其深陷塔西佗陷阱(当掌握公权力的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什么,都会被认为是假话——编者注)。

奥姆斯特德透露称,美国中情局曾秘密策划暗杀他国领导人,有时甚至与黑手党合谋毒害普通民众;监狱囚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作政府实验对象,进行迷幻药和精神控制等实验;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在黑人男性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一项未经治疗的梅毒研究;还有“反恐战争”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暴行……

恐惧心理加剧担忧

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曾表示,偏执会将原本合理的担忧夸大其词,甚至脱离现实。

此前,对政府秘辛的披露往往来自著名调查记者,深受政治左派欢迎。而今,打击“深层政府”已成为右翼的一项工作,环境保护局和食品药品管理局员工等也被卷入其中。

布里斯托尔大学心理学家斯蒂芬·莱万多夫斯基说:“如果人们感到失控、恐惧或被抛弃,往往更容易受到阴谋论的影响。”

“再多的数据也无法提升人们的安全感。”莱万多夫斯基还表示,“人们总是认为你隐瞒了更多真相。”

在近日的参议院确认听证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负责人小罗伯特·肯尼迪针对美国民众的担忧,承诺政府将“彻底透明”。

希望政府更加透明

对于特朗普下令公布有关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事件的机密文件,人们感到好奇也是很自然的。阴谋论者倾向于将案件中被隐瞒的部分直接当成证据,证明中情局、黑手党等在肯尼迪遇刺案背后精心策划。尽管这可能不合逻辑,但无论多少数据都无法说服他们。即使是那些非阴谋论者,也很想知道哪些信息被保密以及为什么被保密。

美国人希望政府的运作更加透明,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药物和食品的成分信息,这并非不合理的诉求。社交媒体将人们推入一间“回音室”,让人们互相嘲笑彼此对假象幻影深信不疑或对现实威胁视而不见的行为。然而,我们的分歧其实并不像我们被引导相信的那样严重。(作者福莱姆,刘明译)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快来参赛!“2025山东省品牌建设知识竞赛”5月10日正式启动 - 天天要闻

快来参赛!“2025山东省品牌建设知识竞赛”5月10日正式启动

“2025山东省品牌建设知识竞赛”5月10日正式启动社会公众均可通过微信答题系统参赛在第九个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由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凤凰网山东频道等单位共同举办的“2025山东省品牌建设知识竞赛”,将于5月10日正式启动。本次赛事活动线上进行,届时社会公众均可通过手机...
深观察丨美国贸易逆差的两大真相 - 天天要闻

深观察丨美国贸易逆差的两大真相

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经济分析局和人口普查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国际贸易逆差较2月大增14%,达到创纪录的1405亿美元,远超外界预期。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截图3月贸易逆差爆表,是因为美国企业在美政府全面征收“对等关税”之前抓紧增加了商品进口。具体来看,3月进口总额飙升4.4%,达到4190亿美元;其中,货物商品进口...
民调破四成,李在明领跑 - 天天要闻

民调破四成,李在明领跑

文︱陆弃韩国大选的天平,正悄然倾斜。5月8日,韩联社援引四家民调机构联合发布的数据称,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以43%的支持率稳居第一。这位在2022年败选后未曾退场的“进步派顽将”,如今带着更强的政治筹码卷土重来,正将韩国政坛的保守阵线
特朗普暴怒,鲍威尔躺枪? - 天天要闻

特朗普暴怒,鲍威尔躺枪?

在美联储决定维持高利率政策的次日,特朗普毫不留情地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讽刺言论,称鲍威尔是“太迟先生”,是个“傻瓜”,“他什么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