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丨新年俗里的别样年味儿

2025年02月07日09:50:13 国际 1836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耿雪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浓浓的情感寄托。在岁月的长河中,春节习俗不断演变,既坚守传承着古老传统,也因时代发展衍生出全新风尚。

2025年,在科技与潮流的推动下,过年方式增添了许多新内容:线上拜年、旅游过年、观看贺岁电影、探秘博物馆……这些新兴过年方式在年轻一代中广受欢迎,为新春佳节增添了独特的活力与魅力,让传统年味“潮”起来。

文化观察丨新年俗里的别样年味儿 - 天天要闻

线上新春 数字年俗欢乐多

“以前是守着电视看春晚,现在是拿着手机看春晚,不仅方便,还能赢现金红包。今年除夕夜,全家一起答题、抽奖。虽说一顿操作下来,最后到手才两块五毛钱,但大家都特别开心。”回忆起当时的欢乐场景,市民周盛华仍历历在目。

往年春节,某平台推出的集五福活动常常能吸引数以亿计的用户参与,堪称全民热衷的新春盛事。今年,记者留意到,支付宝、抖音、百度等各大平台纷纷结合春节,推出集福、赢红包等活动。

“各大互联网平台围绕春节打造的各类新玩法,旨在借助特殊节点扩大传播效果。同时,这种数字新年俗也是对传统节日的一种传承。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让年轻人更加关注春节,赋予春节新的时代内涵。”我市文化文史专家许洪国表示。

如今,拜年方式不再局限于打电话、发信息。当除夕夜零点钟声敲响,相信很多人的手机会被各好友群里的“红包雨”刷屏,抢红包的到账提示音此起彼伏,成为春节期间独特的听觉符号。

传统红包是长辈与晚辈面对面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期许。而线上抢红包这一新年俗,彻底打破了传统红包发放的时空限制,发红包的人身份也更加多元。在家族群里,长辈精心准备的红包如同新春“彩蛋”,引发晚辈们热烈争抢。大家在群里或是调侃手气不佳,或是炫耀运气爆棚,欢声笑语中,家族成员间的情感纽带在互动中愈发紧密。在朋友群里,红包也会随时出现,无论相隔多远,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红包就能带着心意与祝福精准送达。

“除夕夜,我在各种群里抢了几十元红包,有的才几分钱,我也发了几个红包。发红包和抢红包都让我觉得很快乐,不在于金额多少,而在于互动带来的共鸣,也为新春佳节增添一份好彩头。”周盛华对记者说道。

文化体验 凝聚精神力量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兴起,春节期间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感受浓厚文化气息,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文化观察丨新年俗里的别样年味儿 - 天天要闻

“今年是首个‘非遗年’,趁着假期,我和几个同学特意相约到博物馆打卡。在这里,我们不仅欣赏了珍贵文物,观看了美轮美奂的琉璃展,体验了三星堆vr探索展,还亲手从石板上拓印了福字。那种被历史和文化浸润滋养的感觉太棒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展厅,来自淄博五中的高一学生章佳静说道。

文化观察丨新年俗里的别样年味儿 - 天天要闻

春节假期,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迎来大客流。

据了解,为满足市民游客的参观需求,我市35家公共文化场馆春节期间坚持开放,并以“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里过大年”为主题,策划开展了文创展、研学游、灯谜会等600余场活动。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让在文博场馆里过大年更具“迎新”的沉浸感与仪式感。

例如,市图书馆推出金蛇贺岁“阅”享新春“十二道年味”系列文化活动,市文化馆策划推出“巳合如意”文化馆里过大年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市博物馆推出“年俗文化营”研学实践活动等,让市民游客在浓浓的年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统计数据显示,正月初一到初七,该馆累计接待市民游客近14.9万人次,日均2.1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假期客流增长16%。其中,淄博市外游客占比89.6%,省外游客占比38%,文博场馆已成为人们旅行目的地的重要选择。

文化观察丨新年俗里的别样年味儿 - 天天要闻

在文博热的同时,与家人、朋友相约看一场贺岁电影,也成为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

“2025年春节档共有6部新片上映,既有知名ip续作,也有经典ip再现,可以说是一场‘ip大战’,电影总票房和总观影人次均创新高。”山东齐纳国际影城总经理助理李斌介绍道。春节假期,我市各齐纳影院很多场次座无虚席,甚至一票难求。其中,齐纳影城柳泉路银座店假日期间每日观影人数达4000人左右,大年初一的单日票房和假期总体观影人次均刷新纪录。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艺术形式,成为新年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旅游过年 新时代的“春运”

春节不再只是“回家的旅程”,而逐渐变成探索新景致、体验不同文化的“春游”。

文化观察丨新年俗里的别样年味儿 - 天天要闻

“今年春节前夕,来旅行社咨询的市民比往年有所增加。国内游方面,三亚、昆明、成都等热门旅游城市咨询量较大。出境游方面,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周边国家备受青睐。”山东国旅淄博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选择在春节期间走出家门,以旅行的方式开启新的一年,正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文化观察丨新年俗里的别样年味儿 - 天天要闻

红叶柿岩景区年味浓

每到春节,无论是热门旅行地还是同城短途旅游景点,都能感受到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春节氛围。今年作为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全国各景区都举办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涵盖看花灯、赏非遗、逛市集、品美食、游园会等,将中国年的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

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5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假期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等多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文化观察丨新年俗里的别样年味儿 - 天天要闻

春节期间,淄博市民在杭州灵隐寺游玩。

当数据“照进”现实,景区难免出现“人从众”的情况,影响游玩体验。有网友吐槽大年初一的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高兴的是我来了,不高兴的是大家都来了”。在西安,有网友晒出假期出游照片,配文“在大唐不夜城白天看表演,晚上看人头”。这样的情况在重庆、成都、上海等旅游业发达城市同样存在。

“为了带全家人放松一下,我们一家大年初二跟团去杭州、苏州游玩。一趟旅行下来,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孩子们也增长了见识,大家都很开心,但热门景区真的非常拥挤。印象最深的是在杭州灵隐寺,感觉不是自己在走,而是被人群推着走。”2月5日,刚刚结束行程的市民刘先生表示,明年会考虑错峰出行,或是选择一些较为小众的景点。

新年俗的出现,并非摒弃传统年俗,而是在时代发展浪潮下的创新与传承。它们以全新的形式,为春节这一古老节日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在未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持续变化,相信还会有更多新颖有趣的新年俗诞生,继续为人们带来欢乐与温暖。

明年春节,你打算怎么过呢?

文化观察丨新年俗里的别样年味儿 - 天天要闻

(文化观察约稿)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精准施策 进一步提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 天天要闻

精准施策 进一步提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领馆紧急提醒:近期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严防误入印度国境! - 天天要闻

中领馆紧急提醒:近期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严防误入印度国境!

9日,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发布通知,提醒旅尼中国公民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通知提到,近期,随着印巴局势趋紧,尼泊尔政府加强尼印边境安全检查。连日来,尼泊尔武装警察部队大幅增加边境巡逻,增设检查站,加大盘查力度,并同印度边防部队开展联合巡逻。印方亦在边境敏感地区加强管控和巡检。在此背景下,中国驻尼泊尔使馆...
顶压力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绕道也要去俄罗斯 - 天天要闻

顶压力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绕道也要去俄罗斯

武契奇访俄:巴尔干“火药桶”旁的地缘棋局与战略共舞“我答应过普京我会来,我没有对任何人隐瞒此事。”武契奇7日在红场接受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RTS)采访时表示。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钢铁洪流与尖端装备的轰鸣声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身影成为国
华人牛津博士讲述伦敦抓小偷惊险过程,感谢多方协助 - 天天要闻

华人牛津博士讲述伦敦抓小偷惊险过程,感谢多方协助

现代快报讯(记者 季雨)近日,一段华人牛津博士在伦敦地铁站智斗外国小偷的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吸引了数百万网友的关注,网友们纷纷为视频中的华人博士点赞,盛赞其勇敢无畏。5月9日,现代快报记者联系到了视频中的主人公——牛津大学华人博士邱思力,听他讲述了事件背后的过程。面对网友们的称赞,邱思力十分谦...
我驻尼泊尔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 - 天天要闻

我驻尼泊尔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

9日,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发布通知,提醒旅尼中国公民避免前往尼印边境地区。通知提到,近期,随着印巴局势趋紧,尼泊尔政府加强尼印边境安全检查。连日来,尼泊尔武装警察部队大幅增加边境巡逻,增设检查站,加大盘查力度,并同印度边防部队开展联合巡逻。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