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欧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继英国退出欧盟及欧元区后,德国也传出了可能退出的声音,这让欧盟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英国的脱欧源于其“疑欧”历史传统、与欧洲大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欧债危机等因素导致的利益冲突。而如今,德国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德国选择党(AfD)在其竞选纲领中主张德国脱离欧盟与欧元区,恢复本国货币,建立新的欧洲共同体。这一主张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从经济方面来看,在欧元区,德国经济高度依赖其他成员国,在许多决策上无法完全自主,如在处理与南欧国家的经济冲突时,德国常需在保持欧元稳定和捍卫自身经济利益间艰难抉择。从政治方面讲,德国选择党认为欧盟的扩张和一体化进程过度干预了德国主权,在移民、难民、气候政策等共同决策中,德国的民意和利益常被牺牲。
如果德国真的退出欧盟与欧元区,将产生巨大影响。在经济上,德国将退出欧盟单一市场,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需重新进行通关业务,而德国一半以上的贸易是与欧盟成员国进行的,这将大大增加成本。同时,放弃欧元引入本国货币也将对德国经济造成短期巨大压力,据科隆经济研究所预测,德国经济可能在五年内缩小5.6%。在政治上,德国是欧盟的核心成员国之一,其退出将严重冲击欧盟的政治格局,削弱欧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甚至可能引发其他成员国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加速欧盟的解体。
目前,德国选择党在民调中支持率较高,排在第二名,且德国大选即将在2025年举行,若该党上台,德国“脱欧”进程可能会被推动。但德国退出欧盟与欧元区并非易事,也存在诸多阻碍。德国众多企业与欧盟其他国家的企业有着紧密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联系,退出欧盟将对这些企业造成巨大冲击,这些企业的利益诉求会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此外,德国民众对于是否退出欧盟也存在不同意见,并非所有德国选择党的支持者都支持“脱欧”,其他政党的选民中也有部分人支持留在欧盟。
总之,尽管德国目前存在退出欧盟与欧元区的可能性,但最终结果还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欧盟若想避免德国“脱欧”以及进一步的分裂,需要进行深刻改革,平衡各成员国利益,给予成员国更多政策自主权,以缓解成员国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