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到访巴黎,马克龙出面欢迎,却因握手表情引发争议

2024年12月21日19:01:38 国际 7676

2024年12月7日,法国巴黎圣母院迎来了盛大的重新开放仪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然而,仪式上发生的一幕,却出乎所有人预料——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握手,瞬间成为媒体的焦点。

当特朗普用力握住马克龙的手时,马克龙的笑容突然凝固,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表情。

这一看似简单的礼节,究竟隐藏了什么深层次的含义?它不仅让人联想到两人之间的历史纠葛,更揭示了法国在当今复杂国际局势中的微妙立场。为何这场握手会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

特朗普到访巴黎,马克龙出面欢迎,却因握手表情引发争议 - 天天要闻

马克龙与特朗普:握手中的“较量”

2017年5月,马克龙和特朗普的第一次握手便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

当时,两人站在北约峰会的场合,特朗普强硬的握手令马克龙的手一度僵硬,而这一幕成为了两人政治关系的象征。

马克龙当时表示:“我们的握手不是一种简单的礼节,它意味着我们对彼此的态度,不会有任何微小的让步。”

这一番话不难看出,马克龙与特朗普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外交礼仪上,更是两国之间政治博弈的缩影。

四年后的2024年,特朗普再次到访巴黎。这一次,他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马克龙微笑着伸出手,却被特朗普用力握住。

画面中的马克龙显得有些措手不及,手部的疼痛不言而喻。

虽然两国领导人并没有发生言语上的冲突,但这一握手背后是否隐含着更深的政治意图?

特朗普到访巴黎,马克龙出面欢迎,却因握手表情引发争议 - 天天要闻

特朗普的强势回归:一个不容忽视的“美国优先”

特朗普的强势回归,意味着美国未来的外交政策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

他曾在竞选期间多次宣称,如果重新当选总统,他将迅速结束俄乌冲突,并削减对乌克兰的援助。

这一立场令欧洲国家感到不安,特别是马克龙,作为欧盟的重要领导人,他深知法国在全球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接待特朗普时,尽量展现出友好而又稳重的姿态。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直接影响了欧洲国家的外交立场。

他要求美国的盟友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法国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如何在这种国际压力下找到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马克龙的外交策略似乎在此时迎来了一个关键时刻,如何维持与特朗普的友好关系,同时又不失去法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话语权,是他面临的重大考验。

特朗普到访巴黎,马克龙出面欢迎,却因握手表情引发争议 - 天天要闻

马克龙的外交策略:在动荡中寻求平衡

马克龙与特朗普的握手所体现的并不仅仅是两国元首的私人互动,更反映了法国当前的外交困境。

2024年,法国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社会抗议不断,马克龙在国内政治上的支持度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马克龙试图通过加强与特朗普的外交联系,为法国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

在欧洲领导人中,马克龙是最早与特朗普进行电话交流的首脑之一。

这一外交动作也被解读为马克龙通过外交接触试图获取外部支持,尤其是在法国政坛的动荡时期,马克龙的这一“主动出击”让他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了法国的影响力。

法国的外交部表示,这次三方会谈是马克龙精心安排的,旨在通过与特朗普的接触,展现法国在全球事务中的积极姿态。

但马克龙此时的外交策略,是否会遭遇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的挑战?这成为了此次握手背后潜在的重大悬念。

特朗普到访巴黎,马克龙出面欢迎,却因握手表情引发争议 - 天天要闻

泽连斯基的尴尬角色:被冷落的乌克兰

此次会谈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角色显得尤为尴尬。

虽然他是与特朗普和马克龙共同举行会谈的三方之一,但却并没有受到同等的外交礼遇。

根据媒体报道,泽连斯基在巴黎圣母院的仪式上,并没有受到马克龙的正式接待,而是由礼宾司代为接待。

这一差别待遇,反映了法国在面对乌克兰问题时的复杂立场。

泽连斯基的尴尬境地不仅是因为法国对待他在外交上的冷遇,还与特朗普的立场密切相关。

特朗普一再表示,他将减少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让泽连斯基感到越来越大的外交压力。

马克龙虽然在此时主办了三方会谈,但他也意识到,如何在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是他面临的难题。

特朗普到访巴黎,马克龙出面欢迎,却因握手表情引发争议 - 天天要闻

握手中的外交信号:谁在主导?

马克龙与特朗普的这次握手,似乎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礼仪,背后更是两国领导人之间复杂的外交互动。

在这场握手中,特朗普的强势体现得淋漓尽致,马克龙的“无奈”也在其中得到了体现。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外交接触,更是两国领导人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博弈和角力。

特朗普的再次当选,意味着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将再次得到强化。

对于马克龙而言,如何在这种局面下保持法国的独立性和话语权,将是他未来外交工作的关键。

而泽连斯基的尴尬,则揭示了乌克兰在全球政治中的孤立状态,如何在大国博弈中找到立足点,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一握手所带来的,不仅是一次外交仪式的简单回顾,更是一次全球政治的深刻反映。

两国领导人在这一瞬间的较量,成为了未来国际局势变化的一个重要信号。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富有成效的会谈”,马克龙、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举行三方会晤》

欧时大参《马克龙与特朗普“握手”引关注,这次是特朗普赢了?》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黑科技”助力渝昆高铁建设加速度 - 天天要闻

“黑科技”助力渝昆高铁建设加速度

【来源:云南网】连日来,在渝昆高铁云贵段嵩明站改扩建工程现场,六台形似“钢铁巨兽”的高铁雨棚智能建造台车正高效运转,这是我省首次引入的可移动、便捷式、整支整拆铁路站房智能建造装备,为全省高铁建设加速应用新质生产力提供示范和样板。
政治同盟全面解体,马斯克收回资金支持,对特朗普“心灰意冷” - 天天要闻

政治同盟全面解体,马斯克收回资金支持,对特朗普“心灰意冷”

马科斯宣布大幅度削减政治捐款,这番表态意味着他与特朗普的政治同盟全面解体,为什么这么认为?特马同盟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日前,马斯克以线上形式出席了卡塔尔经济论坛,他表示自己后续会“大幅度”减少在政治方面的捐款,理由是“我已经做得足够多了”
足疗馆老板涉嫌受贿犯罪背后:查处隐形腐败“白手套” - 天天要闻

足疗馆老板涉嫌受贿犯罪背后:查处隐形腐败“白手套”

重庆市黔江区监委日前一则反腐消息引发舆论关注:一家足疗养生馆负责人被立案调查,被查出涉嫌受贿犯罪。其并非国家公职人员,就是个私企小老板,为何会涉嫌受贿犯罪呢?会被提起公诉吗?监察机关是否有权对非国家公职人员立案调查?
如何构建南海国际话语权?将“冲突叙事”引向“合作叙事” - 天天要闻

如何构建南海国际话语权?将“冲突叙事”引向“合作叙事”

南都讯记者莫倩如 发自北京 近日,由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与新星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构建南海国际话语权:创新与突破”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涉南海国际传播工作效能,努力构建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南海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