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戏称为“万物皆可证明”的“社区万能章”,既让百姓跑断了腿,也让基层干部累弯了腰。但临近岁末,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锦社区的党总支书记穆亭汐却惊讶地发现,他们的社区公章今年竟然“失宠”了——2024年来社区盖章的群众人次比往年少了7成。
“养犬证明、夫妻证明……五花八门的证明太多了!”提起群众口中的“社区万能章”,穆亭汐直摇头:“过去社区一年要开400多张证明。开一张证明,要联系多部门核实,如果遇到不能开的,还要跟居民解释。基层人手本身就不足,这样一来负担更重。”
为何今年会“失宠”?穆亭汐分析,可能和“四张清单”制度相关。
为给基层减负,今年以来,巴南区开展实施了依法自治、依法协助政府工作、负面事项、依法出具证明事项“四张清单”制度。以清单的方式明确社区的权与责,取消了32项高频盖章事项,目的就是管住社区“万能章”,减轻基层负担。
在龙锦社区办事大厅,记者看到,一张“四张清单”公示信息贴在大厅的显眼位置,上面列出了社区办理、社区协助办理以及32项取消社区用章的事项,并写明了证明替代方法与部门咨询电话。哪些章不需要盖?盖章事项哪里办、找谁办、怎么办?居民们都可一图读懂、按图操作。
在龙锦社区工作近10年的郭静说,“四张清单”的实施,最鲜明的感受是“清晰明了”。
郭静告诉记者,前不久,居民李先生想在小区开一个小卖部,到居委会要求出具市场主体住所证明。“现在不用到社区开证明,就可以直接带着证件到区市场监管局办理营业执照。”郭静说,在得到这一答复后,李先生满意地离开了。
“社区盖章多,究其根源,就在于权责模糊、信息不畅,多头开证明。”穆亭汐说,自从“四张清单”制度实施后,2024年,社区全年盖章量约70个,比2023年同期减少了约7成。
治理“社区万能章”,既要严格规范,又要简易便民。“四张清单”制度推出不久后,龙锦社区就利用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将需要处理的事件及时录入系统,把不同部门要求填报的同样内容一表流转,简化工作流程。同时,社区还利用智慧政务功能,实时将社区的盖章、文件传送至线上数字平台,纳入数据库管理。如若发现已规定清理的盖章项目但仍然要求居民到社区盖章的部门,社区还可以向区纪委、镇街纪工委等部门反映。
“万能章‘失宠’了,但老百姓方便了。”穆亭汐感慨,现在社区也能腾出更多精力服务好群众。
记者:高海言 袁启芳 夏雨
编辑:祝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