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年轻的城市,残酷的现实,无尽的悬念

2024年09月15日20:43:07 国际 1719

人均年龄只有18岁的加沙,是全球人口最年轻的城市。这个年龄之轻并非因为他们能够长久地保持青春,而是因为太多的孩子们无法成长,只能夭折。当一位加沙少年被问及长大后的愿望时,他回答道:“我们在巴勒斯坦长不大。”

加沙,年轻的城市,残酷的现实,无尽的悬念 - 天天要闻

这个令人心酸的回答揭示了加沙的惨痛现实。与此同时,在巴勒斯坦的另一边,约旦河西岸却展现出了不同的景象。约旦河西岸的人均GDP曾一度突破了5000美元,即使在疫情期间,人均GDP也超过了4000美元,而加沙地带的人均GDP最高也未超过1500美元。

加沙,年轻的城市,残酷的现实,无尽的悬念 - 天天要闻

尽管约旦河西岸的经济水平在中东众多石油富国的包围下并不突出,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但在巴勒斯坦独特的战乱背景下,这样的经济成就仍然显得亮眼。那么,为什么法塔赫统治下的约旦河西岸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呢?

加沙,年轻的城市,残酷的现实,无尽的悬念 - 天天要闻

事实上,约旦河西岸的实际控制权并不在法塔赫手中,而是在以色列手中。虽然法塔赫领导人阿巴斯自称为巴勒斯坦总统,将法塔赫视为巴勒斯坦唯一合法政府,但法塔赫对约旦河西岸并没有完全独立的主权。

加沙,年轻的城市,残酷的现实,无尽的悬念 - 天天要闻

约旦河西岸的经济完全依赖于以色列。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修建了隔离墙,将犹太人定居点和巴勒斯坦人定居点隔离开来。每年,约旦河西岸可获得22万个工作岗位,允许22万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工作。他们白天在以色列工作,晚上返回约旦河西岸。

要想进入以色列工作,他们必须获得以色列的签证。这一签证制度类似于过去日本颁发的“良民证”。只有获得这张“良民证”,他们才能在以色列工作,获得高额工资,年薪约为1.5万美元,相当于约11万元人民币,高于大多数中国打工者的收入。看起来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与以色列人相比仍然相形见绌。以色列的人均GDP高达5.4万美元,人均年薪约为30万元人民币。

这些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主要从事一些脏活、累活,甚至连二等公民的地位都无法得到,只能算是低贱的外籍劳工。

加沙,年轻的城市,残酷的现实,无尽的悬念 - 天天要闻

22万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工作,一年大约能够赚取33亿美元,为法塔赫政府带来约5-6亿美元的个人所得税。这个个人所得税并不由法塔赫政府直接收取,而是由以色列政府代为收取,然后再转交给法塔赫。换句话说,法塔赫没有自己的税收权。独立的税收权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基本象征,但法塔赫却没有这一权力。

加沙,年轻的城市,残酷的现实,无尽的悬念 - 天天要闻

法塔赫的主要税收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个人所得税,另一个是进出口关税。约旦河西岸是一个内陆地区,人员和货物的进出都受到以色列的控制。法塔赫也没有关税权,进出口关税由以色列代为收取,然后再转交给法塔赫。看到了吗?虽然约旦河西岸名义上是法塔赫的管辖区,名义上是巴勒斯坦的领土,但实际上却更像是以色列的半殖民地。

加沙,年轻的城市,残酷的现实,无尽的悬念 - 天天要闻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不是挺好吗?去以色列工作,一年能够赚取11万元,总比在加沙贫困死去好吧?对此,我无法评价。有些人选择跪着活着,而有些人选择站着死去。谁对谁错,让历史去评判吧,我不做评判。我想说的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生活,是因为我们的先辈没有跪下,而是选择站起来战斗。

加沙,年轻的城市,残酷的现实,无尽的悬念 - 天天要闻

当哈马斯袭击以色列时,法塔赫保持了沉默;当加沙平民被无差别屠杀时,法塔赫也没有作出反应。直到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男人们站起来,呼吁支持哈马斯,反对阿巴斯,法塔赫才感到不安。他们派出军警,对站起来的人群使用催泪瓦斯和震爆弹,要求他们重新跪下!

法塔赫费尽力气争取到的和平生活,又怎能因为一小撮人选择站起来而付之东流呢?没有以色列,法塔赫连自己都无法养活。财政命脉和税收大权都牢牢掌握在以色列手中,法塔赫如何能够挺直腰杆?

正因为法塔赫放下了武器,所以西方世界对他们比较友好,每年还能推动联合国和其他慈善组织向法塔赫提供10亿美元的援助。在这种金钱的安抚下,法塔赫失去了斗志,只想苟活于世。其中包括贪污腐败问题,更是不言而喻。

法塔赫前领导人阿拉法特是一个财务高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揭露他的一个秘密账户里存有9亿美元。巴勒斯坦立法机构称,阿拉法特的存款高达10亿美元。他去世后,这笔巨额财富全部留给了比他小33岁的妻子和他们的孩子。

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当时巴勒斯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阿拉法特的10亿美元从何而来?除了国际捐款,主要还来自于巴勒斯坦的税收。为什么这些钱会变成阿拉法特的个人资产?一个终生为巴勒斯坦奋斗的人,为什么会操纵数十个银行账户,积累起亿万美元的财富?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加沙还是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呼吁美国撤销对联合国特别报告员的制裁 - 天天要闻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呼吁美国撤销对联合国特别报告员的制裁

当地时间11日,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发言人拉维娜·沙姆达萨尼表示,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呼吁美国迅速撤销对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状况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尼斯实施的制裁,联合国特别报告员是人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处理非常敏感且存在分歧的问题,这是其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以合作应对数字技术差距 推动共同发展 - 天天要闻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以合作应对数字技术差距 推动共同发展

中新社天津7月11日电 (记者 王君妍 周亚强)“只有通过合作与交流,才能使数字技术成为包容性发展的工具,而不是国家间的隔阂。”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11日在天津表示。7月11日,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举办,叶尔梅克巴耶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2025上合组织...
包兰铁路银川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初步设计获批 - 天天要闻

包兰铁路银川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初步设计获批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消息:2025年7月9日,国铁集团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包兰铁路银川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25〕226号),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政党异军突起,7月或成日本政治分水岭 - 天天要闻

参政党异军突起,7月或成日本政治分水岭

本文刊载于7月11日 《解放日报》大局观 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毫无疑问是石破茂内阁的一次重要选举,并将直接决定石破茂内阁接下来的命运。由于石破茂率领的执政党在众议院中属于“少数执政党”,....
得罪中国之后,美国关税又加码,菲律宾慌了 - 天天要闻

得罪中国之后,美国关税又加码,菲律宾慌了

在延长了谈判的最后期限之后,特朗普又给20个国家发送了关税信函施压,这一次焦头烂额的还有菲律宾。据环球网报道,根据特朗普的最新决定,将从8月1日起对菲律宾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20%关税,这在4月宣布....
50%关税是巴西“躺枪”?美媒揭:特朗普一看到金砖‘去美元’就气 - 天天要闻

50%关税是巴西“躺枪”?美媒揭:特朗普一看到金砖‘去美元’就气

【文/观察者网 邵昀】以回击巴西现政府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政治猎巫”为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公开致函巴西总统卢拉,宣布美国将从8月1日把对巴西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0%一举调高到50%。无论是50%这个本轮最高的“对等税率”,还是美方这次颇为“特别”的征税理由,都令特朗普此举受到国际社会瞩目。尽管特朗普强调,他是为...
乌方: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停火!美国支持未中断!西方国家拟派兵驻扎乌克兰,俄方回应 - 天天要闻

乌方: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停火!美国支持未中断!西方国家拟派兵驻扎乌克兰,俄方回应

每经编辑:张锦河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11日,总台记者获悉,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乌克兰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停火,甚至在未来几个月内就可能达成这一目标。不过,他强调,要实现停火,乌克兰、俄罗斯和美国三方的参与必不可少。CCTV国际时讯报道,当地时间7月10日至11日,乌克兰重建会...
中韩关系刚有好转,美国就来挑拨离间 - 天天要闻

中韩关系刚有好转,美国就来挑拨离间

特朗普发来的关税信函,着实给了韩国不小的压力,韩国总统府特别举行了应对美国关税的会议,韩国产业部也声明称,准备采取措施减少美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
西延高铁静态验收工作有序进行 - 天天要闻

西延高铁静态验收工作有序进行

7月11日,陕西铜川王家河特大桥静态验收任务顺利完成,西延高铁验收工作有序进行。自7月1日起,西延高铁静态验收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工程建设转入竣工验收阶段。图为王家河特大桥验收现场。中新社发 王立丽 摄7月11日,陕西铜川王家河特大桥静态验收任务顺利完成,西延高铁验收工作有序进行。自7月1日起,西延高铁静态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