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救人遭处分事件:人命还不如一堂课?

2024年06月20日11:10:19 国际 7866

负责任的医生被惩罚,

是病人最大的损失。

01

南医大救人遭处分事件:人命还不如一堂课? - 天天要闻

先说一个故事。

1921年,林巧稚远赴上海报考协和医院预科,

前面几门发挥得很好,

最后一堂考试,是她最擅长的英语。

结果考试途中,

一名女生突然中暑晕倒,

林巧稚顾不得多想,放下试卷上前急救,

最终导致考试没能考完。

本来以为会落榜,

没想到一个月后,她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原来,监考老师写了一份报告,

称赞她处理问题沉着冷静,品行优秀。

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评价林巧稚:

“我们可以培养具有优秀医学技能的学生,

却不一定能培养出具有优秀医德的学生。”

后来,林巧稚秉承这份精神,

成为中国的“万婴之母”。

02

南医大救人遭处分事件:人命还不如一堂课? - 天天要闻

万万没想到,

100年前,医者仁心被盛赞,

100年后,救死扶伤的医生惹来一身麻烦。

6月16日,

#南方医科大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处分#

冲上微博热搜。

学生说,上课铃响了29分钟,

儿科俞莉老师才姗姗来迟。

据通报,上课前她在科室检查分管患儿的病情,

然而孩子突然出现紧急情况。

“患儿双侧瞳孔反射稍迟钝、

颈部置管处渗血等情况,

疑似脑出血。”

不及时处理,死亡风险很高。

情况紧急,俞老师来不及报备,

只能先把孩子的命抢回来。

等一切处理完毕,

她于8:29分赶到教室,

并且顺利完成授课内容。

讽刺的是,她如此危急地处理好紧急情况,

结果没等到鼓励和表扬,

等来的是一纸全院通报批评。

03

南医大救人遭处分事件:人命还不如一堂课? - 天天要闻

“认定此事件为教学差错,

扣发俞莉老师5月奖金2000元,

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

取消本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而本该在6月20号出诊的俞莉,

现在已停诊,无法预约。

高考填志愿在即,

医科大学老师因救治他人受到处分,

这则通报,我愿称之为最有效的“招生减章”。

说实话,我真的很替俞老师叫屈。

在我看来,她上课虽然迟到,

但给学生上了最好的一节思想课程,

她身体力行表现了什么是真正的医生,

什么才是医生真正的仁义和道德。

如果按规定,上课迟到应该处罚,

那救人性命是否应该给予鼓励表扬?

只罚不赏,

这是不是传递“人命没有上课重要”的价值观?

是不是让老师只做份内的事,

哪怕病人快要死了也要丢下一切去上课?

恐怕如果俞老师真的按时上课,

一旦患儿出了什么问题,

她连这身白大褂都要脱下来。

丢下学生去救患者不对,

丢下患者给学生上课也不对,

她就像戴着脚镣手铐工作,

怎么做都是错的。

04

南医大救人遭处分事件:人命还不如一堂课? - 天天要闻

俞老师的遭遇,

暴露了身处一线的医生的现状,

太多医生在戴着镣铐跳舞。

你处在一线工作岗位,

你就活该拼了命去完成工作,

去完美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一旦两边没有兼顾,

就是不称职,不负责。

博主三甲医院麻醉科医生@凌楚眠说:

很多人以为“医生+大学教师”

双重身份很炫酷,

实际上“事儿做双倍、钱拿一份、

规矩森严、罚款扣钱……”

本职是医生,意味着有看不完的病人,

老师是兼职身份,又意味着备课、上课、

质控、监考一样不少,

正职老师的寒暑假,他们想都别想。

“最忙的人(主治/副高)承担最重的教学任务,

大boss们上个绪论定定调勉励下学子就走了,

剩下的活全是一线骨干的……

经常碰到一种情况,

主刀医生上午去医学院上课,

病人下午才能做手术,

一台手术做到大半夜,

患、外、麻三方都跟着回不了家……”

05

南医大救人遭处分事件:人命还不如一堂课? - 天天要闻

忽然想起某市医院出台的一份文件,

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明明他们最该知道医生群体有多辛苦,

可为了医院声誉、为了平息舆论,

出台一些莫名其妙的规章制度,

对医生各种苛责和处罚。

文件中提到:

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接到投诉,

不接受申辩,一律罚款500元/次。

投诉一次取消本年度评优评先及晋升资格;

投诉2次及以上,本年度考核不称职。

这种一刀切的处理方法,

不就是让医生戴着脚镣手铐上班?

说直白了,病人说你说话难听,投诉;

说委婉了,听不懂怪你交代不清,投诉;

插队插嘴,你喝止了,说你态度不行,投诉;

不阻止,其他患者说你不作为,投诉。

说多错多,这让医生还怎么干?

那只有老老实实做好份内的事,

不多说一句话,不多做一件事。

这样的做法,

究竟是患者福,还是他们的祸?

06

南方医科大学也好,

不允许医生被投诉的医院也好,

其实是很多单位的缩影。

想想医生们寒窗苦多少年,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

为的不是听一些人发号施令,

不是阿谀奉承和拍马屁,

他们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来治病救人。

但那些身处高位的人,

不了解也不尊重一线医生工作的难与苦,

不深入一线工作,

不懂变通,更不懂业务,

该谈回报的时候他们讲奉献,

该讲人情的时候他们讲规矩。

他们满脑子就只有处罚和业绩,

拿着鸡毛当令箭,

只会滥用权力彰显自己的能耐。

正如网上一个一针见血的评论:

“当初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背给谁听的?”

“希波克拉底来了,

也得先给领导们挨个儿敬酒。”

07

写这篇文章就是想说明一点: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在生命面前,规章制度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这个社会,

太需要林巧稚、俞莉这样的医生了。

正是他们将病人的健康放第一位,

这股生生不息的精神信念,

才引领更多人投身医学界。

所以,我们应该保护这样的医生。

应该给予他们生存的土壤,

更应该为他们摇旗呐喊。

否则,谁会真正关心病人的安危?

是躲在规则背后发号施令的人吗?

是不会共情,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人吗?

都不是。

负责任的医生被惩罚,

就是病人最大的损失。

美国首位分离出结核杆菌的医生特鲁多,

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道:

医生,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医生,不仅是一份职业,

更是一种使命。

不该为任何权力和无理规则让道,

因为,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警察捉贼被偷家,警车反被开走了... - 天天要闻

日本警察捉贼被偷家,警车反被开走了...

警察抓小偷,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画面了,警笛长鸣,警车飞驰,警察蜀黍英姿飒爽地追捕嫌疑人,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完美收场!然而,现实有时候发展得不会那么顺利——日本岐阜县大垣市最近就上演了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警察抓小偷。这回,警察不仅没抓住贼,还被
(外代一线)印度尼西亚:搜救行动继续 - 天天要闻

(外代一线)印度尼西亚:搜救行动继续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搜救部门3日晚表示,巴厘海峡沉船事故已造成6人遇难、24人失踪,另有35人获救。3日凌晨,“图努·普拉塔马·贾亚”号渡轮在从东爪哇省的吉打邦港驶往巴厘岛的吉利马努克港途中沉没。渡轮共载有65人,包括53名乘客与12名船员。目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 - 天天要闻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

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7月4日讯 7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情况。记者获悉,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同海介绍,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届,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连通各国文...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用哭闹的小孩类比美发动关税战:“哭闹的小孩儿谁也对付不了” - 天天要闻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用哭闹的小孩类比美发动关税战:“哭闹的小孩儿谁也对付不了”

7月9日是美国暂缓执行所谓“对等关税”的最后期限,日本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仍处于僵局。日本寻求美国全面取消对日加征关税,双方对此分歧巨大,汽车和农业等领域是谈判主要难点。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3日表示,当前无法用逻辑和经济理论说服美国放弃关税措施,日本应在经济领域减少对美国依赖。 7月3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加速欧洲布局,小马智行启动卢森堡 Robotaxi 道路测试 - 天天要闻

加速欧洲布局,小马智行启动卢森堡 Robotaxi 道路测试

IT之家 7 月 4 日消息,近日,小马智行宣布在卢森堡正式启动 Robotaxi 道路测试。小马智行通过与卢森堡知名出行公司 Emile Weber 展开合作,在当地部署多辆 Robotaxi 进行测试。IT之家从官方新闻稿获悉,首阶段测试于伦宁根市(Lenningen)启动,后续将逐步扩展至更多区域。卢森堡经济、中小企业、能源和旅游部长 Lex Dell
广州一模特被骗至缅甸,家人求助冲上热搜!我驻泰国大使馆最新确认:已获救 - 天天要闻

广州一模特被骗至缅甸,家人求助冲上热搜!我驻泰国大使馆最新确认:已获救

7月4日,据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消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公民衷某已获救。中国驻泰使领馆再次提醒我同胞警惕海外“高薪工作”陷阱,外国公民在泰工作须取得相应许可。此前报道——此前有媒体报道中国内地一位衷姓女士称6月8日,弟弟接到杂志封面拍摄邀请从广州飞往泰国13日曾告知被骗至缅甸但未透露具体位置,随后失联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