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日讯 4月1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枣庄市“税助发展——服务重点项目税务在行动”新闻发布会。市税务局副局长钟涛,市税务局副局长樊庆芳和市税务局总会计师邓向达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钟涛在发布会上介绍,枣庄税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牢固树立“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招商引资”的理念,把促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作为贯穿2024年的工作主线,深入开展“服务重点项目税务在行动”系列活动,通过完善服务机制、强化精准供给、助企纾困解难,助力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攻坚突破、落地见效,全力服务“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目标,为枣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税务支持和保障。
“专班专管”强统筹。成立“重点项目推进专班”,印发《国家税务总局枣庄市税务局关于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促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的实施方案》,建立分管领导、工作专班、项目推进专员“三位一体”帮扶帮包服务体系,从评估、决策、勘察、设计、施工、投产、扩产等全过程为重点项目提供涉税政策支持、辅导和服务,实现重点项目涉税服务管理“一盘棋统筹”。制定“一企一台账”任务清单,根据重点项目建设周期、企业运营计划等细化分解各阶段重点任务,动态调整政策供给和税费服务举措,明确各层级、各岗位职责,序时提供专项涉税服务,提高重点项目全周期服务保障力度。建立“一局一小组”“一项目一专员”的服务机制,将善沟通、明政策、懂行业的“三专”业务骨干充实到“专员”团队中,采取“一问即办、凡问必答、首问负责、问后回访”四重响应方式,为重点项目解决复杂涉税事项。坚持“属地+行业”管理服务理念,对重点项目进行分类梳理,实施重点企业“集中管”、重点行业“专业管”、特定对象“集约管”,切实提升监管服务质效,保证重点项目顺利、健康落地。
“按需施策”优服务。围绕新开工的重点项目,发放政策明白纸,组织税务登记、办税指南、信用管理、发票管理等方面的集成辅导,为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讲好“开业第一课”;围绕续建的项目,强化跟踪辅导,运用好税收大数据平台“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在原有常规税费政策保障的基础上,帮助企业“补链强链”,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可持续的优质税源;围绕拟筹建的重点项目,做好对接洽谈、落地投产、达产扩能等各环节税费政策梳理,多层次、宽领域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局长科长坐窗口”等活动,畅通税企沟通渠道。持续擦亮“税务蓝助力石榴红”“侨胞税收e服务”等服务品牌,深入开展“春雨润苗”、中小企业服务月(季)等“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不断优化税费服务供给,实施“政策找人”,做好各环节政策推送,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快速兑现”,有效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完工、早达产。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共享包括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产、缴纳税费等各类信息,定期开展多维度分析,及时发现项目建设的“堵点”和“难点”。着力提高“综治+税治”“税务+”协作能力,将重点项目涉税服务工作纳入“综治+税治”双网格管理,不断畅通“网格员+微信群”沟通双渠道,有效提升“好办事”的便利和“办成事”的效率。
“助企纾困”解难题。健全完善“归集-分析-响应-反馈-应用”直达快响闭环机制,通过12366热线、96612366热线、厅线联动热线和对外咨询投诉公开电话四条热线为纳税人缴费人答疑解惑。持续应用热线数据“穿透式”分析结果,精准识别重点项目热点问题并提供靶向服务,推进“一站式”解决纳税人缴费人问题。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加强对企业诉求解决情况的跟踪督导和定期评价,持续促进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既深化纳税信用增值服务供给,又帮助企业防范涉税风险隐患。持续优化“信用监管、信用服务、信用共治”纳税信用规范化管理格局,深化银税互动,依据纳税信用评价结果,配合金融部门向“6+3”现代产业类项目、支柱工业类项目倾斜,为纳税人提供“税易贷”“留抵退税信用贷”等更加丰富多元化的信贷产品。实施“清单式”税源跟踪监管,分析潜在风险和行业性涉税问题,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及时发现和辅导企业纠正税收风险,促进纳税遵从。在项目推进专班工作机制框架下,市区两级税务部门强化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日常数据跟踪和多维度分析。利用税收大数据,开展重点项目数据监测统计,从税费政策角度围绕降低和节约成本、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利用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按月对重点项目情况开展统计,摸清项目底数,跟踪手续办理、开工建设、试产投产、增收达效等情况,更好地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
闪电新闻记者 刘聪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