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制裁,对俄制裁条令已超过1万条,可见西方试图从经济上击垮俄罗斯。
俄乌战争中的俄罗斯士兵
在这种背景下,资金问题已经成为俄罗斯目前最大的困扰。不过,俄罗斯并非孤立无援,至少中国就有能力减轻俄罗斯资金方面的压力。
谈钱伤感情?
据俄新社2月26日报道,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向外界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他们正在和中国的合作伙伴讨论人民币借款的可能性。
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
按照他的说法,早在2023年底,两国财政部对话时就曾提到了这个话题,不过截至目前,中俄双方还未能协商达成一致,可见借钱这件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有俗话说:“朋友莫谈钱,谈钱伤感情。”
中俄两国虽然是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但谈到“借钱”这一话题时,多少也会有些敏感,毕竟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无论是谁家的日子都过得有些紧张。
其实对于俄罗斯面临的财政困难,中国也很清楚,所以才会大力推动两国贸易往来,不过这和借钱终归是两码事。
中俄边境贸易口岸
而且不得不说,谈起借钱,俄罗斯也有过不那么光彩的黑历史。
在2023年上半年,俄罗斯大量抛售手中的人民币,导致离岸人民币快速贬值,影响到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至于中国银行不得不暂时限制俄罗斯的人民币转账业务。
诚然,人民币的境外流通是自由的,但这需要建立在尊重中国金融安全的基础上。
人民币的汇率稳定事关中国金融安全
看到这里,可能有不少人开始担心一个问题:如果最终中俄未能就借钱达成一致,中俄关系是否会遭受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俄罗斯人的性格非常耿直,他们总是认为只要双方建立合作关系,那么伙伴之间互相帮助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中国人谈事情讲究迂回婉转,尤其是借钱这种敏感话题。双方真的能谈到一起吗?
打开天窗说亮话
不得不说,在和俄罗斯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后,我们已经很熟悉俄罗斯的作风。
于是在2月28日这天,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在接受俄媒采访时也谈起了借钱的话题,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
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
张汉晖坦言,中方理解俄罗斯当前的困难,因此无论是俄罗斯在中国发行债券,或者直接和中国借钱,在原则上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同时,张汉晖也强调了中方所顾虑的地方。
其一,目前中俄之间的跨国结算和转账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制造这些问题的则是第三国(除了美国还会是谁?),首先需要排除这个干扰因素;
其二,俄罗斯的财政缺口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双方需要就具体的借钱条款进行细致协商,这一过程比较漫长。
俄罗斯央行大楼外景
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既然中国要借出去的是真金白银,那么多一些谨慎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按照俄罗斯财政部发布的数据,在西方严厉制裁的影响下,俄罗斯2023年的财政缺口达到了惊人的3.2万亿卢布(折合约2500亿人民币),即使中国的GDP规模是俄罗斯的10倍,要填补这么大的财政缺口也是比较吃力的。
除此之外,俄罗斯的偿还能力也需要中国进行细致评估。
俄罗斯卢布
目前俄罗斯的经济形势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好转,表现之一就是俄罗斯的2023年GDP增速回到了正数。
但鉴于俄乌战争仍在持续,而且看不到结束的迹象,俄罗斯势必还要向前线投入大量资源与财力,这意味着俄罗斯未来的财政压力依然相当沉重,还债比较困难。
中国会同意还是拒绝?
不过,即使中国在向俄罗斯借钱时存在不少顾虑因素,但从大局来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中俄合作的大局不会受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现在是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只要俄罗斯不倒下,那么美西方就必须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对付俄罗斯,这就变相减轻了中国的压力。
而且中国所顾虑的地方都有办法解决。
就拿第三国的干预来说,中俄目前都在积极推进“去美元化”,在贸易结算时更多地采用人民币和卢布作为工具。
根据俄罗斯海关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俄贸易中,人民币的结算份额达到了35%以上,同时人民币占俄罗斯人外币储蓄的25%,跃居为俄罗斯第二大受欢迎的外币。
人民币成为俄罗斯第二大受欢迎的外币
至于俄罗斯的偿还能力,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更加简单——毕竟俄罗斯手里掌握着石油和天然气这种“硬通货”。
即使俄罗斯未来拿不出足够的资金用于还债,它也可以和中国进行协商,将部分债务以资源出口的形式抵消。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极其巨大,俄罗斯不必担心中国会拒绝这一提议。
俄罗斯油气开采基地
总而言之,以中俄关系的坚固程度,借钱这种事情虽然比较敏感,但远远谈不上“伤感情”的地步。
其实从中方打开天窗说亮话的表态来看,我们已经熟悉了俄罗斯朋友的行事风格,可见双方未来的合作关系只会更加亲密无间。
参考资料
【1】俄罗斯财长:正在和中国讨论人民币贷款的可能性 观察者网
【2】俄财长:正和中国磋商人民币贷款 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