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为何专家学者总想百姓“闭嘴”?

2024年03月02日12:45:12 国际 1668

近年来,不时有专家学者发表言论,试图让百姓闭嘴,还试图通过立法惩戒那些敢于发言的个人或机构,专家学者不研究解决百姓问题,专门解决提出问题的百姓,这是一个极为不好的现象和趋势。

据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报道3月1日,全国ZX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表示今年继续围绕食品安全建言献策,对于食品安全谣言屡禁不止问题,他建议加大对谣言的清理整治力度,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的谣言治理体系。

今年全国两会,孙宝国带来“关于强化食品安全谣言整治力度,塑造风清气正舆论环境的提案”。

他列举了以下几个例子:

1.近年来一些顽固谣言如“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十大垃圾食品名单”“方便面24小时不消化”“喝牛奶致癌”“食品添加剂有害”屡禁不止

2.预制菜备受争议,一些错误的、以偏概全的言论也导致人们不能正确认识。预制菜产业化是社会快节奏发展、多样化消费、乡村振兴和食品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02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恰逢其时。

3.孙宝国认为,从国家层面梳理、发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的顽固谣言清单;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社团等发挥食品领域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以科技界共识的方式对谣言内容进行科学、全面的解读。

4.加大对不实信息、谣言的清理整治力度。开展食品安全谣言专项整治行动,对传播内容进行严格的科学把关。对于一些长期散布不实信息、谣言的机构及个人加大监管、惩罚力度;应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的谣言治理体系。明确食品安全谣言治理的目标职责、责任单位和工作机制,尽快塑造风清气正的食品安全舆论环境。

从这位专家的言论不难看出,他们对百姓提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漠不关心,没有正面回应。对食品添加剂的危害避而不谈,却对推行预制菜兴趣十足,对社会上一些言论深恶痛绝。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身体不是越来越健康了,而且越来越不健康了,那些从事食品安全的专家和学者就没有一点责任吗?他们不是应该指导食品行业,为全国人民提供更加健康、更加营养、更加合理的食品吗?

即使网络有些言论不是像专家分析的那么透彻,这个试验没问题,那个试验没问题,但是随便一个小吃就是十几种工业制造的食品添加剂,这些专家没有看见吗?而且有很多还是孩子们成天抱着吃的,专家眼睛失明了吗?这些网络言论让百姓少吃垃圾食品,不是做善事吗?

曾仕强教授说过,科技是撒旦,这些专家天天研究食品添加剂,天天推广添加剂,食品行业才越来越差,还不让百姓说话,是没有道理的。

这些专家要多站在百姓的角度,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发言,屁股坐歪了,脑袋就不能好好想事情。

无独有偶,前几日中国人民大学田宏杰教授近日提出"煽动仇恨情绪罪" 倡议,呼吁通过立法方式来制止煽动仇恨情绪的行为。

而有名的公知储某,也让百姓踏踏实实过日子,别关心国家大事,社会大事,别上网像上朝一样。

就是上面这些公知、专家、学者的言论,算是看明白了。他们是想把这个社会变成他们的一言堂;变成他们牟利,百姓吃糠;他们呼风唤雨,百姓干瞪眼的状态。这样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在自己主子那儿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这是一个民智开化的时代,大多数老百姓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与专业知识关系不大,百姓主要通过看他们为谁着想,为谁办事,为谁发声,就基本能判断是非了。

而这些专家、学者、公知跳出来指责百姓的不是,试图通过权力来压制民间的声音,正说明百姓的监督有作用,对于百姓的监督他们如坐针毡。

所以,我们应该广开言路,而不是相反。


触目惊心,为何专家学者总想百姓“闭嘴”? - 天天要闻


触目惊心,为何专家学者总想百姓“闭嘴”? - 天天要闻


触目惊心,为何专家学者总想百姓“闭嘴”? - 天天要闻


触目惊心,为何专家学者总想百姓“闭嘴”?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榜样力量燃动现河采油厂 - 天天要闻

榜样力量燃动现河采油厂

5月6日上午,现河采油厂举行热烈庄重的欢迎仪式,迎接全国劳动模范孟向明载誉归来。厂领导及各单位党政正职列队欢迎。孟向明用32年扎根一线,将“全国劳动模范”勋章镌刻在现河发展里程碑上,激励全体干部员工对标先进、勇攀高峰。车辆驶入厂区,气氛沸腾
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丨河南多举措支持企业“小升规” - 天天要闻

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丨河南多举措支持企业“小升规”

本报讯(记者 陈辉)5月7日,记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河南省支持企业“小升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大力推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新增、优化、延续了一批支持政策,从7个方面提出21条措施,为“小升规”企业卸包袱、
斯洛伐克总理:欧盟完全停止进口俄能源无异于“经济自杀” - 天天要闻

斯洛伐克总理:欧盟完全停止进口俄能源无异于“经济自杀”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资料图)当地时间5月7日,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表示,认可欧盟关于减少对第三国能源依赖的战略目标,但欧盟委员会6日提出的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石油和核燃料的提议,对于目前的斯洛伐克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菲佐强调,此举将严重损害欧盟和斯洛伐克的竞争力。菲佐在7日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西方正在...
美国与胡塞武装停火协议漏洞百出 红海危机真能解除?专家分析 - 天天要闻

美国与胡塞武装停火协议漏洞百出 红海危机真能解除?专家分析

当地时间6日,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经阿曼与美方及也门萨那方面的磋商与接触,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已达成停火协议。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是否意味着地区紧张形势缓解?停火协议的准确内容尚不清楚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美国宣布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然而,目前关于该协议具体且...
圆桌 | 权威专家解读中俄关系:在新形势下共同应对挑战、共创发展机遇 - 天天要闻

圆桌 | 权威专家解读中俄关系:在新形势下共同应对挑战、共创发展机遇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将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三年来第三次访问俄罗斯,也是习近平主席担任国家主席后第11次到访俄罗斯。10多年来,中俄两国元首在不同场合会面已超过40次。在两国元首的战略指引和关心推...
民心相通助中俄关系从容前行(环球热点) - 天天要闻

民心相通助中俄关系从容前行(环球热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9月22日,《熊猫剧场》年度开播暨金砖国家影视文化交流活动在莫斯科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的相关部门、媒体影视机构代表及青少年代表900余人参加。图为中俄青少年表演节目。
洛杉矶富豪区发生3.2级地震!富人恐慌嚷嚷要搬家 - 天天要闻

洛杉矶富豪区发生3.2级地震!富人恐慌嚷嚷要搬家

周三(5月7日)上午9点33分,洛杉矶的马里布地区突发3.2级地震,震中距马里布海岸仅2.8英里。这起地震虽未造成人员伤亡或明显财产损失,但由于这一带居住的都是非富即贵,在经历了今年1月的大火后,让....
普京:“胜利日停火”已开始生效 - 天天要闻

普京:“胜利日停火”已开始生效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8日宣布,“胜利日停火”已于莫斯科时间当天0时开始生效。俄罗斯总统普京4月28日决定,在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期间,即5月8日0时至11日0时实施停火。在这一时间段内,一切军事行动将停止。(总台记者 王斌) 此前报道“胜利日停火”分歧难消:俄短期停火促谈 乌坚持30天停火>> 2025...
青海荣获“寻美·中国”主题活动多个奖项 - 天天要闻

青海荣获“寻美·中国”主题活动多个奖项

5月7日,记者从青海省委统战部了解到,在2024年度“寻美·中国”主题活动中,我省荣获多个奖项。4月26日,“科技之光点亮中国之美”主题活动暨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考察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启动。
被绑架的少年 - 天天要闻

被绑架的少年

广东籍富二代马来西亚惊魂:同胞黑手伸向海外游子在海外留学的广阔天地里,本应是学子们追逐梦想、汲取知识的征程,然而,危险却如影随形,给平静表象蒙上阴影。近期,马来西亚发生的一起绑架案,恰似一颗重磅炸弹,在海外华人圈掀起轩然大波,让留学生安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