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有三名美国官员声称,不久前,美国对一艘名为“贝赫沙德”号的伊朗船只,进行了网络攻击。美方表示,该行动的目的,是抑制伊朗船只与也门胡塞武装共享情报的能力。
说实话,自从胡塞武装控制红海以来,不少以色列的相关船只,都遭到了导弹和无人机的打击。美国方面,始终都认为,是伊朗一直在胡塞武装的背后,为其提供情报等支持。然而,尽管美国有着高度怀疑,但它却并没有采取更加激烈的军事行动来对抗伊朗。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接下来,我从三个角度,带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地缘政治方面,伊朗位于中东地区的核心地带,拥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其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为了美国在中东利益的关键节点。然而,伊朗一直坚定地支持叙利亚政府、也门胡塞武装等美国眼中的“不稳定因素”,这使得美国在与伊朗的关系上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美国希望通过强硬手段迫使伊朗改变其政策;另一方面,美国也深知直接军事冲突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采取了一种“小打小闹”的策略。
这一回的网络攻击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对伊朗无法造成什么实际伤害,但却能让美国撑起一定的颜面。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美国对伊朗采取谨慎态度的重要原因。美国与伊朗的经贸关系复杂,制裁与反制裁成为了两国关系的常态。尽管美国对伊朗实施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但伊朗依然能够通过各种手段,与美国进行间接的经贸往来。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使得美国在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时,不得不考虑到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最后,国际法和国际舆论,同样制约着美国。在没有充分证据和国际支持的情况下,美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很可能会引发国际社会的批评和谴责,甚至可能导致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因此,美国在对伊朗采取行动时,必须考虑到国际法和国际舆论的影响,以避免损害其国际形象和利益。
总而言之,尽管美国在某些时候可能会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但真正发动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仍然较低。因此,美国在对伊朗的交往中,时刻高度警惕,既要保持对伊朗的压力,又要避免引发更大的冲突和损失。
毕竟,一旦美国动作太大,引爆了美伊冲突,那美国就真的要双足深陷中东泥潭了,到那时,真正被包围的,就是美国。风险这么大,想必美国不敢赌这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