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这个月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2次,给您加10分。”“和大姐,您在超市的积分有120分了,可以把看中的电热水壶抱回家啦。”……每周五是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兔峨乡永福社区“积分超市”最忙碌的日子,前来超市兑换物品的社区居民络绎不绝,大家边兑换物品边交流经验。说起“积分超市”,居民们连连称赞。

近年来,兰坪县把乡村有效治理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坚持在积分运用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以“积分超市”为支撑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让“平安积分”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动能。

“小积分”兑出整治“大平台”
一个杯子15分、一条毛巾5分……在兰坪县翠屏街道干竹河村的“积分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群众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活动来攒得积分,再用积分来兑换生活日用品。
“过去各家各户的垃圾随地乱扔,自从有了“积分超市”,村民逐渐改变生活习惯,现在大家不仅不乱丢垃圾,还争先恐后忙着搞卫生,只要家里户外卫生搞得好,村委会上就给我们攒积分,每个月拿着积分卡就能兑换到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一提起打扫卫生兑换积分这件事,村民和贵龙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了。
据干竹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福生介绍,村民参与村里环境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等志愿服务都纳入积分管理,通过用“小积分”来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大热情’。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如今干竹河村建设得越来越漂亮,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越来越高。
兰坪县坚持将“积分超市”与环境卫生整治、基层治理等相结合,通过“积分超市”平台,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治安巡逻防控等的积极性,让“村里事”逐渐变成“自家事”,使“争着干、抢着干、比着干”成为常态,群众参与率大大提高,实现了“干部干、群众看”到群众“争着干、比着干”的转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小积分”兑出基层“大治理”
“平安积分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今后我们将更加积极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为辖区群众做好服务。”刚刚从“积分超市”兑换到生活用品的中排乡网格员和荣霞说。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力军,兰坪县公安局中排派出所所长汪光泽最有发言权。他表示,通过“平安积分兑换商品”,强化积分结果运用,这种“参与有价值、付出有回报”的良性循环模式,既是对网格员工作的有效管理,也是对网格员工作成绩的激励,充分调动了网格员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推动基层自治、善治更显质效。
据了解,兰坪县制定了“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以“看得懂、记得住、做得到”的村规民约为准绳,设置党员、网格员、群众三类积分项目加减分制度,严格落实“积分制+环境整治”“积分制+移风易俗”“积分制+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将网格员和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服务事项纳入兑换范围,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

“小积分”兑出乡风“大文明”
“这是我用助人为乐积攒的积分兑换来的,用起它感觉跟超市里买的不一样,很开心。以后我会继续帮社区独居老人收拾家务、打扫卫生。”兔峨乡永福社区居民和点全拿着2袋洗衣粉高兴地说。
“社区‘积分超市’兑换活动确实好,只要把自己家里收拾整齐、卫生搞好,就会给积分。平时利用闲暇时间参加社区环境整治等义务劳动,都会给相应的积分。用积分兑换的物品虽然不是很贵重,但代表的是一种荣誉,现在社区党员群众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兔峨乡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和星堂说。
兰坪县以积分兑换“小切口”,推动村风民风大转变,将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与“积分超市”有机结合,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移风易俗、基层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村级重点工作中来。同时,让“积分超市”真正成为引领群众、带动群众、教育群众的生动课堂和实践阵地,切实用“小积分”兑出乡村文明“新风尚”,让好习惯、好乡风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荣誉。
群众是基层治理的主体。今年以来,兰坪县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实现居民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积极探索网格化服务管理“积分超市”与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融合运行,通过制定《积分兑换办法》《积分细则》,在全县推行平安积分制度,投入建设资金353.1万元,建成积分兑换超市107个,把涉及的基层治理事项分列为服务管理、遵纪守法、公益服务等不同领域。2023年以来共开展平安积分评比兑换活动800余场,参与人数4万余人。以平安积分制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自治活动,从治理“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推动基层治理由“推着干”向“比着干”“争着干”转变,实现“共同家园一同治理”的目标。
来源:兰坪县委政法委 怒江州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