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央司令部近日宣布,已派遣3000多名士兵前往红海地区,以应对当地的紧张局势。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这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展示实力和影响力的举措,也有人担心这会加剧地区的不稳定和冲突。
红海地区的地缘政治重要性。红海是连接亚洲和非洲的重要水域,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运通道之一。每年有超过1万艘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和曼德海峡,运送石油、天然气、粮食等战略物资。红海沿岸有多个国家,包括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吉布提、也门、沙特阿拉伯等,其中有些国家存在内部动荡或与邻国争端。
也门自2015年以来一直处于内战状态,胡塞武装与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交战,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和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胡塞武装还曾多次袭击沙特境内的石油设施和机场。此外,埃塞俄比亚与埃及和苏丹之间也存在着长期的水资源争端,因为埃塞俄比亚正在建设非洲最大的水电站——大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GERD),而这一工程可能影响到尼罗河下游国家的水利利益。
美国在红海地区的利益和目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对于全球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战略考量。在红海地区,美国主要有以下几个利益和目标:一是保护自己和盟友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防止恐怖分子或敌对势力威胁到航运安全;二是维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阻止其他大国如中国、俄罗斯等在该地区扩大影响;三是推动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支持解决各种冲突和危机,促进人道主义援助和民主进程;四是打击该地区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如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
美军在红海地区的行动将面临的挑战和机会。美军在红海地区的行动无疑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赌博。美军可能会遭遇到各种困难和危险,如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武装分子袭击、地方政府不配合等。美军还可能会引发当地民众的反感和抵制,甚至激化地区的对立和敌意。
美军在也门的无人机打击行动虽然打死了一些恐怖分子,但也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引发了当地人的愤怒和仇恨。美军也有可能会收获一些成果和机会,如提高自己的威慑力和信誉,增强与盟友和伙伴的合作,促进该地区的安全与发展,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等。例如,美军在2011年成功击毙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给全世界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确保能源和贸易安全。红海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重要水道,也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通道之一。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中国从红海沿岸国家进口了约1.2亿吨原油,占其总进口量的23%。此外,红海也是中国与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贸易的重要航线。2019年,中国与红海沿岸国家的贸易额达到了约1100亿美元,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3.4%。因此,保护红海航运的畅通和安全对于中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红海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中国在该地区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以促进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
中国在吉布提建设了非洲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为中非贸易提供了便利;中国在苏丹建设了非洲最大的水电站——默罗水电站,为当地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中国在埃及建设了苏伊士经济特区,为中东地区提供了一个投资贸易平台;中国在埃塞俄比亚建设了非洲首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铁路,为两国人民带来了便捷。
增强地区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红海地区是非洲、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交汇点,也是国际和地区事务的敏感区域。中国在该地区积极参与维护和平与安全、促进对话与合作、解决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工作,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作用。
中国参与了联合国在苏丹、南苏丹、索马里等国家的维和行动,为稳定局势、保护平民做出了贡献;中国支持了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之间的和平协议,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发挥了中东问题四方机制(美国、俄罗斯、欧盟和联合国)成员国的作用,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提供了方案和倡议。
美国必须权衡利弊,尊重当地国家的主权和意愿,避免单边主义和干涉主义,寻求多边合作和对话沟通,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