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2023年08月05日15:14:05 国际 1334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蒙古地处内陆,东西两侧分别为中国和俄方,无法直接接触美国。纵使水陆路阻,蒙古仍借外交手段谋求开拓国际活动空间。比如过去蒙古曾自称为“世界最安全国家”,意在强调自己独特的地缘位置;现在蒙古又积极拉拢美国,力图建立“第三邻国”关系,减轻对中俄的依赖。最近,蒙古准备访美,将发表声明公开宣布与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充分表明了蒙古想要依靠美国力量来增强自身地位和作用。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蒙古国地处内陆,中国与俄罗斯隔邻左右,长期以来在经济上都对这两个大国存在一定依赖。具体来说,蒙古超过90%的对外贸易依赖俄中两国,能源进口也高度依赖俄罗斯。在这种背景下,蒙古多年来一直希望改变这种过度依赖的状态,发展经济的多元化。这也是蒙古试图与美国进行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能与美国建立密切的经贸伙伴关系,对蒙古实现经济发展将大有裨益。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所以美国也热情回应,将蒙古视为“可信赖的国家”,认为双方合作有益“印太”繁荣稳定。就不难理解了。

所谓“第三邻邦”,根源于蒙古受地理所限,边界皆是两国。故其创造此“第三邻邦”概念,意在彰显双方关系之密切。

所谓“第三邻邦”,乃蒙古国在冷战结束后自创的外交理念,其宗旨在于拓展外交视野,故一直在国际间寻觅潜在的“第三邻国”。鉴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蒙古被戏称为“世界最安全国度”,左俄战狼,右中龙,即便海霸难凌驾其上。

近年来,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控,迫使美国急需寻找替代来源。蒙古作为“过境之国”,也可通过俄罗斯天然气管道获益,每年获得10亿美元过境费。目前蒙古仍大量用煤,来自俄方的天然气,可助其尽快步入“绿色能源”时代,减少煤炭消费。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而蒙古也是稀土储量最丰的国家之一,对美意义重大。美国渴望通过与蒙古合作,确保稀土来源稳定,同时削弱两国在该领域的“双寡头垄断”。而美国也有拉拢蒙古、削弱两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考量。蒙古国的稀土储量中镧类储量约为250万吨,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3%。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事实上,蒙美在关键矿产合作已悄然展开。当日,访蒙韩国李度勋,和美国能源外交官费尔南德斯谈及蒙古重工业,共商合作大计。

会上三国宣布成立“韩美蒙矿产合作新机制”,就煤、铜、稀土等开采事宜展开合作。借此平台,三国可共享勘探成果,携手开发稀土资源。

然则纯就开采技术言,美国不具备提纯稀土的先进方法。故运输成双方合作的大难题。蒙古内陆深处,无海港无通商要道。在此背景下,美欲依赖俄罗斯之力量运矿出蒙。然俄方作为中国稀土供应的“铁杆伙伴”,断不会助美在双方贸易大战中寻觅“救命草”。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不得不说,美国此举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蒙古确实蕴藏稀土矿藏,但大宗稀土运输非常困难,空运不现实,陆运更难,陆路遥远难达。即便蒙古解决运输问题,也无开采提炼技术。故美国设想纯属一厢情愿。这充分说明我国出口管制显效,令美方焦急难平,不得不视蒙古为“救命稻草”。而蒙古是全球稀土储量较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为蒙古与美国的合作提供了契机。

访美蒙古国表态,一直视美为重要战略伙伴及挚友。从蒙古言辞可解读双层涵义:第一,蒙古长期希冀与遥远的美国密切,但居两大国之间地利不便;第二,美国若能给蒙古提供力量支援,助其抵挡中俄压力,蒙古愿成为美国“盟邦”。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如今,蒙古似已在中美两国间作出抉择。先前中国对钪锗等关键金属原料实施出口管制,美国遂四处寻觅替代来源。于是美国锁定了夹缝中的蒙古,与其签署大宗稀土订单,涉及3100万吨。

须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与出口国,此次出口管制完全是对美国政策的反制。在此背景下,蒙古访美加深稀土合作,显然未考虑中国感受。

蒙古为内陆国家,仅有中俄两邻。若要向其他国输出稀土,只能依赖中国港口。其已提出租用天津港出口美国稀土,此举明显挑衅中方。

可以确定的是,在中方严管稀土的当下,美欲从蒙古获稀土,恐需先征得中方同意,否则难有斩获。此外,为深化合作,蒙古与美签署“天空协定”,意味两国将开通更多直航航线。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据称,协定签后,美蒙直航有望在2024年开通,美机无需经中俄转机。然而,有关美机可直航蒙古的说法,立即在专家网友中引发争议。

问题在于,蒙古全境都被中俄两国领土“包围”,毫无海路可通。

无论美机直航蒙古,或蒙机直达美国,均须越过中国领空。若不与我国协商,即便翩翩飞机长出双翼,也难逾越我国的地方。未经中俄应允,美蒙何谈直航?故“开放天空”协定若不获认可,不过泛泛空文。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此事背后讯号令人担忧:蒙古开始主动靠拢美国,意图依赖美力量减少对周边大国依赖。

再谈稀土出口。若开放天空稍有碍俄面子,那么蒙古与美签大单对中国显然“难堪”。

因仅就在8月1日,我对镓锗稀金属出口实施管制。蒙古作为邻国,决非不知此举缘由:美国拉拢盟友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我方才以“颜色还颜色”,镓锗是制先进半导体原料。

且我对镓锗出口管制只是初步信号。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设卡阻断我国发展,我方不排除进一步对其他优势矿产采取类似管制。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面对此难题,中国不大可能直接满足蒙古请求,让稀土运往美国,否则将为美国经济战略提供更大空间。同时,中国亦不愿罔顾中蒙关系,拒绝蒙古请求。因此,斡旋之策或许是从中蒙经贸往来入手。中国可着眼于“过境”角度,让蒙古明白此举终究难以获益。如此一来,中国既可解决美国经济制裁压力,又可维系蒙古友谊。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其次,开采稀土还需具备提炼异性石能力,目前仅中俄具备。蒙古连基础条件都不具备,如何运输出口?

蒙古或许渴望“第三邻邦”,中俄虽不悦却也不会设障。但无论放开天空或稀土出口,皆非奥云额尔登一时头脑发热即可开展,何不好好依靠中俄发展?

2022年,蒙古GDP仅168亿美元,而天然气管道已为其带来近十分之一收入。中蒙天然气管道可谓三赢典范。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知大国责任重大,必将尽己所能帮助蒙古等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例如,中国在蒙古投资额已达120亿美元,投资矿产能源等领域;而美国投资仅10亿美元,主要在农业和轮胎制造业。

绝不能置之不理!禁锢镓刚宣布,蒙古飞机直通美国,妄顾我国提醒 - 天天要闻


另外,蒙古表面维持平衡,但种种迹象显示其正加速靠拢美国。美蒙正常合作我们无权干涉,但若损害中国利益,我们必将反制。

综上所述,蒙古试图通过制衡各方来谋求自身最大利益。考虑到稀土资源配合的重要性,中国有必要加强同蒙古的战略合作,通过经济援助和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同时,还需警惕美国利用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张该地区影响力。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严防美国大豆“洗产地” - 天天要闻

中国严防美国大豆“洗产地”

“2024年,来自美国的高粱、玉米、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占国内粮食消费量的比重很低,而且基本都是饲料粮。这些品种的可替代性较强、国际市场供应充足”文|《财经》记者 焦建编辑|苏琦随着中国采取增加关税等方式系统性降低对美国大豆进口,为制止美国大豆出现“洗产地”等现象,国内相关进口产业链正在出现一系列相应调整。...
泽连斯基拒绝普京72小时停火提议 - 天天要闻

泽连斯基拒绝普京72小时停火提议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今天(5月3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记者交谈时明确表示,他拒绝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的在5月8日至10日实施72小时停火提议。泽连斯基坚持应尽快实现30天停火。
美核心圈重大改组:有人身兼四职,有人白宫“失宠”? - 天天要闻

美核心圈重大改组:有人身兼四职,有人白宫“失宠”?

美国《政治报》网站2日援引三名不具名的白宫官员的话报道说,鲁比奥预计身兼国务卿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双重角色至少半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些高级顾问甚至有意将这一安排永久化。路透社说,这是今年1月特朗普上任以来对其核心圈子的首次重大改组。至此
塞内加尔多方联动防范城市内涝 - 天天要闻

塞内加尔多方联动防范城市内涝

随着西非雨季临近,塞内加尔正加紧部署防汛工作。塞内加尔国家卫生办公室日前在首都达喀尔及全国多地启动雨季前清淤排涝专项行动,调动大批人力和重型设备,联合社区力量清理排水渠道,力求将城市内涝风险降至最低。4月30日,吸污车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市郊盖贾瓦伊区排放污水。新华社记者 司源 摄4月29日,在塞内加尔首都...
女医生举报出轨丈夫竟掀翻医学界,起底协和博士家族特权链! - 天天要闻

女医生举报出轨丈夫竟掀翻医学界,起底协和博士家族特权链!

女医生举报渣男老公,原本只是想惩罚丈夫和小三小四,结果拔出萝卜带出泥,掀翻了整个医学界,还炸出了特权链!院士、国企老总、天才博士集体翻车,就连大名鼎鼎的知网都连夜删论文!出轨门成了反腐门,今天这条内容,咱们就扒一扒这些人是如何把治病救人搞成
刘宗义:黔驴技穷的印度,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 - 天天要闻

刘宗义:黔驴技穷的印度,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宗义】过去十余日,印巴冲突不断升级: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随后印度与巴基斯坦均采取强硬措施:印度政府指责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装组织所为,并采取了包括关闭印巴边境口岸、驱逐巴外交人员、暂停《印度河河水条约》等在内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