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特派记者与阿德亚曼民众一起排队撤离震区,4小时才等来大巴,人们期待破碎的家园早日恢复

2023年02月13日22:20:03 国际 1778

极目新闻特派记者 满达 胡莉 发自土耳其阿德亚曼

后方统筹记者 李曼英 宋清影 实习生张佳怡

土耳其时间2月13日上午9时,极目新闻特派记者结束在阿德亚曼的采访,前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受强震影响,阿德亚曼许多房屋被毁,大量民众无家可归。由于日常的交通系统整体瘫痪,人们需要集中排队报名,通过政府统一安排的大巴,才能从阿德亚曼撤离,前往新的安身之所。

土耳其时间2月13日下午1时,在阿德亚曼省政府大楼排队等待4小时后,记者终于搭上了前往安卡拉的大巴。4个小时的等待里,记者与许许多多的阿德亚曼普通民众以及难民有过短暂的交集。他们的处境让人唏嘘,他们的坚强与乐观也让人感动。

无家可归的民众排队撤离

阿德亚曼本身是有机场的,如果一切正常,从阿德亚曼就有航班直飞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其他地方。但是震后,阿德亚曼整个公共交通系统几乎全部瘫痪,大部分居民区受到严重破坏,不少民众需要从此地撤离,交通资源变得异常紧缺。

土耳其时间2月13日上午9时,在阿德亚曼省政府大楼,记者看到,大楼大厅有一个咨询台,来咨询怎么离开阿德亚曼的民众络绎不绝。不少人带着小孩儿,还有一家好几口都在那里等待咨询。除了排队咨询、等待离开的普通民众外,还有一些此前从叙利亚过来的难民。他们来此处等待政府的安排。记者了解到,阿德亚曼的交通目前由土耳其的应急管理部门统一进行调配,有撤离需求的民众需要先向工作人员报名登记,工作人员再根据这些需求统一安排大巴。从阿德亚曼省省政府门口出发的大巴有几处目的地,其中之一是前往阿德亚曼机场,而后坐飞机离开,不过,到达机场后,不一定有机票。只能先到机场,再做进一步安排,滞留机场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担心没有机票,也可以乘坐大巴到其他周边城市,例如安卡拉。民众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等待大巴的过程是漫长的。从上午9时开始,尽管有志愿者引导,有土耳其媒体朋友帮忙了解、沟通,记者排队登记、等候大巴还是花了不少时间。记者在阿德亚曼省政府大楼的避难处看到,在这种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一名父亲将宝宝放在沙发椅上,而后想办法逗他开心。他想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开心点,不受灾难带来的苦痛的影响。

极目新闻特派记者与阿德亚曼民众一起排队撤离震区,4小时才等来大巴,人们期待破碎的家园早日恢复 - 天天要闻

一名父亲想办法逗他的孩子开心

在等候大巴期间,一名土耳其父亲带着他10多岁的女儿爱丽丝朝着记者走了过来。爱丽丝说,她对中国很感兴趣,想和记者合照。在合照过后,她开心地笑了,却并不满足。她又通过爸爸手机上的翻译软件,问记者能否给她一个邮箱地址,她好把合照发给记者。记者把邮箱地址给他后,她又问记者要了手机号。愉快地合影和交谈,让我们几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暂时忘记了地震带来的阴霾与不便。

极目新闻特派记者与阿德亚曼民众一起排队撤离震区,4小时才等来大巴,人们期待破碎的家园早日恢复 - 天天要闻

爱丽丝问记者要邮箱地址

土耳其时间2月13日下午1时左右,记者搭上了前往安卡拉的大巴,与记者同行的,还有另外40多名乘客。这趟旅程是辛苦的,需要10多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选择却是最稳妥的,因为至少不会滞留机场,无处可去。

她家80多个熟人均在地震中丧生

尽管语言不通,肤色不同,但身处同一个时空,面对灾难,人们总能结成彼此信任、互诉衷肠的人类共同体。

等大巴期间,一名身穿蓝色衣服的小男孩闯入记者视线,他正自顾自玩耍,却突然哭了起来。记者给了他一小块蛋糕后,他朝记者甜甜一笑。随后一名男子带着一个身穿红衣的男孩走了过来。交谈中得知,男子是两个小男孩的父亲,大一点的男孩5岁,小的3岁,父亲说阿拉伯语。男子告诉记者,他们家住阿德亚曼市,在地震中,他的家被夷为平地。更让人难过的是,5岁大儿子的耳朵似乎受到影响,现在已经听不见声音了。谈话中,5岁的哥哥因为听不到声音,不断在哭闹。3岁的弟弟则开朗很多,他似乎并不清楚发生在哥哥身上的事情。

“家没有了,我们现在无家可归。”男子说,现在他和妻子最紧迫的事,就是治好孩子的耳朵。他们正在等待政府的安排,前往下一个不确定的城市。但他们最想去的是伊斯坦布尔,因为在那里孩子也许能得到治疗。

随后记者又遇到了苏黛一家,苏黛是一名15岁的高中女生,她和父母以及弟弟妹妹生活在阿德亚曼。看到记者是外国人,苏黛和爸爸先过来跟记者打招呼,于是大家聊了起来。原来,苏黛的爸爸是当地的卡车司机,妈妈是家庭主妇。苏黛的弟弟妹妹都已经上学了。在地震中,苏黛的家被摧毁,他们所认识的80多个熟人也全部遇难。幸运的是一家人都安好。但由于家乡被严重破坏,他们接受政府安排,准备前往土耳其的梅尔辛。苏黛一家表示,他们在梅尔辛没有亲戚和朋友,但他们依然需要继续学习和生活。他们希望两到三年后,家乡阿德亚曼能够恢复如常。他们到时会回归故里,再次开启新的生活。

在大厅等待时,还有两名土耳其男子和记者进行了交谈。其中一名男子戴着帽子,留着络腮胡子,和另一名男子看起来仿佛兄弟。结果询问下才知,他们竟是叔侄,都是阿德亚曼当地人,都来自萨达特家族。他们对中国很有兴趣,也很想来中国做客。当记者问萨达特叔侄,他们接下来想要去哪个城市时,他们表示,哪里都不去,就留在这儿,因为要重建自己的家乡。萨达特叔侄告诉记者,阿德亚曼在地震前是一个漂亮的小城市,他们的家就在市郊,那儿还有一个当地著名的景点内姆特鲁公园。他们认为,重建家乡可能还要两到三年,但他们相信这座城市会恢复如初。萨达特对记者说:“你还会回到这儿吗?欢迎你再回到我们的家乡来。”

极目新闻特派记者与阿德亚曼民众一起排队撤离震区,4小时才等来大巴,人们期待破碎的家园早日恢复 - 天天要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