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红马甲”,奔赴疫情防控一线;换装“医护白”,入户提供核酸检测。号角吹响,旗帜高扬。“我报名”“我参加”“我志愿”……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潮南全区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迎难而上、深入一线,主动“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在抗“疫”一线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红色堤坝”。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日,潮南全区各行各业近4000名在职党员和志愿者赶赴一线,定点支援涉疫镇122个核酸采样点,其中就地转为志愿者的在职党员284人。

党员上门宣传防疫政策
吹响“红色号角”,战疫生力军火速集结
10月31日,潮南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紧急发布公告,决定对陈店镇、司马浦镇、仙城镇全域实施临时管控措施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根据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潮南区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统一部署,向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关于迅速启动“双报到双服务”平急转换机制助力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吹响了从常态化疫情防控转入应急处置状态的号角。紧接着,连夜组织各部门单位摸排现有工作人员数量,调派“双报到”单位在内的区直部门党员干部,迅速下沉到封闭管控区域最重要、最关键、最吃紧的岗位,与基层一线工作者、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并肩战斗、同心抗疫。
“请全体工作人员迅速到镇政府大楼前集合,出发前往陈店镇支援抗疫!”深夜,两英镇迅速启动平急转换机制,一支由镇机关党员干部组成的党员先锋队火速集结。两英镇的党员先锋队只是一个缩影。

夜幕下的党员先锋岗位
当晚,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潮南统筹全区各镇(街道)报到力量,从临时管控镇之外的8个镇(街道),各抽调20名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精锐力量组成党员突击队进行紧急支援,全力以赴助力抗疫工作。11月1日晚,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区委组织部连夜再从区直单位抽调80名干部驰援陈店镇和仙城镇。
连日来,在交通卡口、留观服务点、临时核酸检测站等成立71个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44支,设立党员先锋岗112个,切实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坚强有力的工作。

党员志愿者与公安干警在卡口执勤
凝聚“红色力量”,众志成城聚火成炬
10月31日凌晨5时许,陈店镇48个采样点提前完成场地布置。搬物资、搭帐篷、摆围栏、贴指引、拉警戒线……疫情当前,潮南广大党员干部不分昼夜,就地“转岗”为村(社区)的核酸检测协理员、防疫值守协管员和秩序维护协查员。
他们有的化身“红色轻骑队”,冒着绵绵细雨,穿梭在乡间小路,利用大喇叭号召群众进行核酸检测;有的将自己的私家车改造成便民服务顺风车,搭载医务人员和村民往返于采样点和住宅区。

在职党员就地“转岗”为村(社区)的核酸检测协理员
在陈店镇核酸采集现场,身穿防护服的陈店镇卫生院护士林少吟熟练地为居民测温扫码。在厚厚的防护服下,手心磨起了一个个水泡,连续五六个小时无法饮水进食的她说:“我要完成全部的核酸采集任务再吃饭。面对疫情,我会尽全力把工作做好,相信其他人也和我一样,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团结一心,方能聚火成炬。
除了奋战在核酸采集点的人,外卖员和货车司机协助工作人员运送搬抬新鲜蔬果、餐食上门入户,虽然一趟趟下来早已汗流浃背,但用满满的奉献和担当拎稳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党员和志愿者协助运送餐食上门入户
此外,潮南区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区委号召,快速行动,发挥自身部门职能和优势,在一线和后方,在线上和线下,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巨大社会力量。
市、区两级组织部门紧急下拨40万元专项党费和一批口罩等物资,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区市场监管局、工信局等单位积极发动本系统本领域筹措物资,汇聚爱心驰援抗疫一线。区非公企业党委、社会组织党委及相关行业主管单位迅速响应、精准对接基层需求,积极引导“两新”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人员、物资等各方面援助,全面助力疫情防控,凝聚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记者】郑淼鑫 张伟炜
【见习记者】彭深
【通讯员】彭链滢 吴婉纯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郑淼鑫;张伟炜;彭深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