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江月
据“今日俄罗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法令,承认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四个州为“独立”于乌克兰的地区,并准许加入俄罗斯领土,这些法令立即生效。
无疑,莫斯科这个动作是在很多人预料之中了,不过接下来将对俄乌冲突产生多大冲击,现在还不好说。美西方再次表态,他们不会承认这次“入俄公投”的结果。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批评俄罗斯,“并吞乌克兰占领区的公投,无异于对乌克兰领土的公然掠夺”。美国总统拜登则表示,美国“永远、永远、永远”不会承认“入俄公投”。一连用了三个“永远”。
乌克兰这边,泽连斯基已经表示,不论“入俄公投”有什么结果,乌克兰军队在东部和南部的反攻都不会停下脚步。他呼吁美西方国家为乌克兰提供更多的地面重型武器和弹药。布林肯也表示,美国将继续全力支持乌克兰。
美国国防部29日宣布新一批金额达到11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向乌克兰提供的更多武器装备。五角大楼声称,这次的军事援助目的是加强乌克兰的中长期军事防御能力。这批新的武器援助主要包括“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与配套弹药、无人机反制系统、雷达及装甲车辆。
自2月24日俄乌冲突打响以来,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的金额已达到162亿美元。
从目前战场上来看,乌克兰军队的反攻已经在红利曼取得非常大的优势,一旦这里被乌克兰军队夺回,那么将直接威胁卢甘斯克俄军和乌东部亲俄武装建立的防线,这对俄方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而如果乌克兰军队拿下红利曼,在战场上的士气将会再次振作。西方对乌克兰的武器支援如果能跟上,那对俄罗斯来说将面临持续性的压力,毕竟乌东民兵这半年来消耗殆尽,俄罗斯在进行部分军事动员后,新的兵源是否能尽快派遣到战场,仍是一个未知数。
俄罗斯官方,从总统普京到国防部长绍伊古都表态,派遣到战场上的退役人员都必须经过足够的培训。这样一来,时间可能并不是两个星期就能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10月初对于俄乌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关键时期。
在外部舆论上,俄罗斯也面临压力。因为“入俄公投”举行之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9月29日发表声明表示,俄罗斯将乌克兰部分地区纳入本国领土范围的行为,在现代世界没有任何地位。
古特雷斯还补充说:"俄罗斯任何继续朝这个方向发展的决定都将进一步危及和平的前景。它将延长对全球经济的巨大冲击,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不良影响,并阻碍我们向乌克兰和其他国家提供紧急援助的能力。“古特雷斯警告俄罗斯,“远离深渊为时不晚。”
从接下来欧洲对俄态度来看,由于“北溪”油气管道在海下被炸,而且目前各方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是谁干的,而美欧媒体则把矛头对准俄罗斯,认为这是俄罗斯利用潜艇运送的蛙人部队,在海面下几十米深度进行的破坏活动,从而在油气输送方面扼住欧洲的咽喉。
欧盟也启动了新一轮对俄罗斯的制裁,这次的制裁会进一步影响俄罗斯对欧盟的出口,预料将使俄罗斯再减少70亿欧元的收入,此外,对用于军事的关键技术,如航空物品、电子元件和特定化学物质等也将实施更多的出口禁令。
综合来看,在俄罗斯经过“入俄公投”把乌克兰四地纳入本国领土后,有几个趋势值得注意:
第一,乌军为证明自己,并且尽快夺回对这四个地区的控制权,将会加大火力进行反攻。包括在南线的赫尔松一带,俄军和亲俄武装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据俄新社等媒体9月30日透露,乌军当天凌晨已经对赫尔松加大袭击,赫尔松军民行政机构负责安全事务的第一副指挥官在乌军的袭击中死亡。这就表明乌军意图尽快在东部和南部对俄军实现两线反攻。
第二,俄罗斯到底这次部分动员后,能征召多少退伍军人前往乌克兰战场,这是十分关键的。如果俄罗斯能够顺利实现征召30万人的目标,而且对乌宣战,那很可能对整个冲突局面带来一个巨大的扭转。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些退伍人员的培训要到位,而且俄军武器弹药也要到位。
第三,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也会继续,当然规模可能会逐步减少,因为随着冬季的到来,欧洲接下来要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本国的民生领域以及经济的改善上。如果这个时候还把大量的资源投向乌克兰,可能丢掉的将是自己的政权。
德国方面已经表示,10月将提供乌克兰一批IRIS-T“中层防空系统”,其防空能力比之前欧洲提供给乌克兰的防空武器强大数倍。这种中程地对空防御系统,可拦截方圆40公里内各种空中威胁,包括战斗机和来袭导弹,并且精准度极高,比乌克兰现有的俄式防空系统更加可靠。
德国方面第1批将提供4套这种“中层防空系统”,并希望在今年年底能完成部署,其余的在明年初完成。因此,只要俄罗斯不动用战术核武器,俄乌冲突双方的战术打法就没有太大的变化,现在关键的问题就看俄罗斯是否能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