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2022年09月29日13:43:16 国际 1845

2011年,一桩华裔妻子谋杀丈夫的案子震惊了全美。毕业于北大,担任了十年化学师的李天乐选择用铊毒杀丈夫,使大众在朱令案之后再一次认识了这种可怕的剧毒物。她是否受到朱令案启发?同在异国奋斗的亲密夫妻为何走到无可挽回的一步?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身着职业装的李天乐)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婚姻尽头的死亡


2011年,李天乐和丈夫王晓业二人已结婚十年,也走向了感情的终点。在历经一系列烦琐的离婚程序后,两人终于迎来了1月14日。


这天是他们两人原定正式办理离婚手续的日子。然而王晓业却因身体疼痛难忍,自行开车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医疗中心治疗,随后住院。医生初步诊断王晓业得了流感,但住院治疗后,他的健康状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一路恶化,并且出现了脱发、恶心呕吐以及疼痛敏感等类似中毒的症状。


王晓业告诉医生,怀疑是妻子李天乐给自己下了毒,并坚持自己要进行尿液检测。


但这一说法并没有被院方重视。院方认为,王晓业可能在疼痛的重压下产生了幻觉,还派了精神科的医生为他做了诊断。


直到1月17日,轮到一名华裔护士换班看护王晓业12个小时,她细心记录了他的症状,并在回家后仔细查找原因。


当时在网络上已经有不少关于朱令案的报道,这名护士在查看该案报道后,认为王晓业很符合铊中毒的症状,她随即向医师汇报,希望能为王晓业做相关的检查。


判断铊中毒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检测后,医院直至25日才拿到检测报告。报告显示,王晓业体内的确含有大量的铊。铊中毒一直没有特别理想的治疗药物,普鲁士蓝(六氰合高铁酸铁钾)作为一种能够阻止身体继续吸收铊并加速排泄已有铊元素的药物,通常是治疗铊中毒的首选。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2003年,美国才将普鲁士蓝胶囊列入口服药物)


然而普鲁士蓝当时在美国仍很稀缺,尽管有包括新泽西毒物控制中心等多个机构努力筹集,但药物资源本就稀少,加上受到冬季大雪造成的恶劣交通的影响,这些努力最终还是白费了。


1月26日,拿到检测报告后第二天,王晓业不治身亡。


院方发现王的中毒迹象时已经报警,FBI和有关当局当即介入调查。很快,他们发现李天乐在1月28日为自己和孩子购买了最近几天回国的单程机票,并为孩子匆匆申请回国的签证。他们随即以干扰调查的罪名将其逮捕。


两周后,密德塞斯郡(Middlesex County)检察官办公室以谋杀罪名,对这名在著名药企工作了十年的化学师提起诉讼,指控她用铊谋杀了自己的丈夫。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光鲜的背后


在外人看来,李天乐和王晓业是一对令人艳羡的“人生赢家”。


李天乐出生于1971年,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后继续在北大攻读硕士。来自无锡的王晓业比李天乐小一岁,本科在南京化工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学习,提前一年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读研。他们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王晓业的清华毕业照)


在北大学习期间,李天乐曾有一名交往数年的男友。两人不仅是同班同学,还在考研期间互相鼓励、陪伴,感情较为深厚。但二人对之后的生活安排有无法消除的分歧。


李天乐一直有出国深造的意愿,但对方却始终不想出国。最终两人就此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只能遗憾分手。


李天乐和王晓业的相识大约就在此前后,但对于确切的时间点却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称,二人是在出国前的一次联谊会上认识的,王晓业对当时还未分手的李天乐一见钟情,并执意追求。两人因为共同的出国愿景有了深度沟通,进而发展成恋情,一起于1998年出国。而据美联社的报道称,李天乐和王晓业是于出国之后才在宾夕法尼亚州通过校友会一类渠道认识彼此,当时两人都已经在美国常青藤高校读博。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身处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中的二人神采奕奕)


到美国后,一如大部分的留学生,李天乐二人也度过了一段较为艰苦的求学生涯。但2000年前后,随着二人博士毕业开始工作,他们的生活境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王晓业在华尔街谋得了一份电脑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李天乐也进入到著名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担任化学师。


一年后,两人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仪式,并于三个月后顺利拿到绿卡。接下来的几年中,他们一直在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


2008年,两人终于拥有了自己在美国的房子,入住新泽西州孟洛镇的史坦利街。次年,李天乐顺利诞下一名男婴,这一年李天乐已经37岁。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李天乐和王晓业花费63万美元购入的房产)

二人的生活表面上看来毫无疑问是光鲜、成功的。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学历、工作和房子,他们都已经拥有,而且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生活也似乎充满甜蜜。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李天乐和王晓业二人婚礼后在费城拍照留念)


但二人的婚姻实际上早已千疮百孔。


早在买房子之前,两人之间就有了巨大的矛盾。


据二人的亲友描述,王晓业是一个非常活泼、爱玩爱说笑的人,也正因如此,他常常与异性产生绯闻。王晓业是否有具体的出轨的行为,已无从考证。但在性格上有些较真的李天乐显然是不满这一点的。


此外,求学工作的压力也使得两人很少有感情上的真正交流,李天乐也不时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失望。买房前,她曾经向王晓业埋怨他眼里只有工作,没有自己。买房后,两人的关系一度缓和,但孩子出生后,这些没有消失过的矛盾又激化了。


两人在照顾孩子的事情上矛盾尤为突出。有知情网友称,李天乐因为生孩子时年纪比较大,得了妊娠糖尿病,怀孕和分娩时非常辛苦。小孩子对奶制品、淀粉类等食物有严重的过敏,带起来也不容易。


对此,王晓业提议李天乐辞去工作,在家全职照顾孩子。看重自己事业发展的李天乐没有同意,相反还去竞聘了主管职位。


但李天乐并没有如愿竞选成功,她把这次失败也归咎于自己的婚姻生活,抱怨说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自己的生活却不尽如人意。王晓业也被这样的抱怨激怒了。自此,两人总是争吵不休。


在2010年两人决定离婚之前,就连不太与他们打交道的邻居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他们的争吵声,有时还需要警察上门调解。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灼烧的失意


当焦灼的情绪无法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安抚,李天乐的情绪问题越来越明显。


2004年和2008年,李天乐曾两次被控攻击、骚扰以及跟踪,但这些控诉最终都被撤销,并被转交给家事法庭。


她的攻击和骚扰都是针对一名同事,这名同事还向法庭申请到了针对李天乐的保护令。事后王晓业家人的律师称,该名同事正是李天乐前男友的妻子。但其他报道中并无提到其前男友后来也到美国发展的情形,只是记载了李天乐曾打电话骚扰和辱骂前男友的妻子。


有生活在当地的网友发帖称,李天乐在生活中出格的强硬行为有很多,不仅是在公司和同事有矛盾,还常常因琐事闹到警察局,而且李往往认为自己在矛盾中是受害的、正确的一方。


这样的情绪在购房后也许得到了短暂的舒缓,但孩子的出生又让李天乐疲于家务和争吵。可以推想,她的精神状态一直处在较为紧绷的状态。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认识李天乐的网友回忆她本科时的听课细节,当时她还是一个给人“秀气文静”印象的女孩)


当李天乐深陷于情绪和家务的旋涡时,王晓业对她并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怀和照顾。相反,王一直与其他异性有着较为亲密的来往。


2010年,两人决定要离婚,但次贷危机后,房产市场一蹶不振,二人无法迅速将居住的房子变现分割,便只能选择暂时仍居住在同一屋檐下。


此时,王晓业显然认为自己已经可以不再受婚姻关系的约束,经常会带女生回家。这让李天乐大为光火。她不仅阻止王晓业结交新女朋友,还曾经有一次将对方赶了出去。这些不满和愤怒终于积攒成杀人的怨恨。


从这一年的12月开始,李天乐开始向王晓业投毒。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铊中毒


很多读者应该对铊比较熟悉,我们再科普一下这种毒物。


铊是一种剧毒的放射性金属,无色无味,一公克即足以致命。它能够阻断人体对钾的吸收,影响细胞生存,还会攻击神经系统、胃与肾脏。中毒者往往会有脱发、恶心呕吐、下肢麻木、疼痛敏感以及视神经萎缩等临床反应。严重中毒者将会永久性脱发、下肢无力、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且容易失眠和焦虑,甚至攻击自己和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除长期与使用铊的工业原料接触的操作者外,矿山开采或土壤污染附近的民众也有可能面临慢性铊中毒。急性铊中毒一般都缘于误食和投毒。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今年2月份,网友在微博为家中急性铊中毒的孩子求取普鲁士蓝)


在目前已知的铊中毒案件中,近乎半数来自中国。


1995年,清华女生朱令被投毒,至今没有破案,而朱令智力、视觉、肌体和语言功能始终没有得到恢复,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1997年,北大也发生了一起铊投毒案件,化学系学生王某因私人恩怨向同学投毒,后王畏罪自首,被投毒者通过治疗幸运地脱离了危险。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广为人知的朱令案至今仍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弦)


这两起案件都发生在李天乐在北大求学前后,她起意投毒,很有可能是受到了这两个案件的影响。


自2010年12月起,她利用自身职务的便利,先后向公司申请领取了四瓶铊,而当她将铊归还库房时,容量仅剩原有的10%。但李天乐工作中的实验并不需要铊。当检方检查李天乐家里时,也发现了部分的铊。除了归还和剩余的部分(大约还剩余小半瓶),其他的铊都被李天乐用在了王晓业身上。


铊中毒患者往往不会立刻表现出症状,而是过一段时间(往往要长达数周)之后才会出现种种反应,这也使得下毒者难以确知何时可以停止投毒。这也解释了为何李天乐会在家中留存一部分铊,并在王晓业身亡后突然购买机票。


王晓业在出现中毒症状后,大约也是受到朱令案的启发,猜测到了真相,所以才赶往普林斯顿大学医疗中心。只可惜他的坚持在此并未获得足够重视。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无人幸存的悲剧


当李天乐穿着绿色囚衣,戴着金框眼镜走上被告席时,她的表情看起来十分拘谨,又带着一丝淡漠。审理这桩案件一共耗时两年半时间。直到2013年7月10日,该案陪审团一致裁定,李天乐谋杀王晓业罪名成立。


一直以来,李天乐及辩护律师始终坚持己方无罪,李称自己已经与王晓业达成离婚财产协议,而且协议中明确了王将要支付儿子的抚养费用,没有谋杀丈夫的动机。在她最后所做的个人陈情中,仍然再次重申没有谋杀丈夫。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身穿囚衣出庭的李天乐)


但控方在结案陈述中申明,李天乐有预谋地、冷血地、残忍地杀害了其丈夫王晓业,应判以重刑,即终身监禁。她当庭还宣读了王晓业父亲王明从中国发来的亲笔信。王明在信中表示,他与妻子辛苦培养王晓业,如今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的余生都要生活在悲伤中。他相信美国的司法体系,望法官能重判李天乐,还他们公正。


最终,法官考虑到李天乐之前没有犯罪记录、尚有年幼儿子等事实,由此裁决:李天乐被判有期徒刑75年,将在州监狱服刑。根据相关条例,时年44岁的李天乐,必须至少服刑62年6个月19天(即整个刑期85%的时间)后,才有可能被保释。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检察官展示试管中的铊)


王晓业的家人还对李天乐就职的制药公司及普林斯顿大学医疗中心提起了诉讼,认为二者均存在失职行为。制药公司在明知李天乐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仍然给李提供了铊,并且这种剧毒物质并非李的工作必需物品。而医疗中心未能尽到诊断和治疗的职责,导致对王晓业的治疗有了一定延迟,最终导致王的死亡。


李天乐被捕后,她两岁的儿子就被送到了寄养家庭,她的母亲只身从中国前往美国,替她照顾幼子。当她被判获刑75年时,她的孩子才仅仅4岁,而她的母亲已经70岁。她在个人陈情中提到这点时,感谢了妈妈,并忍不住哭了起来。大约两年后,李天乐的母亲回到了中国,美国一个家庭领养了他们年幼的孩子。


北大女化学家铊毒杀夫案 - 天天要闻

(李天乐在庭上哭泣)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处长夫妇双双被策反!境外间谍情报机构这些招数须警惕 - 天天要闻

处长夫妇双双被策反!境外间谍情报机构这些招数须警惕

当前,保密工作形势复杂严峻,我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一直是境外间谍情报机构觊觎的重点目标,他们不遗余力进行政治渗透、情报窃密、勾连策反等破坏活动,对我国家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必须绷紧思想之弦,强化危机意识,时刻警钟长鸣。
3小时!破案! - 天天要闻

3小时!破案!

离车上锁 记得抽钥匙。防范电动车被偷盗,离开车时,要随时随地锁车,并将车钥匙随身携带。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 天天要闻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被不起诉人的住所地和违法行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实行政处罚?日前,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检察院通过向异地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并以办案为契机,实现湘黔四地联动会签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协作机制,为一起跨区域涉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已为1263名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家里配备了护理床、制氧机以及床头“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都会连接到市级智慧养老数据聚合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