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夹”真的会“咬人” 这些场景避免使用

2025年06月15日20:00:13 宠物 1094

近年来,时尚便捷的“鲨鱼夹”受不少女性青睐,其锯齿设计和快速固定头发的特点广受欢迎。然而,多地曝出因佩戴“鲨鱼夹”摔倒或碰撞导致受伤的案例,这款流行发饰在意外发生时可能变身“凶器”,引发安全问题。

前段时间,河南的纪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因为低血糖在家中摔倒,她头上戴的“鲨鱼夹”受到撞击破碎,断裂的锯齿扎破了她的头,她紧急去急诊缝针治疗后才化险为夷。

一个小小的发夹,成为伤人利器。实际上,这并非个例。近年来,“鲨鱼夹”伤人屡屡发生。

2024年10月,江苏宿迁泗阳县解放路消防救援站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有一名女士骑电动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摔倒,佩戴的“鲨鱼夹”碎裂扎进了头部。到达医院后,由于缺少相应的专业工具,无法取出,需要消防员帮助。

2024年,在四川成都,胡先生和女友骑电动车时摔倒。他的女友由于后脑着地,且戴了尖锐的“鲨鱼夹”,导致头骨骨折,不幸成为植物人。

2023年,在江苏连云港,一位母亲抱着孩子行走时滑倒,头部摔在地上,后脑处戴着的鲨鱼夹受到撞击破碎。女子当场身体抽搐,出现心搏骤停。危急时刻,路过的护士挺身而出,对女子进行胸外按压急救,不久后,女子恢复了心跳并逐渐清醒,转危为安。

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不少网友都分享过自己佩戴“鲨鱼夹”摔倒,导致头部被扎破缝针的经历,不少亲历者心有余悸。

发夹梳齿暗藏危机 消防试验展现危险性

小小“鲨鱼夹”看似只是普通发饰,却在意外发生时变成“隐形凶器”。那么,“鲨鱼夹”杀伤力从何而来?为什么会使人受伤严重?

试验中,消防人员准备了金属、塑料材质的五款“鲨鱼夹”,将它们分别夹在西红柿、青萝卜、哈密瓜、鸡腿、五花肉上。记者看到,所购金属发夹的咬合力明显比塑料材质的要大,在食物表皮上留下了痕迹。

“鲨鱼夹”真的会“咬人” 这些场景避免使用 - 天天要闻

消防员将发夹夹在土豆、萝卜、哈密瓜上,从1.6米的高度落下,金属发夹尖锐的梳齿深深扎入食物,达1厘米。梳齿越尖、越少,造成的伤痕越深。

消防人员介绍,“鲨鱼夹”往往都夹在女士的脑后正中,这个位置没有太多的组织覆盖,最脆弱,一旦受到撞击,可能会损伤中枢系统,甚至危及生命。而“鲨鱼夹”咬合头发时梳齿方向,使头部更容易受到伤害。

“鲨鱼夹”真的会“咬人” 这些场景避免使用 - 天天要闻

生活中,人员意外仰面滑倒,“鲨鱼夹”是如何伤人的?江苏连云港的消防人员利用1.65米高,60公斤的人偶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中,消防员将冬瓜固定于人偶后脑处,将人偶直接推倒,冬瓜基本没有受到伤害。接着,消防员将金属“鲨鱼夹”夹在冬瓜上,并固定于人偶头部,再将人偶以同样方式推倒。金属“鲨鱼夹”的锯齿穿透了冬瓜表皮,直接“钉”了进去。

“鲨鱼夹”真的会“咬人” 这些场景避免使用 - 天天要闻

不管是较坚硬的冬瓜,还是较柔软的猪肉,在冲击下,金属发夹都深深扎了进去。那么,换成塑料发夹会怎么样?在对比试验中,消防员在人偶后脑部绑上鲜肉,模拟头部的皮肤,并夹上塑料发夹。可以看到,人偶倒地的瞬间,塑料发夹梳齿被摔断,形成了能够划破皮肤的尖锐棱角。

驾车、运动、湿滑场所勿佩戴“鲨鱼夹”

针对“鲨鱼夹”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防人员提示,在驾车、乘车、健身运动时,注意不要佩戴“鲨鱼夹”,在厨房、浴室、泳池、温泉等易滑倒的地方,也不要使用“鲨鱼夹”固定头发,更不要给儿童使用。

消防人员介绍,为了防止意外撞击导致的伤害,日常驾驶、乘坐车辆时,最好不要佩戴“鲨鱼夹”。

“鲨鱼夹”真的会“咬人” 这些场景避免使用 - 天天要闻

为了直观呈现刹车造成的冲击力量,试验中,消防员将“鲨鱼夹”夹在哈密瓜上,绑在车辆副驾的头枕处,消防员坐在副驾上。随后,在安全路段,另一位消防员驾驶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了一段路后,紧急刹停车辆。巨大的惯性使得消防员的后脑与座椅头枕剧烈碰撞。

“鲨鱼夹”真的会“咬人” 这些场景避免使用 - 天天要闻

记者看到,由于紧急刹车,消防员的头部向后撞在头枕上,这个力量使发夹插入了瓜中,达三毫米深,拔出来能看到清晰的孔洞。

因此,消防人员提示,在选购“鲨鱼夹”时,尽量不选用金属材质、梳齿尖锐且密集的。在驾车、乘车、健身运动时,注意不要佩戴这类发夹,在厨房、浴室、泳池、温泉等这类易滑倒的地方,也不要使用“鲨鱼夹”固定头发,更不要给儿童使用。一旦头部受伤,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总台央视记者 赵雨彤 李兵)

(来源:央视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宠物分类资讯推荐

泰媒:从佩通坦到普坦,泰国一周内出现三个总理 - 天天要闻

泰媒:从佩通坦到普坦,泰国一周内出现三个总理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泰国原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普坦3日被任命为代理总理,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为新内阁主持宣誓就职仪式。泰国《曼谷邮报》当天报道称,普坦成为泰国一周之内出现的第三位总理。被停职的总理佩通坦宣誓就任文化部长。佩通坦受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通话录音遭泄露一事影响,泰国宪法法院1日宣布,暂...
多地陆续宣布解禁土狗!网友:大黄可以回来了 - 天天要闻

多地陆续宣布解禁土狗!网友:大黄可以回来了

近日,“中华田园犬禁养”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记者了解到,最近几个月,广州、深圳、长沙等多地宣布对中华田园犬“解禁”。2025年6月长沙多方人士等经过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将中华田园犬(土狗)移出《危险犬只目录》。
公园偷偷埋骨灰?宠物墓地超万元?宠物“安葬生意”亟待规范 - 天天要闻

公园偷偷埋骨灰?宠物墓地超万元?宠物“安葬生意”亟待规范

近年来,不少机构推出包括遗体清洁、告别仪式、火化安葬等项目在内的宠物殡葬服务。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各家宠物殡葬店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宠物骨灰的处理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宠物火化后,大多数宠物殡葬店可提供骨灰寄存服务,每年收费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还有商家表示,有合作的寺庙,...
全国多地“解禁”中华田园犬,长沙呼声也很高!养殖场老板:中华田园犬看得最顺眼 - 天天要闻

全国多地“解禁”中华田园犬,长沙呼声也很高!养殖场老板:中华田园犬看得最顺眼

近日,“中华田园犬禁养”的话题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将中华田园犬移出禁养目录,其他城市也表达了“解禁”的呼声。长沙,也正走在对中华田园犬“解禁”的路上。6月19日上午,一场决定中华田园犬命运的禁养犬只管理专题论证会在长沙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召开。市人大代表、相关动物...
“大而美”法案获得参议院通过,它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大而美”法案获得参议院通过,它究竟是什么?

最近随着中东地区的消停,最引人注目眼球的变成了美国内政。这个大而美法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懂王和马斯克,继第一次吵架,双方和解之后,第二次又在骂骂咧咧,分道扬镳?今天咱们来说一下这个事。 ....
多地解禁土狗!童年的“大黄”可以回家了 - 天天要闻

多地解禁土狗!童年的“大黄”可以回家了

近日,“中华田园犬禁养”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记者了解到,最近几个月,广州、深圳、长沙等多地宣布对中华田园犬“解禁”。2025年6月长沙多方人士等经过热烈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将中华田园犬(土狗)移出《危险犬只目录》。
妻子刚出电梯就被毒蛇咬伤!丈夫“教科书式”急救保命 - 天天要闻

妻子刚出电梯就被毒蛇咬伤!丈夫“教科书式”急救保命

近日重庆一小区居民赵女士刚出电梯就被盘踞在电梯间的毒蛇咬伤脚踝电梯内的摄像头记录下了赵女士被咬的过程可见这是一条呈灰黑色的蛇事后赵女士回忆“先感觉脚有点疼看到有黑色的血往外冒然后小腿膝盖就麻了”面对妻子被毒蛇咬伤的紧急情况丈夫冉先生的处理堪称“教科书式”他迅速取下裤腰带将妻子伤口上方捆扎同时拍照取证...
你早,河北|半年打下32“虎”;大到暴雨+大暴雨;中华田园犬该不该解禁;“大而美”还是“长而丑”? - 天天要闻

你早,河北|半年打下32“虎”;大到暴雨+大暴雨;中华田园犬该不该解禁;“大而美”还是“长而丑”?

习近平7月1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半年打下32“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6月累计公布的落马中管干部达32人,与2022年全年中纪委通报查处的...
虐待动物者应受惩处,完善规则也很重要 - 天天要闻

虐待动物者应受惩处,完善规则也很重要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在《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进入考察人选名单》中,考生苏某某曾因虐猫被华中农业大学给予严重警告处分。7月1日,记者从平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经考察核实,根据《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第一条第四点、第十点规定,该考生不符合招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