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
话题#蟑螂咬人#
登上全国热搜。
有网友发帖称,
腿上莫名其妙多了个洞,
原来是被蟑螂咬的。
此前,茂名疾控曾在微信公众号中介绍,夜里蟑螂出来咬人,是小概率事件。万一真的被咬不用慌,蟑螂本身没有毒性,被咬后通常除了有些红肿也无大碍。但有些人会对蟑螂的分泌物和粪便中的蛋白过敏,引发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一旦过敏,一定要及时就医。
网友评论:
科普博主也在线进行了科普:蟑螂不咬人,虽然可能具备咬人一口的能力,但至少不会主动咬人,被蟑螂咬属于小概率事件。
想必很多人都经历过
被蟑螂支配的恐惧
不管你把家里打扫得多干净
蟑螂还是无处不在
今天
小编给你支招!
关于蟑螂的10个
你可能关心的问题
1只=1万只?
太夸张
作为群居生物,蟑螂的活动区域都有一个数目限制性,太多的话,会约束生物繁殖力。
专家解释: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发现1只蟑螂,背后会有一个蟑螂群,大约有几十只在活动。
其实,1万只的说法太夸张。蟑螂的多少取决于住家环境。一般旧楼房普遍比新楼房的蟑螂要多。
家里食物收拾干净,就不会有蟑螂?
不是!
蟑螂是“流窜犯”,自己家收拾干净还不够,尤其是楼下有餐馆的人家,一定要提前买蟑螂药,科学地布置在家里。
而且,蟑螂几乎什么都吃,像木头、纸张、胶水、衣服、茶叶渣甚至人吐的痰它都吃。当然它最爱吃的还是食物,尤其是甜食,面包糕点等都是它的最爱。
图片来源:新闻大求真
蟑螂喜欢藏在哪里?
蟑螂喜欢在温暖的地方呆着,但是极度低温的环境下也能生存。
而且蟑螂爱钻缝,它们75%的时间都生活在缝里。不仅是墙缝、家具缝、下水道缝,还有电脑、冰箱、饮水机、空调甚至电话和插线板等地方也是它们常出没的场所。
拍死一只母蟑螂,会有好多小蟑螂吗?
不一定
要看卵的成熟程度!
有传闻说,打死一只母蟑螂,会有很多小蟑螂出来。
母蟑螂的卵鞘里,包裹着很多的卵,一般大概是在37-50只。这个卵鞘层有非常厚的油脂,有保护作用。所以当你用杀虫剂或者外力拍死蟑螂后,可能并不会伤害到这些卵。
对不起,就是它↓
不过,只有在母体上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卵,才能孵化出小蟑螂。所以如果你拍死的母蟑螂的卵还没有怎么发育,那母蟑螂死后,小蟑螂也难发育出来。
打死蟑螂,要用火烧或者开水烫吗?
如果你当时很着急,直接打死了蟑螂,又害怕是卵鞘发育成熟的母蟑螂,建议你用开水烫一下;或者用纸包好后,用高温烧灼一下,以免给蟑螂卷土重来的机会。
不过,一般不推荐直接外力拍死,以免污染环境。尤其是直接用手拍死……用手的人,请记得事后好好洗个手。
接触蟑螂一定会传染疾病吗?
可能会!
蟑螂携带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蟑螂还可能携带筒线虫,筒线虫可以通过口腔和伤口进入人体。不过不必担心,并不是每一只蟑螂都会携带筒线虫,而且每年感染筒线虫的人真的很少很少。
不过,蟑螂排出的粪便污染食物及衣物,经咽部异常途径吸入呼吸道,可能会引发有些人的呼吸道炎症。
蟑螂断了腿还能活吗?
能!
如果你没有把蟑螂打死,而是它断了条腿,那么蟑螂还是能生存下来,而且还会长出新腿。《新闻大求真》就做过一项实验,剪掉蟑螂的一条腿,23天后,蟑螂长出了新腿,只不过比原来的腿要小一些。
蟑螂的繁殖速度有多快?
通常45天就是一个蟑螂的繁殖周期。它们产的卵很像豆荚,外面有壳,叫卵壳,一个里面有40-50个小蟑,杀虫剂渗透进不去。母蟑螂会一直携带着这些卵壳,直到快成熟时才产下来。
蔬菜可以灭蟑?
不靠谱
至于在转角、门缝这些地方,放置黄瓜、洋葱、花椒等消灭蟑螂是否可行呢?
记者做了相关试验,试验中,在有黄瓜的容器中,蟑螂并没有避而远之,依然爬行在黄瓜周围。十几分钟之后,蟑螂仍然处于活跃状态。
在有洋葱的容器里,蟑螂们不仅活动自如,甚至还爬上洋葱啃食了起来。
在有花椒的容器中,蟑螂却有了较大的反应。试验中显示, 本来全部都在右边的蟑螂,在放下一盘花椒之后,开始跑向左边,对花椒避而远之。因此,花椒对蟑螂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还没有达到能消灭蟑螂的效果。
什么样的灭蟑螂方法最好?
比起拍死蟑螂,还是建议用粘蟑纸或专业药物杀蟑螂比较靠谱,比如灭蟑笔、胶、粉等。
不过,粘蟑纸效率比较低,一定要放在蟑螂喜欢出没的地方。如果 3-4 天后仍未捕获蟑螂,说明你放错了地方……
如何灭蟑最有效?
01
治标:用专业的除蟑螂药
普通居民可以用专业的除虫喷雾和除蟑螂药。但这仅能杀灭表面看得见的蟑螂。
02
治本:使用专业的生物毒饵
想杀灭藏在窝里的蟑螂以及尾部卵包里的蟑螂后代,“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生物毒饵,”专家解释,毒饵一般需要涂在一间屋子的墙边或橱柜边,蟑螂触碰或者食用后会中毒后,然后相互传染。三天后,这间屋子的蟑螂基本上能全部被消灭。
03
治环境:定期给厨房除湿
治理家住环境才是治本措施。“蟑螂喜在温暖、阴暗、潮湿、脏乱的环境中,”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安装专用厨房冷气热水器除湿,这样可以降低厨房里的温度,除湿干燥环境,保持室内清洁。
来源:新闻晨报综合 南方+、茂名疾控、广东疾控、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