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2023年01月01日22:18:41 宠物 1284

在农村地区,麻雀是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它们活跃在房前屋后,聚群生活,一年四季都随处可见。麻雀大多分布在城镇、乡村等人口较多的地区,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或许是因为过于熟悉,人们对麻雀的生活习性反而缺少了解和观察,其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农村的麻雀数量很多,但人们却很少发现麻雀的遗骸,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麻雀:主要以害虫为食,整体是一种益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麻雀的生活习性,这关系到麻雀种群的“声誉”。我国的麻雀以数量取胜,看似不存在生存危机,但在历史上麻雀曾作为“四害”之一遭到大规模捕杀。直到对麻雀的生活习性深入研究后,人们才发现麻雀应该被归为益鸟,这在麻雀的食谱中有所体现。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20世纪50~80年代,我国学者在麻雀的食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除云贵、青藏以外几乎全国各地的麻雀食性均有报道,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每年3~8月份的繁殖期,麻雀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其中大部分都是农业害虫。据郭泠等学者的调查,害虫的食物占比高达93%。而在非繁殖期,麻雀则以草籽为主食,麦熟时节和秋季存在偷食谷物的现象,此时农作物大量成熟,麻雀的食性开始由肉食为主转变为素食为主。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在整个生命周期,麻雀并非专门只吃粮食,大多数时间都以昆虫为食,在夏季可消灭一定数量的害虫。根据专家的估算,在5~8月份,每只麻雀平均可吃掉211.2克虫子,幼鸟的食虫量更加可观,吃虫比例是成鸟的3.8倍,而且幼鸟的数量是成鸟的2倍多,对害虫的控制效果更加明显。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麻雀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农作物的生长大有裨益,有利于稳定农田生态的平衡,这也是我国将麻雀从“四害”中除名并将其归为三有动物的原因。

麻雀的自然寿命有多少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最典型的小型鸟类,麻雀的寿命也深受关注。很多人认为麻雀的尸体很少见,是因为麻雀的自然寿命很长,每年死亡的麻雀并不多,但科学研究证明真相没有那么简单。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麻雀是27种雀科鸟类的统称,国内常见的有家麻雀、山麻雀、树麻雀,不同的雀科鸟类,自然寿命有所不同。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麻雀在自然状态下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左右,家麻雀的预期寿命能达到3~5年,岩麻雀的平均寿命为2~5年,欧亚树麻雀为3年,黑喉麻雀为5年,盐沼麻雀(全球濒危物种)则能活9年之久。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盐沼麻雀(Saltmarsh Sparrows)

以上还不是已知最长寿的麻雀,美国科学家于2004年在德克萨斯州发现了一只年长的老麻雀,其年龄达到了15岁零9个月,在野生麻雀中算得上是“超级寿星”。而圈养麻雀的寿命还能更长,有记录可循的最长纪录是23年,但长寿命的麻雀只是个例,绝大多数麻雀都很难寿终正寝。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这是因为麻雀有很多棘手的天敌,比如:流浪猫、蛇类松鼠、乌鸦以及小型猛禽,这些捕食者都以麻雀为捕猎对象。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流浪猫,2013年美国史密森研究所建立了关于流浪猫的食性研究模型,发现美国每年约有13~40亿只鸟类被流浪猫捕杀,其中大部分都是麻雀。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另一个导致麻雀死亡的原因是气候因素,每年冬季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科学家发现,在冬季,体型瘦小的幼龄麻雀比成年麻雀更容易死亡。首先是因为,幼龄麻雀羽翼单薄,寒冬的低温可能直接冻死、冻伤麻雀,致使存活率下降;其次,冬季雨雪导致食物来源减少,麻雀容易因找不到食物而被饿死;再有,在冬季集群觅食期间,麻雀种群内部的争斗也更加频繁,严重时可导致弱势麻雀受伤死亡。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此外,疾病感染、生态环境的恶化、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人类的猎杀活动等也同样威胁着麻雀的自然寿命。所以,麻雀在野外能活到3年并不容易,期间充满了种种挑战,超过10岁高龄几乎就是生命的奇迹。

农村麻雀众多,且死亡率很高,为什么却很少发现麻雀的尸体?

我国麻雀数量众多,每对亲雀一年能繁育出12只幼雀,但麻雀种群并未因此发展到泛滥的程度,这背后隐藏着麻雀超高的死亡率。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每1万枚麻雀卵中,平均有91.86%的雀卵能成功孵化,但只有588只幼雀能熬过生命中的第一个冬天,其中312只能活到第二年秋季,前5年的存活率平均只有0.56%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那么,麻雀死后剩下的尸体究竟到哪去了?

其实,很多麻雀都被天敌直接吃掉了,麻雀作为猎物进入捕食者的消化道并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这和生态链中的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区别。比如:麻雀被猫吃掉后,最终可能只剩下一片凌乱的羽毛,麻雀的尸体自然就无迹可寻了。

即便幸免于天敌的捕食,麻雀的遗骸也会被自然界中的分解者分解。和其他动物相比,麻雀的体重更轻,皮肤薄,脂肪少,骨头是空心结构,密度和重量都比同体型的哺乳动物轻很多。所以当麻雀死亡后,遗骸很快就会被细菌和昆虫等小型分解者分解,整个过程通常只需几天就能完成。此外,黄鼠狼、猫等肉食性动物通过嗅探也能及时发现死去的麻雀,并在第一时间将尸体处理掉。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从外观上看,麻雀的羽毛色彩并不鲜艳,以棕褐色为基调,死后隐藏在草丛、灌木或枯叶中很难被人们发觉。另外,麻雀的死亡地点大多是人类活动频率较低的地方,比如:田野、山地或者不起眼的路边,这也是人们很少注意到麻雀尸体的原因。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和麻雀的生活习性有关。根据动物学家的观察,成年的麻雀在入秋后不久就进入洞穴中过夜,例如屋檐下的鸟窝、燕子的废弃巢穴等。北方初冬时节,麻雀为抢夺洞穴而展开激烈竞争,部分巢穴保暖效果不佳,麻雀在越冬期间就可能被冻死在巢穴中。在这种情况下,麻雀的尸体也不会被人们发现。

总结

麻雀在农村地区随处可见,种群规模庞大且繁殖能力强,但死后的麻雀却很少出现在人类的视线中。这是因为麻雀处于食物链的底层,容易被貂、猫、蛇类等肉食性天敌吞食,很难留下尸体和残骸。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天天要闻

同时,麻雀体型较小,身体质量轻盈,尸体在短期内就会被微生物分解殆尽,不落一丝痕迹,这也是鸟类的化石记录如此匮乏的原因。再加上死亡地点的隐蔽性,人们自然就很少发现麻雀的尸体了。

宠物分类资讯推荐

保持狗狗“长寿”的8个习惯,你能做到几个? - 天天要闻

保持狗狗“长寿”的8个习惯,你能做到几个?

关注【馋不腻狗粮】,健康科学养宠原创文章,请勿抄袭。每位铲屎官都希望自家的狗狗能够健康长寿,陪伴自己更长时间。其实,狗狗的寿命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今天,就为大家揭秘能让狗狗“长寿”的8个好习惯,看看你家汪星人做到了几个?
今日辟谣(2024年5月21日) - 天天要闻

今日辟谣(2024年5月21日)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时间: 2024-05-212024年5月21日  谣言:大熊猫国际合作是“将大熊猫送给外国人做黑实验”?  真相:近期,关于“大熊猫国际合作是中方将大熊猫送给外国人做黑实验”的信息引发关注。
花300块在网上买的泰迪,养了一个星期,噩梦开始了 - 天天要闻

花300块在网上买的泰迪,养了一个星期,噩梦开始了

之前有一个很大的浪就是网购狗狗,有一位网友就分享到自己花了300块在网上买的泰迪,养了一个星期,噩梦开始了,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网友分享:劝诫,不要在网上买狗狗,风险很大,完全就是碰运气。而且就算遇到靠谱卖家,也不一定遇到靠谱的物流,狗到手就算活着也是九死一生,成为星期狗。
家养的狗子在“挨打”时,为什么不敢反抗?真相令人泪目! - 天天要闻

家养的狗子在“挨打”时,为什么不敢反抗?真相令人泪目!

在人类的长期伴侣中,狗以其独特的忠诚和情感深度而备受珍视。它们在面对主人的惩罚时,往往表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忍耐和顺从。这种行为背后,不仅仅是狗的本能反应,还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和人性化因素。首先,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狗的行为模式受到其驯化历史的影响。
见到猫咪时,摸它的头部,原来它是这么想的! - 天天要闻

见到猫咪时,摸它的头部,原来它是这么想的!

很多人在见到猫咪时,都会上手去摸摸猫咪的头部。现在才知道,见到猫咪时,摸它的头部,原来它是这么想的!看完你就懂了~猫:干嘛,想要挑衅老子?如果你和猫咪的关系很一般,或者正好遇到它心情不好和想要独处的时候去摸它的头部,那么猫咪就会觉得你是在挑衅它!
3岁男童被狗咬伤离世 接种疫苗为何“无效”? - 天天要闻

3岁男童被狗咬伤离世 接种疫苗为何“无效”?

近日,河南南阳一名3岁男童被狗咬伤,虽然紧急接种了狂犬病疫苗,但还是在18天后不幸离世,引发广泛关注。△诊断证明南阳市疾控中心、南阳新野县疾控中心、南阳卧龙区疾控中心均表示对此事已完成初步调查,狂犬病疫苗与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或单克隆抗体)的管理、狂犬病暴露处置与医疗救治等方...
与“毛孩子”共享悠闲下午茶时光,山海悦宠节倡导创建“宠物友好”生活环境 - 天天要闻

与“毛孩子”共享悠闲下午茶时光,山海悦宠节倡导创建“宠物友好”生活环境

近日,山海悦宠节暨第二届中国国际宠物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在上海浦东新区中建广场·乐荟天地开幕,活动以“关爱与陪伴”为主题,倡导“尊重生命、理解生命、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吸引了众多宠物文化爱好者、宠物行业人士以及周边市民积极参与。 嘉年华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萌宠时装秀、萌宠闯关趣味赛、毛孩子互动CP派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