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让人害怕的事情,莫过于打雷下雨!
但除了打雷下雨,一种微不足道的小虫子,其实也很让人害怕!
害怕的,不是它长得有多威猛;也不是它长得有多恶心!
它的长相,可以用平淡无奇来形容!
但它的威名,却很多人都知道,只不过可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罢了。它的名字叫——默默!
默默
可能因为它时常保持静默,行动悄无声息而得名吧?但它的名字却并没有因此而默默无闻!反倒是让很多人谈之色变。
它的外形酷似蚊子,但比蚊子更小,不足米粒大小,咬人却比蚊子还厉害。
蚊子常常夜晚行动,而且它们会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吵得人睡不好觉。
但人们对付它却有的是方法,一盘蚊香,一瓶杀虫剂,足以让它销声匿迹,从而不再影响人们的生活。
但默默这种小虫子却不同,它悄无声息,即便飞到你身上吸食你的血液,你也感觉不到它。听不到声音,不注意也看不到它,但等你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吃饱了喝足了,飞走了。
留下的是一块块斑块,甚至一大片一大片的,因为默默凶猛,而且并不是单独行动。这些斑块奇痒无比,而且越抓越痒。
默默不是某个地方的特产
默默这种小虫子,它并不是某个地方的特产,它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等等很多地方都有它的存在,只不过每个地方可能叫法不尽相同。
对于默默的体验,可能钓鱼人更为准确,因为在河边,默默地存在得更多。想当年钓鱼的时候,都是长衣长袖,穿裤子穿袜子,但露在外面的手、脖子、脸上,还是被默默咬得大一个小一个的包!
关键拿钓鱼竿的手,还得不断地打“默默”,不然一转眼就趴几个“默默”在你的手上叮咬了。
在河边钓鱼的“糙老爷们儿”还好些,要是“小鲜肉”,那可就更遭殃了!而喜欢在河边玩耍的小姐姐们,也是“默默”重点关注的对象,至于小孩儿,更是常被“默默”叮咬得有苦难言,甚至哇哇大哭。
默默的真实名字
默默只是一部分地区或者大部分地区对它的称呼,还有一些地方叫它“默蚊子”、默蚊,鸡蚊子,麦仔,小咬等等。
默默的真实名字,都不是上面那些,它的书面名称叫——蠓虫,它和蚊子都是双翅目的昆虫,但是蚊子属于蚊科,蠓虫属于理科,哦不对,属于蠓科。与文科理科倒是没有多大关系,甚至和鲤科也没有关系。
蠓虫并不是我国某个地方的特产,它也不是我国的特产,它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即便在寒冷的地方,夏天也有它的身影。因此我国北方的人们,应该对它也有印象。
蠓虫的数量很多,其种类也多,在全球大概有5000种左右的蠓虫,但却只有1700种会吸血,其他的蠓虫并不吸食血液。蠓虫其实并不仅仅吸收人的血液,它也叮咬动物,在某些地方叫它“鸡蚊子”,就是因为它连鸡也叮咬。
被蠓虫叮咬的感觉是奇痒无比,那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危害呢?
蠓虫除了会叮咬人,它更烦的是让人无法安心工作,不断地对人进行骚扰,比如夏天钓鱼的时候,特别是阴天,一整天可能都只顾着打“默默”了。
对于勤劳的农民来说,它也是非常讨厌的,汗流浃背加上蠓虫等蚊虫叮咬,让人心烦意乱,无法静心劳动。
对于饭后出门活动或者乘凉的人们来说,也依然会受到它的打扰,特别是靠近竹林,草丛,或者庄稼地的人们,更是“苦不堪言”。
每个人对于蠓虫的体验也不完全相同,有些人可能仅仅是有点儿痒痒的;但是有些人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红肿等现象。
而且蠓虫和蚊子一样,有的是靠吸食血液的,因此也可能成为一些疾病传播的媒介。因此,若是长时间户外活动,尽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被长时间叮咬或者大面积叮咬,当然,尽量不被叮咬是最好的。
蠓虫的防治
对于农村的朋友,若被蠓虫叮咬,一些农村的防治蚊子的野草,比如艾叶,菊花叶等等,是可以用来涂抹的。实在没有东西可以用,其实唾液(口水)也是可以使用的,哈哈哈。这个也并非仅供娱乐,唾液中含有蛋白酶,可以分解蠓虫的毒素,可能这就叫一物降一物吧?
除此之外,尽量远离杂草丛生的地方,尽量别钻小树林儿,尽量不要往阴凉潮湿的地方去,不要种植太过于密集的花草等等,都能有效地避免蠓虫大量滋生。还可以种植一些驱蚊草之类的植物,也能让蠓虫远离。
若要长时间出名,可以涂抹一些花露水,清凉油,甚至大蒜水,花椒水等等,当然,“酱油、辣椒面、食用盐”之类的调料就别使用了。
蠓虫太过于猖獗的地方,出门尽量穿长衣长袖,长裤,穿袜子,能够防护好大量的面积,对于露出的小面积皮肤,也能有效地驱赶,否则可能顾此失彼,被叮咬后满身是“包包”!
结束语
蠓虫对每个人的钟爱程度也不一样,对于皮肤嫩的,皮肤白得更喜欢一些。同时对年轻的比对年老的更喜欢一些。忽然有个奇怪的想法,那些喜欢约女孩子去河边钓鱼的;或者喜欢约女孩子出去玩耍的,会不会单纯地只是想找个人招蠓虫咬,从而避免自己被蠓虫叮咬呢?
其实,最好的防蠓虫的方法,还是用驱蚊水,前面说过,艾草等植物可以用于蚊虫叮咬后的涂抹,其实它的味道和里面的成分,也能防止蚊虫叮咬。
但艾草并不是随处可见,加上它的味道也比较特殊,网上有些用艾草制成的驱蚊水或者驱蚊防蚊喷雾,也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女同胞或者儿童,最爱受到蠓虫等蚊虫叮咬,家里常备一瓶还是有必要的。
若外出,做好防蠓虫等蚊虫的防护工作,别光顾着防晒,防蚊虫也挺重要的,若被蠓虫叮咬出现过敏现象,要抓紧时间就医,别拖着,被蠓虫叮咬过敏的图片我就不放了,记住别马虎就行。你们的家乡有这种叫“默默”的蠓虫吗?你见过这种虫子吗?被它叮咬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