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花都是耐荫普货,千万不要晒多了

居家养植花卉,需要按照居室的光照通风选择植物。当我们的光照通风不足时,养植那些全日照植物就是白花钱,年年剩空盆。


一般来说,光照不足,需要选择那些适宜半荫环境的花草。这类花卉的特点是叶片革质、肥厚、有绒毛,开花少,以观叶为主。


到了冬季,若干低层楼房采光差,阳台小,更需要耐荫花。下面为花友们介绍几种不太需要光照的草花,此时从花市入手,过年正好打扮居室。


浅裂蔓绿绒,半荫半阳,图1


1、蔓绿绒


蔓绿绒是亚热带花卉。叶片翠绿有条纹,外形美观大方。但是天南星科的植物汁液都有毒性,所以不要让小孩子折断叶柄、叶片。


①光照。蔓绿绒是半荫花卉,需要散光照射,但是春季和秋季最好在全日照环境下养护,这样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炭疽病叶斑病。冬季需要的光照很少,每天1-2小时长得郁郁葱葱;当气温低于10度时,有可能冻伤。


②盆土。蔓绿绒适应能力强,以疏松透气、肥沃的中酸性腐殖土最好。有条件可以加入火山岩碎粒、陶粒赤玉土,也可以用点腐熟的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这些养花植料的好处是防止返碱、软化盆土、增加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


散射光,图2


③浇水。蔓绿绒喜水,只要室内温度在15度以上,盆土不积水,时常要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蔓绿绒的耐旱性差,每周可以浇水2-3次,浇水要间干间湿、少量多次。


如果室内因为暖气而温度较高,既需要多浇水,还要喷水保持叶片靓丽,有时也用抹布蘸啤酒擦叶子。如果使用了火山岩,有时浇点自来水也没有问题,因为火山岩有中化水质的作用。


④肥料。如果施肥不足,蔓绿绒茎尖没有新芽不拔高,株形矮小、叶片瘦小,观赏性差。到了冬季,大多数花卉不需要施肥,但是蔓绿绒必须及时补充营养。每个月用8-10粒复合肥粒子,保证植株吸收足够的养分来维持生长,这样它的叶片色泽墨绿更肥大。


银斑葛,图3


2、银斑葛


银斑葛、黄金葛、金斑葛、三色葛都是绿萝,与绿萝不同的是,这几个品种的叶片都具有银色、金色、乳白色的斑块。比起绿色的绿萝,观赏性更强。


①光照。家有银斑葛要避免阳光直射,光照过强会灼伤叶片,长时间缺乏光照会使叶片上的斑纹消失,每天2-3小时的散射光最适宜。


所以我们的银斑葛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给点光照,如果连续2-3个月光照过于阴暗,银斑葛节间拉长,株形松散,黄白条斑、块斑会变小、消失。但是夏秋季光照过强,叶片也会发黄褪色。


②温度。室温10度以上,银斑葛可以安全过冬,室温在15度以上,可以正常生长。


③湿度。增大湿度可以采用加湿器和人工喷雾的做法,每天向叶片、茎节、气根喷水1-2次。


银斑葛耐水湿,图4


③浇水。北方冬季供暖前,室内通风差。土壤蒸发慢,要减少浇水,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水量保持在原来的一半。


居家养植银斑葛,可用棕丝缠绕在木棒上,让银斑葛向上爬,喷水时把棕丝喷透,银斑葛的气生根可以吸水。另外有些花友水培银斑葛,以水介质刚刚没过根部最适宜,水多了容易烂叶子。


彩叶竹芋,图5


4、竹芋


市场上常见的竹芋品种有20多个,品种不同花纹不同,如猫眼、豹纹、美丽等等,放在家中特别提神。


竹芋喜荫喜高湿,适合缺乏光照的客厅、书房,有暖气、开空调可以加温,但要经常喷水加湿;竹芋是热带植物,冬季怕冷,室温要保持10度以上。


红背椒草,图6


4、椒草


说椒草,很多人都不认识,其实它就是我们常见的豆瓣绿。豆瓣绿有许多品种,如白脉椒草、红叶椒草、皱叶椒草。椒草喜半荫怕强光,春夏秋注意遮阳,冬季每天给2-3小时光照。


椒草耐旱耐瘠薄,视花盆大小、盆土多少、通风透气情况,一周浇1次水,浇水频繁导致烂根;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0度,15度以上可以正常生长。


红背椒草散射光,图7


5、仙洞龟背竹


仙洞龟背竹是商品名称,就是我们常见的龟背竹的一个变种。特点是叶子孔洞部分开裂,适合每天某个时段有光照的位置。所以家里光照不很充足,有点光照也能生长得很好。


①栽培方式:仙洞龟背竹有水培、土培两种方式。用个瓶子就可以水培,每月加一次花肥营养液;土培要疏松透气的酸性腐殖土,确保不积水。


②光照:春夏秋要半荫半阳,不能放在光照过强、温度过高的位置暴晒,冬季每天3-4小时光照就能生长势头良好;越冬温度不能低于8度。


孔洞封闭不开裂,爬藤形状,图8


③浇水:生长季节,盆土需要保持湿润,叶面要时常洒水,以保持叶片油亮、空气湿润。有条件可以露天养植,增加通风透气。冬季室内通风差,水分蒸发慢,盆土不干不浇。


龟背竹喜欢微酸性土壤环境,北方养植龟背竹不能使用自来水浇灌。如没有天然水,可把自来水晒几天,加入少量腐熟的有机肥浇灌,慎用硫酸亚铁。


忌强光照忌浓肥,图9


总结:北方室内冬季养花,主要是增加绿色、点缀居室、净化空气。上述5种观叶花卉,需要的光照少,只要温度适宜,再有少量光照、通风,再不会养花的人也能养好。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盆景养护知识,关注公众号“盆景阅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