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商朝是确定存在的?甲骨文发现商王世系表,与《史记》呼应

夏朝是否真实存在人们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但商朝的存在是没有人敢质疑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得益于甲骨文的出土,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它刚刚出土的时候,因为人们都还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文字,看着有点像是清朝晚期王懿荣的,所以就认为这是他写的。

不过,好在一八九九年,有一个专收古董的商贩叫范维卿来到了出土地安阳,他听说这里有王懿荣大人的字,于是买了一些特地带去京城找到懿荣求证。王懿荣接连否认,但是学识渊博的他发现甲骨文上的文字竟然是一种远古文字。

于是,对范维卿等人说,他想要这些文字问还有没有,如果有的话愿意出高价买。当范维卿把消息带到河南小屯的时候,那里的百姓沸腾了。本来,他们认为那些甲骨文不过是平平无奇的东西,没想到原来这么值钱。

于是,村子里的人开始行动起来挖掘甲骨文,虽然挖掘得很快,但是,因为没有专业的培训所以也很粗暴。一直等到了一九二八年,中国中央研究所启动殷商的废墟考古计划后,这才真正的标志着科学挖掘技术的开端。据统计到现在为止,挖掘出来的甲骨文原件大约有三万多件。

那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呢?其实,要证明这个,不但要鉴定甲骨文中甲骨烧出来残骸,以及甲骨中文字的形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仔细研读文字。甲骨文中文字的记载多次提到:“商”、“天邑商”等重复的字眼。所以专家学者推断这就是商朝的物品。

而且,他们也通过甲骨文提供的信息,总结出了商朝的开国之君与王妃之间的世家体系。第一个清理出来顺序的人叫是罗振玉,他先整理了一部分商朝王后的名字,然后又把王国维先生给他的甲骨文残骸拼接在一起,组合成了商朝的六个皇帝的名字,他们分别是:“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

就是这么微妙的发现却引发了重大的历史意义,罗振玉从甲骨文中整理出来的商王世系表,与一部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史书有所冲撞。这部史书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它就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出自汉朝著名史官司马迁之手。

在《史记·殷本纪》里面商朝的先王,自契往下数分别是:“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由此可以看出,史记与甲骨文中的商朝的世系表虽有所出入,但却有相互呼应。

尽管,甲骨文商朝的世系表颠覆了我们从《史记》获取到的认知。但是,它们都证实了商朝的存在,为后世的人们研究商朝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这些创作甲骨文的人同司马迁一样重要。